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帝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031|回复: 11

李小龙和他的截拳道

[复制链接]

2359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长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942

终身成就奖优秀版主奖优秀素质奖拳击翻译奖

威望
14760 威望
精华
35
财富
29552 拳币
贡献
12355 贡献
在线时间
209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30
最后登录
2016-6-7
居住地
山东省 青岛市
听众
15
发表于 2010-1-19 20: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小龙创拳记

    1959年4月下旬,在香港的九龙城进行了一次中国武术各流派之间的比赛,李小龙作为叶问的弟子代表咏春门参加了比赛。那时,李小龙用的名字还是李振藩,当时是其他门派挑战咏春门。
  
    这次比武的经过被李小龙写入了日记。根据日记的记载,他的对手是一个练过四年拳的人,但日记中并未谈到此人属于何种拳派。比武的地点是一座大厦的屋顶,那里有一个篮球场。比赛规则规定,凡被击出或逃出篮球场者为负。在李小龙准备脱去上衣的时候,他的对手突然出拳猛击李小龙的面门,顿时使比赛的规则形同虚设,双方乱斗在一起。不久,李小龙便占据上风将对手击倒在地,李小龙为了泄愤,又朝对手的面部猛踢两脚,对手被踢得牙齿断落。尽管对手的那记偷袭把李小龙的眼圈打得乌青,但是李小龙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无奈对手的父母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场官司等着李小龙。
     
赴美...
 
    李小龙无法再在香港容身,于是他的父母决定将李小龙送到美国去。由于李小龙出生于旧金山,所以是该市的市民。1959年5月,李小龙只身前往美国旧金山上学。同年9月,李小龙在西雅图从爱迪生工业高等学校进入华盛顿大学哲学系进修。他仔细研究了自己所学的咏春拳,并以其为母拳,创立了一种新的拳种,并将这种功夫命名为“振藩功夫”,其后成立了“振藩国术馆”,收徒传授武功。
  
    1964年7月,李小龙转往奥克兰发展。翌年8月,他在该地开设“奥克兰振藩国术馆”。在奥克兰生活的那段时间使李小龙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特别是与黄得文之间的那场比赛。
  
    当时中国武术界的封闭意识较重,基本不将中国功夫传给外国人,特别是当地华侨,这种封闭意识更为强烈。但是,李小龙在教授武功时不分种族,也向外国人传授。 居住在旧金山唐人街的华人们就此事再三与李小龙进行交涉,希望他能罢手,不要再将武术传于洋人,但是李小龙对此总是置之不理。被激怒的唐人街方面为了教训李小龙,请来了黄得文。据说,黄得文是白鹤拳门中人,实际,对他的情况并不了解。
    
比武...
 
    1964年底,黄得文率领门徒等共10人出现在李小龙的武馆,要求李小龙答应不再招收外国学员,不然的话,就要以武相见。如果李小龙比武失败,则要么关闭武馆,要么接受唐人街方面的要求。这等于是唐人街方面的最后通碟。当初,唐人街方面并未想将事情闹成这样,只想用威胁的方法迫使李小龙让步,没想到李小龙竟然真的接受了黄得文的挑战。根据李小龙的提议,双方决定这场比武不设任何禁止使用的手段,也就是说,这是一场没有任何规则限制的打斗。
  
    琳达和李小龙的徒弟们都退出了武馆,武馆里只剩下李小龙、黄得文及其带来的人。比武开始了,李小龙先以一阵直拳猛攻黄得文,逼其后退。李小龙继续狂追,黄得文难以抵挡如此猛烈的攻势,背向着李小龙准备逃跑,但后脑又遭李小龙重击。最后,李小龙终于追上了黄得文,并将其击倒在地,然后骑在黄得文身上继续猛打,黄就此失去了还手能力。除了耳后有些轻伤外,李小龙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是这一仗却使李小龙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因为比赛一共进行了30多秒钟的时间,按照李小龙的想法,打斗应在6秒之内结束,在一瞬间分出胜负的打斗才是最为理想的。所以对于李小龙来说,30秒的时间显然过于漫长,而且在追击对手的过程中,将对手击倒再骑在其身上一顿痛打绝非李小龙心目中理想的打斗方式,这与他想要达到的差距太大了。
  
    咏春拳的长处能在非常短的距离内发力攻防,所以它的步法是以小幅度进退的。但是这种步法在与黄得文交战时,在对手逃跑的情况下很难追得上。而若要追上对手,势必要破坏咏春拳的步法节奏,结果只能是一顿穷追乱殴。于是,李小龙决定将步法的研究提到日程上来。



截拳道诞生...
 
