- 积分
- 57682
威望5969 威望
财富177933 拳币
贡献5330 贡献
长老
长老
 
- 积分
- 57682
  

- 威望
- 5969 威望
- 精华
- 31
- 财富
- 177933 拳币
- 贡献
- 5330 贡献
- 在线时间
- 446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9-29
- 最后登录
- 2018-12-23
- 居住地
- 河北 秦皇岛
- 听众
- 17
|
界岭口在抚宁县城北37公里处,为喜峰口东明初32关之一,后来它与古北口、黄崖关、喜峰口、冷口问为蓟镇长城重要隘口,具有“外控辽左、内护京陵”的战略地位。
界岭口
界岭口有洋河流过,涧谷两侧山势陡峻,东峰海拔445米,西峰海拔342米,长城扶摇直上。在东、西两个就近的制高点上,各修了一座形体巨大、结构独特、平面呈扇面形的墩台,当地称为“金台”、“银台”。敌台以下长城分为两支,至山下河边与南北向城墙连接,构成两个三角形的围城,称东、西月城。两月城之间设关。关为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创建,弘治十三年(1500年)重修。关边有关城,“高三丈五尺(约11.6米),周三百七十五丈四尺(约1238米),西门有楼,外有瓮城”。界岭口关在喜峰回以东各关中规模最大。 界岭口多次遭到蒙古游牧骑兵侵扰,仅明朝前期就有12次。如正统九年(1444年),兀良哈三卫寇边,明廷发兵数万,分别从喜峰口、界岭口、刘家口、古北口4路出关征讨,“俘虏男女千计,马牛羊万计。自是三卫衰”。正德十年(1515年),西虏干余骑入界岭口关,副总兵桂永领京营兵三干,畿卫兵二千讨之"。明王朝为加强这里的长城防御功能,不断加固、增修、附近长城的铭文砖如“万历三年德州营秋防造”、“万历六年宣德府造”、“万历二十一年德州营石部作头李思忠造”等,说明了这种情况。 界岭口西2公里的旱水关附近,有几座敌楼的外墙弹痕累累,内有7处侵华日军刻字,如“昭和八年三月十六日步四十·十一志水伍长战死之所”,“昭八·三·十六日步四零·占领十师”等。1933年3月11日,日军混成第33旅团第40联队第11支队,进攻缪澄流任师长的**守军第53军第116师。守军经过英勇抵抗,不支后撤。16日守军**,夺回左右两翼阵地,拉锯战十分激烈。 界岭口东5公里,有箭杆岭口。堡城石砌,“周二百九十二丈三尺,西门有楼。”如今,堡城保存较好,券门犹存,堡中仍住着几十户人家,至今仍保存部分传统民居。碑揭数通散落在各处,有的甚至被当成桥板用了。北口“鹰不落楼”海拔508米,“高楼”海拔706米。出口向东3公里的花果山村,为祖山西门,内有水帘洞仙人们"鱼跃龙门"等景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