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724
威望2129 威望
财富45819 拳币
贡献1953 贡献
长老
长老
 
- 积分
- 14724
   
- 威望
- 2129 威望
- 精华
- 5
- 财富
- 45819 拳币
- 贡献
- 1953 贡献
- 在线时间
- 115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5-14
- 最后登录
- 2018-7-2
- 居住地
- 江西省 南昌市 西湖区 桃花镇
- 听众
- 21
|
发表于 2017-5-18 15: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几位说得颇有道理!几年前的一篇拙帖肤浅地涉及过武艺、武力等方面,复制过来欢迎老闲及各位批评、斧正。——
论坛拳友撰文《拳坛天王谁可比三国英雄》,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三国演义》是一部雄浑悲壮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画卷。大江东流去,但冲不走人们记忆深处的那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至于三国英雄人物的武艺排位,更是各人心中都有各自的见解。常见的说法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但无论谁怎样排,都没有水浒英雄排座次来得清晰明朗。为什么?因为三国英雄人物时间的跨度长达数十年,空间超越魏蜀吴,不可能人人都有交手分胜负的记录,更因为历史上的武艺之说纯属子虚乌有。英雄人物的高超武艺不过是演义评书的夸张描写、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而被无限量神化罢了。
应该说,三国那时的将领个人的武力是有的,如《三国志》有记载典韦、曹仁等武将威风凛凛,主要是源自各人的体质、体力和体魄及胆气,和个人的武艺无关。一场战争的胜负决不可能靠双方的大将单打独斗来决定。在冷兵器时代,军事斗争的主要形式是靠双方军队的数量进行集群冲锋,从来没有提到过个人武艺在战斗或战争中所起的作用。这一点在明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可得到验证,戚继光谈到,所谓的武艺在实战中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为什么司马迁的《史记》却有项羽在垓下突围战中临死还冲阵斩杀了不少汉军大将的记述呢?首先是项羽确有过人的体力,力能扛鼎,其胆力也远超常人,加上已抱必死之心迸发了惊人的能量。同时,这段记述明显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有所美化和夸张。如果真能靠武艺吃饭,估计楚霸王早杀出重围也不会有乌江自刎了。
前面说了武将有武力,但武艺之说不靠谱,在战争中不起作用,那么正史中有没有单挑的战例呢?
有!《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过《英雄记》里的描述,吕布提出要和郭汜单挑,“且却兵,但身决胜负”,两人各执长矛拼斗起来,结果郭汜被吕布刺伤。特别说明:吕布的兵器不是方天画戟。这是极为少见的武将间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战争胜负的战斗方式。
再有就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关羽在白马刺颜良于万军之中。书中记载是“刺”不是“斩”或“杀”,过程写得不清楚,结果倒是很惊艳。关羽能够一战成名并能全身而退,也得益于张辽的骑兵部队及时向敌方的阵地冲杀过去,颜良的军队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末了说说张飞。面对曹军追兵,《三国志-张飞传》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当时张飞仅带二十多名骑兵,是张飞的武艺吓跑了曹军吗?不是,曹军的数量远远没有百万大军,实际只有五千轻骑兵,主动退却的原因一是怀疑张飞有埋伏,二是出于战术目的(抢占江陵),三是昼夜奔袭人困马乏,所以不愿纠缠冒险。当然,张飞也确实生猛。正史中说张飞的勇猛“亚于羽”,可见关羽的武力还是在张飞之上的。而赵云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斩杀曹将五十余名,那也是罗贯中老先生的生花妙笔写出来的。正史中赵云的地位不高,大多充当刘备贴身卫士或亲兵队长角色,鲜有领兵作战的记录,因而声威不彰,远逊关张。这是不是有点类似当今拳坛的戈洛夫金啊?空有一身建功立业的武力,却少了出人头地的机遇。
由此看来,三国英雄是无法合理安排座次了。不过好在俺们不是历史学者,也没有多少专业的历史知识,只要有兴趣,高兴怎么排还怎么排。如果能寻绎到一丝关于武艺的真实,也不是一件坏事儿,这也是俺写这篇帖子的初衷。因手中没有正史书籍,只能靠记忆东拼西凑和参阅部分书刊内容,间或在百度上讨得一鳞半爪的相关知识,加之个人水平太次时间仓促,难免漏洞百出,实在贻笑大方,尚祈见谅。改录一首近人的诗作作为本帖的结尾吧——
英雄盖世出凡尘,三国豪杰存威名。拨地参天皆勇将,安邦定国尽忠臣。
冲锋恐后常护我,遇事争先不让人。韬略久娴真莫比,任他关赵岂同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