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825
威望364 威望
财富3929 拳币
贡献386 贡献
中量级
中量级
 
- 积分
- 1825
- 威望
- 364 威望
- 精华
- 8
- 财富
- 3929 拳币
- 贡献
- 386 贡献
- 在线时间
- 34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7-30
- 最后登录
- 2020-10-25
- 听众
- 16
|
本帖最后由 拳混混 于 2010-8-19 00:34 编辑
天下天下功夫,唯快不破,并非颠扑不破
天下当令拳坛,拳手风格迥异,不胜枚举。许多风格都在自己的领域内独领风骚,独孤求败。由于级别的差异,使许多风格不能碰撞,令人扼腕叹息。那么什么样的风格适合拳手呢?是不是每种风格都适合初习者呢?依样画瓢肯定行不通的。
天下个人认为众拳手风格的迥异,最初皆缘自于个体速度的差异,然后在实战中再进行修正完善,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可以说是不同的速度造就了不同的风格。当然此速度非狭义的速度,泛指头脑反应速度,肌体协调速度(包括出拳速度、躲闪速度)等。
天下拳手在比赛时,无非处于两种状态:要么出拳、要么防守。出拳进攻至回收防守这段时间,就是显现破绽(亮出软肋)的时间。高手之间的比赛,胜负绝大多数取决于对这段时间的把握。但是光有速度,也是不行的。纵观绝顶高手都是集速度、耐力、超强抗击能力于一体的,如果再配上重拳那就更所向披靡了。
天下许多天才级的速度拳手,由于太自负于自己的速度,而忽视了对自身其它指标的强化,最后都饮恨于速度。典型例子就是哈梅德、朱达哥俩。他们都有着匪夷所思的反应速度。因为,他们有着猎豹一样的速度,所以他们都很蔑视对手,狂妄托大,抱架很低,靠诱骗对方进攻,在对方犯下致命错误后,便毒蛇吐信、一剑封喉。哈梅德在蔑视对手,挑衅对手时做的更为夸张,经常双手下垂,还时不时把头探向对方。这在他们拳击生涯初期,由于对手相对较弱,他们的躲闪和迎击功夫确实发挥了用武之地,让人眼花缭乱、拍案叫绝。当年看他们的拳赛简直是种艺术享受,被众拳迷誉为天才。正因为是天才,一招鲜遍吃天下使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刻意去提高自己的体能、抗击、重拳指标,以致最后碰到压迫式、抗击强的高手时,便溃不成军,兵败后,更是一蹶不振。诸不知大脑反应速度是有效躲闪的前提。通常人的反应速度会随着体能的下降相应变慢,且躲闪带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不可能每次都能做到精准无误。所以,就有了朱达被茨尤一拳打晕,哈梅德连续几次被巴雷拉重拳击到的场面。
天下当然有的速度型高手,对自身其它的指标也比较重视。如梅威慑、帕硅奥、卡尔扎克等人。他们由于兼有速度、体能和一定的抗击能力,所以在自己的领域内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可惜的是这三个强者的对话没有发生。我们不能判定他们的风格到底是谁优谁劣。梅与帕比赛日后可能成行,拳手还可有所期待。但退役的卡与沃德(大一号的小梅)谁的风格更有优势,我们是不得而知了。三者相比,梅有为人谨慎,打拳精准、防守老到的优势,梅最喜欢游击打法,偷袭后迅速撤离,扩大战果后,再集中火力消灭对方。当然对手如果比较弱,梅也会省去前一步,直接集中火力予以歼灭。帕有快速发力,弹跳自如,组合重拳的优势,帕喜欢突进突出的快速对拼厮杀,时常从体能上拖垮对手。自从升级次中后,更运用起阵地战来、屡建奇功。卡有步伐灵活、精确躲闪、雨点般碎拳的优势。拳虽轻,但能压制对方火力,并累积到一定的数量足可以摧毁对方的盔甲和装备。巅峰速度型拳手比赛比较少见。今年梅与莫的比赛,就是彰显着谁的鑲中法宝多、更有策略,谁就能笑到最后。
天下速度一般的拳手,为了防止速度快的拳手偷袭,一般都采用高抱架。个别抗击能力强的,架子可能低些。个别特别注重脑部防护的可能变成龟守式。速度一般的拳手,如果不提高身体抗击能力和不采用压迫式打法,基本上在拳击行业内无所建树。如赫赫有名的库托、马加利托都是压迫式打法高手。库托有着骇人的身体抗击能力,头脑抗击恢复也较快,技术娴熟,只是速度中等,比马加利托稍快些。马夸兹速度一般,但由于他能攻能守,遭到弱者,他可压迫,遇到压迫式的,他可打反击,进退自如,所以拳击成就也很辉煌。速度慢中有这样一个特例:卡尔富奇,此君喜欢摆低架挑衅,诱逼对手进攻,再予以反击,类似于哈梅德,虽然他速度一般,但因为有着很强的抗击能力和重拳杀伤力,再加上反击有时也很精准,一路上也磕磕绊绊,闯关过来了。但这仅是速度慢中唯一用这种方式取得相对成攻的拳手。巅峰压迫型拳手的比赛基本上是谁的硬度强,谁能抗,谁就取胜。
天下有着其它相同指标的,速度快的一般能克制速度慢的。比如:梅威慑对哈屯等都是速度战胜力量的经典战役。以巧胜蛮,四俩拨千斤。但其它指标如有差异,速度慢的有时也能克制速度快的。前面已说过:茨尤对尤达赫。
天下喜欢打游击型的,一般相对职业生涯长点,火拼型的一般职业生涯短点。但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关键还是个人在台下的修为。有的人为何抗击能力强,如马加利托有异形的美誉,这肯定是他长期不懈刻苦锻炼的结果。古人为何有铁头功,都是几年如一日苦练的结果。估计,马加利托魔鬼抗击训练也是有一套的。打游击型的说他职业生涯长点是指因为他受到的打击少,犯的伤病少些,健康程度相对好些。但最关键还是要看拳手的抗击能力,任何人经过几次脑振荡后,职业生涯都基本结束。如瓦加斯年纪青青,就告别拳台,关键还是他与特尼和霍亚两次大战,在这两次大战中,他均丧失了抵抗能力,脑部均产生暂时性的休克,这种创伤事后再怎么休养都是不会全愈的,我们从他后来的比赛中目光呆滞不难发现,瓦加斯早已不复往日。同样马加利托也一样,在与莫斯利一役中被打的神智不清,已严重内伤,再加上失去石膏拳套,马已不复当年之勇,这与库脱负于马加之役不同。库脱只是体力和身体抗击不支。重新走上拳台的库脱仍留有当年之勇。所以职业生涯的寿命关键还在于抗击能力,也就是在于平时的苦练,与采用的战术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决定因素。
天下拳手在拳台上比赛,是斗智斗勇的过程。只有知已知彼,未雨绸缪,用对谋略,方能百战不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