    与黄得文的一战促使李小龙投入到对步法的研究中。他让弟子丹·伊鲁山度作自己练习时的对手。伊鲁山度擅长菲律宾武术,还是个跑得极快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在与这个移动得比自己快并且身手敏捷的徒弟的共同练习中,李小龙反覆观察揣摩其步法,从而使步法有了新的进步。
  
    1966年3月,李小龙为了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将奥克兰的武馆交给自己的得意门徒詹姆斯·李管理,自己前往洛杉矶。在洛杉矶,他见到了伊鲁山度,两人进一步切磋武技,此时的李小龙已与在奥克兰开武馆时不一样了。
  
    有一天,李小龙与伊鲁山度在汽车里交谈,话题渐渐转到了击剑方面,双方讨论的问题是击剑中的一个战术:STOP HIT。该战术的意思是不躲避对手的攻击,但是要抓住时机更快地刺中对手,强调以距离优势取胜,这是击剑中的一种高级技战术。李小龙认为,这种战术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技击状态。他参照“STOP HIT”的使用方法,将自己创立的功夫命名为截拳道。
  
    就这样,在李小龙与伊鲁山度的交谈之中,“截拳道”这个名字产生了。1967年2月,“洛杉矶振藩国术馆”开张收徒。在李小龙发给伊鲁山度的三种认证书中,有“Jun Fan Kung Fu Institute振藩国术馆”、“BRUCE LEES TAO OF CHINESE KUNG FU振藩拳道”、“BRUCE LEE’S JEET KUNE DO截拳道”的字样。并且,在同年发行的美国技击刊物《BLACK BELT》(黑带)十月号和十一月号的杂志上初次使用了“JEET KUNE DO”这样的称谓。由此,“截拳道”这个名字开始为世人所知。截拳道是李小龙以咏春拳为基础,吸取世界各国其它武技,如拳击、空手道、跆拳道等之精华,并融汇中西哲学为其理论指导的无特定招式,随机应变,注重身体素质的搏击特质(心理素质、速度、协调、平衡反应能力等)训练的一种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技击术。李小龙截拳道具有简练、轻灵、敏捷、刚猛等特色。充分体现了他艺高人胆大、不畏强手、勇于挑战,敢打敢取的作风。他先后迎接国际“十大搏击高手”的挑战,无一不胜。  

    截拳道与其他技击术的主要区别是:它是对实战搏击原理和原则的理解应用,包括搏击攻、防的概念和精神,可以看作是李小龙在长期的实践中从多方面对搏击真谛的理解。其技术和指导思想如下。

    世界武坛和影坛的一代英杰李小龙(BruceLee,原名李振藩,1940.11.27~1973.7.20)不幸辞世,然而其精神犹存,并日显光芒。三十多年来,李小龙文化在全世界不同人文领域间,持续不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已逐渐形成一种以东方文化为其背景的全球性文化现象和热潮。而由其所创建的截拳道,在他的亲传及再传弟子们的不懈努力下,也已风靡世界。李小龙当年所努力倡导的“精简、直接、非传统性”三要素,强调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的革命性哲理,随着截拳道的世界性传播,对于今日世界武坛,包括搏击竞技(如MMA综合格斗)和军警格斗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观国内,由于历史以及地域等原因,多数国人一直都无法真正地去了解李小龙当年所传授的技术体系。各种经翻版编写的关于李小龙和截拳道的图书泛滥充斥于市场,使截拳道的传播处于一种混乱以及肢解性的传播状态。为此,我们根据钟海明、徐海潮两位先生在1982年对李小龙原著《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李小龙技击法》)所翻译的手稿内容,重新进行整理编辑,在此连载。籍此通过原著让大家对李小龙的武学体系能够有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李小龙技击法》中的照片是由李小龙在1966-67年间拍摄而成的。当时曾准备编辑出版,但后来由于时间、精力以及事业方向的转变等多方面原因而无法在其生前出版。直至李小龙去世四年后由李小龙学生、美国《黑带》杂志社经理、出版商三户上原依据当时所拍摄的照片和李小龙所写的资料编辑出版。该书清楚地展示了李小龙在1967年时(即构建截拳道时期)的技术体系,成为截拳道界犹为重要的教学资料,也是较为真实地反应李小龙武学体系的一部书。毕竟,有谁能够比李小龙本人对截拳道更有发言权呢?



