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4524
威望10518 威望
财富377121 拳币
贡献8669 贡献
管理员
管理员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积分
- 74524
![终身成就奖](static/image/common/1.gif) ![优秀素质奖](static/image/common/3.gif) ![论坛贡献奖](static/image/common/4.gif) ![贴图大师奖](static/image/common/7.gif)
- 威望
- 10518 威望
- 精华
- 31
- 财富
- 377121 拳币
- 贡献
- 8669 贡献
- 在线时间
- 84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12-14
- 最后登录
- 2024-4-9
- 听众
- 16
|
张仪瞄上屈原决不是个人恩怨。
张仪是职业外交家,他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穿梭于各国的途中,他要的不是一个祖国,他要的是一个根据自己的蓝图绘就的世界。
统不统一其实于张仪并无多大干系,除了实现“连横”的成就感和丰厚的赏赐,他不会从中分到更多的羹。
但他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要展示自己杰出的外交才干,这,对他才是最重要的。
屈原则不同。
失去了祖国他便失去了一切。所以屈原必须千方百计的维护自己的祖国。
当秦国咄咄逼人即将成为六国的终结者时,屈原知道以一国之力是挡不住那帮虎狼之师的,唯一的选择便是走联齐抗秦的路子。
因此,屈原多次出使齐国,在齐楚之间建立起了战略同盟关系。
这样,一方是全盘主持秦国的外交并努力付诸实施的张仪,一方是强力主导楚国的抗秦战略并致力维持的屈原。
张仪、屈原之间隔着遥远的空间开始了角力。
这种角力当然不是两个人的事了。
其实这种角力差不多贯穿着整个战国时期的后半截。也贯穿着所有的国家。
几乎每一个国家的决策们都面临着“连横”还是“合纵”的选择。大势面前,无可逃避。
而谋略家最大的优势是能提供战胜对手的思路,或者说是能寻求出对手的最薄弱环节。
屈原只是一个正直的爱国者,他不是谋略家。一切损伤楚国的言行,在屈原这里都是眼里的沙子。不管是谁,只要违背了国家利益,屈原都会视之如敌。
屈原只懂政策,屈原没想到有时候策略比政策更重要。
这,是不是屈原的薄弱之处呢?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肯定不会高度一致的。
楚国的高层正是如此。如果撇开结果就事论事来说,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并不就是坏事,善于沟通者总是可以在争辩中达成更好的一致。
但屈原从本质上是个诗人。诗人最看重的是个性。
所以一度身为管理王族事务的“三闾大夫”,屈原给予持不同政见者的只有两个字:鄙视。
而谋略对张仪来说正是他的强项。
看着间谍提供的情报,看着看着,张仪得意的笑了。
谋略家一笑,也就意味着有人要倒霉了。
张仪并没有直接对屈原下手。高手过招,杀人于无形才是境界。
张仪的切入点是扩大那些持不同政见者与屈原的矛盾,所用的方法直接而原始:贿赂,重金贿赂。
第一个倒在银弹下的是亲秦派巨头上官大夫靳尚,接着还有楚怀王的至爱美人郑袖,接着还有公子子兰,接着还有更多的高级领导。
最后是楚怀王。当然,楚怀王绝不会为稀罕金子而卖国,但他稀罕比金子更有价值的美人,还稀罕比美人更有价值的土地。
在张仪的一张空头支票面前,为了不可能得到的所谓600里土地,楚怀王断送了他自己和屈原共同建立起来的楚齐联盟。
既然联盟没了,还要屈原干吗?到汉水那边去玩玩吧。
楚怀王及其忠实的亲秦派们基本完成了张仪交代的任务,屈原第一次被撵出了决策层。
楚国开始孤立。
屈原开始孤立。
楚国上下只有一个人清醒的知道,国破家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但屈原并未放弃,哪怕只有自己一个声音,他依然在高唱。当他再次被召回时,屈原仍然很孤独很倔强的告诉世人:“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但,不仅无人喝彩,已经是无人理睬了。
岂止是无人理睬,楚怀王在屈辱中被秦国戏弄完了后,他的继任者再次将屈原流放到汉水。这回,倒有太多的人为这个决定而喝彩了。
汉水边,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老人在游荡。
他说:世人皆浊我独清———
他说:世人皆醉我独醒———
问:世人皆浊何不浊?
问:世人皆醉何不醉?
屈原大笑:问天吧!
前278年,当秦将白起攻破楚都的消息传来,屈原遗《怀沙》沉江而去。
作者-林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