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82
威望244 威望
财富1575 拳币
贡献249 贡献
轻量级
轻量级

- 积分
- 1182
- 威望
- 244 威望
- 精华
- 4
- 财富
- 1575 拳币
- 贡献
- 249 贡献
- 在线时间
- 18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4-2
- 最后登录
- 2014-8-13
- 听众
- 16
|
发表于 2010-12-3 12: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菲多艾米连科 发表于 2010-12-2 18:37 
回复 kingkongw 的帖子
“**一分析,总是说分析得好,不扯蛋,人家再一分析,转头又说,扯扯好,何必认真 ...
拳迷有两种:
一种,从喜欢拳击的激情开始,去观赏拳赛,认识拳手,理解拳击,抒发对拳击的感受;
另一种,视拳击为娱乐,为商业炒作,看中胜负,喜欢拳台以外的事情更甚于拳击本身;
两种理念,在一起论拳,必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必然因喜欢不同的对象而争执;
论坛领导煞费苦心,协调、号召论坛和谐,理智论拳,以促进论坛发展,为何收效不大?
这让人想起,孔子关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论点;用来对照论坛也合适;
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
比如烹调,必须使酸、甜、苦、辣、咸调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味俱全、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
比如音乐,必须将宫、商、角、徾、羽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音共鸣、声在宫商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乐:
反之,如果好咸者一味放盐,好酸者拼命倒醋,爱宫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徾,其后果便不难设想,也不堪设想了。
因此,早于孔子的晏婴就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于是便有了《论语·子路》中的那句话。
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
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捍卫;凡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
这位仁兄上面的认识,也可为拳迷提一提醒,为论坛敲一敲警钟;如果论坛到了“党同伐异、以人划线”的地步,论拳到了只论胜负,不论内涵的地步,发帖到了只会批评、驳斥、讽刺、讥笑,不去分析讨论的内涵、精髓的地步,论坛还能做到“君子和而不同”吗?如果拳迷需要反思的话,是不是应该先从如何树立论坛中“君子和而不同”的风气入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