    一直到1967年11月,李小龙才在美国《黑带》杂志上正式提出截拳道。此时,截拳道的技术结构以及其哲学体系基本形成。  

截拳道的技术体系与特征  

    截拳道的形成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相交融碰撞的基础上,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武学在某种意义上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李小龙的助教级弟子丹·伊鲁山度在其著作《截拳道:李小龙的哲学与艺术》中,更是将李小龙的截拳道称之为“当代非传统的中国功夫的代表”。在李小龙的技术体系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武术的部分精华,诸如实战中的中线原理以及传统武术中的实用腿法等等。同时他又吸取了西洋拳击、击剑等其他国家格斗术的一些特点,融为己用,大胆创新,注重实战,力求体系与动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而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完整训练体系的格斗术。  

    “从字面上讲,“截”就是拦截或阻截;“拳”就是拳法;“道”是普遍的规律方法和最终的实现方式。截拳道的基本概念就是:拦截拳法的方法”(李小龙)。这个‘截’也恰恰代表了截拳道的技术特色,学习截拳道,你必须学会培养截击对手攻击的意识,截击他的各种攻击动机,截击他的各种行动语言,截击他的技术风格,截击他的拳法和腿法,直到截击他对你造成的各种威胁。但是,截拳道又不仅仅是一种格斗术,它不能被限制在一个体系中。“截拳道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它既不拥有任何武术体系的风格,也不追随任何武术体系的风格。要想充分地理解截拳道,习武者就必须超越‘对抗’与‘联合’的双重性而将这两点看作一个无差别的有机整体,截拳道的理解是习武者对这个整体的直觉感觉。”(李小龙)  

    李小龙认为,格斗是整体性的,他不可能象拳击一样仅用双拳,也不可能象柔道那样仅善于贴身摔跤,真正的格斗是变幻莫测的,决不会因为某一门或某一派而变得有所不同。面临的对手也有着高、矮、胖、瘦的不同,真实的格斗是不会有任何限制的。就象几个接受不同格斗体系训练的练习者共同目睹了同一场街头格斗,但由于受其本身格斗门派的束缚而会得出不同的见解一样。而截拳道则不受任何方面的限制,它是站在一个整体的高度,从真正的实战角度出发,将复杂的格斗简单化,提炼出实战中最为根本的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攻击和防御武器,辅以各种  
如力量、速度、反应等各种特质的练习,来使修习者真正的掌握这些技术并能够在实战中很好的发挥和运用。截拳道最为重要的学习原则是,不在于你学习了多少技术,而是你真正能够吸收并掌握了多少,并能在复杂多变的实战中运用多少。截拳道技术的修习实际上是一个由片段(单个的技术动作)连缀成整体(整体的格斗以及技战术),在整体中发挥片段的过程。  

    作为一门整体化的武道,他强调技术结构的全面性,从技术的划分范围来说,分别有拳打范围、踢击范围、封手设陷范围以及擒摔范围。所有的格斗技术均包含在这四个范围之中,而这四个范围的技术则又在格斗中远、中、近不同的距离内得到发挥。



      在拳打范围内,主要有标指、直冲捶、挂捶、钩捶、铲捶、螺旋勾捶、插捶等技术动作可以实施;在踢击范围内,则又有直踢、跺踢、前踢、侧踢、钩踢、扫踢、后踢、旋踢可以运用;在封手设陷范围内,运用手臂的灵活反应,可以使用各种近身的手法以及拳法和肘膝进行击打,并且亦可以运用各种诸如抓发、掐喉等技术动作;而在擒摔范围,更可以对对手施加各种摔法以及全身各个关节和咽喉的锁制,从而令对手动弹不得,失去战斗力。但是,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各种技术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站在武道的整体角度而紧紧联系在一体的。在截拳道中,不会为了踢腿而踢腿、近身而近身,所以技术的运动均是一体的,相互补充、相互辅助的,象水一样具有动态的流动性以及渗透性。  

    他注重武道的本质,提出“摆桩、步法、守中用中、机动性、协调性以及其他”为其核心,技术只是在这些基础上表达自我的一种手段。但由于其“简单、直接、非传统性”三要素的指引和影响,又使得截拳道的技战术与其他武术稍有不同。举列来讲,截拳道的标指(手指戳击)来源于咏春拳,但由于它是在咏春拳标指以及西洋击剑的攻击特点上的高度融合而又显得与其不同。犹如钢与铁共同放入同一熔炉得出的却是合金一样。  

    在截拳道中,没有固定的套路和僵化的哲理。它的格斗看上去并不是来自一个单一的角度,而是来自所有可能的角度。截拳道是利用所有的格斗方式和方法去赢得一个满意的结果(胜利)。同样,在截拳道的教授过程中,也没有任何预定的动作设计和打斗模式,截拳道中不需要这些,它是自由的,不被任何东西束缚。但“不成套路”和“无套路”之间又存在着微妙的区别,前者代表着无知,后者则是超越。(李小龙)  

截拳道的哲学理念  

    李小龙在深入的研究中西方哲学(李小龙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哲学系,并应邀在Garfield高中教授东方哲学)后,将其贯穿于其武学体系之中,从而赋予了截拳道与其他格斗术不一样的内涵。使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无限制的实用格斗术,更成为是一种哲学之道、一种人生之道。  

    李小龙的武道哲学理念同样是在中国传统哲学(老庄哲学、禅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哲学(主要来源于克里系那穆提的个人的思想理念。李小龙在1970年受伤期间曾研读过克式当时的所有著作,不断标记,并结合自身体会,写下了数量颇为可观的笔记,这些均收录在《TAO OF JEET KUNE DO》中),进行高度的融合,从而为自己的人生以及武学竖立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以及生活理念。  

    由李小龙所亲自制定的截拳道标志,正好能够充分的体现截拳道的哲学思想。它以太极图为主体,周围加了两个顺时针箭头,并辅以截拳道的哲学纲领“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十四个字相围绕而形成。  

    截拳道是建立在阴/阳哲学的基础之上的,很多人总是习惯把阴和阳分为力量,很多武术家也总是把武术分成外家和内家,李小龙认为这是不智的,二者是辨证存在着的一个整体,有阴必有阳,无阴又何来阳。就象武术,它并非单独存在,而同样是一个整体,格斗双方间的防守与进攻也正如阴阳一样,不断的转换,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格斗。他在太极图旁加了两个顺时针箭头,则又预示着截拳道的格斗技巧必须包含阴阳的和谐相互作用,阴(柔)阳(刚)两种力量互为辅助,互为作用,周而复始。而“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十四个字则是对截拳道哲学的一个高度概括:有无是相对应存在的,有是基础,无是突破,有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束缚,而无则是一种自由,一种创新。“以无法为有法”是指整个的格斗形式是毫无章法可寻的,没有任何的预定性,而格斗的瞬间所做出的反应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可寻的,二者的关系是整体与片段的关系;“以无限为有限”则寓示着真理以及知识是无限的,但真理的发现以及知识的掌握是有限的,我们只有在掌握有限的基础上对其无限去追寻和探讨,才能是自己不断的提高,使每一次有限的表达更为整体。截拳道是一种自我不断追寻和提高的一个过程,毫无边界及止境可言。并且通过阴与阳、有与无的相互辨证与转换,也体现着截拳道是一门永不休止且相互辨证的武学。  

    截拳道的最高的追求要求象水一样,水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渗透性,它无孔不入。水倒进杯子当中,便成为杯子的形状,倒进碗中,又形成碗的形状,它适形而变、适势而变。截拳道亦是如此,它强调要象水一样去适应任何形式的对手以及打斗。它不会预设动作,没有传统形式的束缚,所以的攻击和防守均是临场本能的发挥,自然的表达。  

    在1971年,李小龙撰文就什么是截拳道的问题中谈到,一位真正的好的老师从来就不是一位真理的施舍者。他只是一位领路人,一位通向真理之路的引导者,而这路必须由学生们自己来发现。一位好的老师可以是催化剂,除让学生拥有深刻理解能力外,他还必须教给学生最灵活最敏锐的思辨能力。就好像“指向月亮的手指”,“手指”的作用仅仅是指向“月亮”,它不能代替月亮,真正的光华必须由你自己去发现。而截拳道学习,也不是要求学生刻意去模仿,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从各个角度去真正的了解与认识,直至完全掌握。这时,你所打出来的每一拳、每一腿不在是李小龙的,也不是教练的,而是自己的,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在内。  

    简而言之,截拳道的作用也仅仅是通过有限的技术学习,在培养习者坚韧的意志力的同时使其具备真正的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以及自我发现真理的能力。但“一旦有人妄说截拳道是什么或什么,或是与这个与那个又有所不同,那么,不妨就让截拳道这三个字永远消失吧!消除掉这虚有的名称,只让它的实质存在吧!截拳道只是名称罢了!”(李小龙)  

   WALK ON

     尽管李小龙毕生所从事的事业仅仅是武术与影视,但他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这两点上。通过美国《时代》周刊在1999年评选其为20世纪的英雄和偶像(李小龙是唯一入选的亚洲人)来看,足见其影响力之大。但李小龙同样是一个人,一个无需我们去顶礼膜拜的人,但他的一生以及他所带来的文化和启示却是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深深思考的。  

    希望大家能够对李小龙的武学体系及其思想有个了解,如能通过本文对读者的武术观有所正确的影响,而让我们感到欣慰。同时也希望中国的截拳道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
李小龙-3.jpg
李小龙-2.jpg
李小龙-4.jpg
李小龙-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财富 +6 收起 理由
sharpknife + 6 + 6

查看全部评分

品味拳击 笑看人生

最喜欢的拳手:泰森  帕奎奥  特立尼达德  罗伊.琼斯

219

主题

2152

回帖

2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4124

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7967 威望
精华
5
财富
36655 拳币
贡献
2128 贡献
在线时间
24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7
最后登录
2025-3-24
居住地
上海市 松江区
听众
8
发表于 2010-2-25 00: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96兄是个铁杆龙迷啊,“李小龙技击法”这本书我很多年前买过一本,写的还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4627

回帖

2万

积分

高级会员

多看点书有好处,不要自以为是。

Rank: 8Rank: 8

积分
27317

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6352 威望
精华
0
财富
87149 拳币
贡献
1239 贡献
在线时间
30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1
最后登录
2017-9-18
听众
17
发表于 2010-2-25 16: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李小龙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9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长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942

终身成就奖优秀版主奖优秀素质奖拳击翻译奖

威望
14760 威望
精华
35
财富
29552 拳币
贡献
12355 贡献
在线时间
209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30
最后登录
2016-6-7
居住地
山东省 青岛市
听众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21: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风之密码


    密码友你好!我是龙哥的影迷,至于格斗方面不太了解他的真是水平。。
品味拳击 笑看人生

最喜欢的拳手:泰森  帕奎奥  特立尼达德  罗伊.琼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9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长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942

终身成就奖优秀版主奖优秀素质奖拳击翻译奖

威望
14760 威望
精华
35
财富
29552 拳币
贡献
12355 贡献
在线时间
209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30
最后登录
2016-6-7
居住地
山东省 青岛市
听众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21: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李小龙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功夫!
飞翔的骆驼 发表于 2010-2-25 16:45



    晚上好飞翔友,大家都很喜欢他的电影!
品味拳击 笑看人生

最喜欢的拳手:泰森  帕奎奥  特立尼达德  罗伊.琼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1908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桃花岛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80

论坛贡献奖

QQ
威望
3057 威望
精华
9
财富
60619 拳币
贡献
856 贡献
在线时间
7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17
最后登录
2022-7-1
听众
16
发表于 2010-3-13 22: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拳魂兄资料不知从何而得。
据琳达及小龙弟子回忆与黄泽民一战大概耗时5--6分钟,而据黄泽民自己在日本空手道杂志上吹嘘说20多分钟不分胜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9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长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942

终身成就奖优秀版主奖优秀素质奖拳击翻译奖

威望
14760 威望
精华
35
财富
29552 拳币
贡献
12355 贡献
在线时间
209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30
最后登录
2016-6-7
居住地
山东省 青岛市
听众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23: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拳魂兄资料不知从何而得。
据琳达及小龙弟子回忆与黄泽民一战大概耗时5--6分钟,而据黄泽民自己在日本空手 ...
菲多艾米连科 发表于 2010-3-13 22:21



    从网上转载过来的,也不知道里面是不是准确。请您多多指教!谢谢
品味拳击 笑看人生

最喜欢的拳手:泰森  帕奎奥  特立尼达德  罗伊.琼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51

回帖

22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237
威望
419 威望
精华
0
财富
349 拳币
贡献
507 贡献
在线时间
10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31
最后登录
2015-10-24
听众
16
发表于 2012-3-6 22: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拳魂1996 发表于 2010-2-25 21:32
回复 2# 风之密码

都没有比赛,有点被神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8

积分

羽量级

Rank: 1

积分
8
威望
3 威望
精华
0
财富
4 拳币
贡献
0 贡献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7-15
最后登录
2012-9-8
听众
21
发表于 2012-9-8 14: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超喜欢李小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2

主题

1万

回帖

17万

积分

长老

平和

Rank: 8Rank: 8

积分
170692

终身成就奖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21841 威望
精华
36
财富
977983 拳币
贡献
13915 贡献
在线时间
23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13
最后登录
2022-7-30
听众
22
发表于 2012-10-24 22: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龙值得敬重!
平和为大  不气就好  健康是福  继续前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拳击帝国 ( 冀ICP备19037162号-1 )

GMT+8, 2025-4-4 08: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