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003
威望760 威望
财富4242 拳币
贡献622 贡献
重量级
重量级

- 积分
- 3003


- 威望
- 760 威望
- 精华
- 28
- 财富
- 4242 拳币
- 贡献
- 622 贡献
- 在线时间
- 82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14
- 最后登录
- 2012-2-16
- 听众
- 16
|
发表于 2011-6-11 17: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枫夜影 于 2011-6-11 18:08 编辑
菲多艾米连科 发表于 2011-6-11 16:16 
呵呵仅是借喻而已。
在有限范围内雨点式的火力覆盖无解。参照集束炸弹。
单从战争武器来看喀秋莎已完 ...
1.喀秋莎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他只是更换了不同的形式,搭载在不同的作战平台之上,比如阿帕奇、眼镜蛇直升机、还有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飞机上面都装有火箭系统,具有发射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几乎无攻击死角等优点;
2.现代版地面喀秋莎跟过去也不同,射程更远了据说中国有一款甚至达到360公里,比之短程地对地导弹也毫不逊色,我在看一期凤凰卫视组织的海峡就购买武器攻防辩论时候,台湾军事家提到中国的1300多枚弹道导弹问题,中国的军事家直接了当地告诉他,那些导弹根本不是给台湾准备的,台湾首要考虑的是,台湾距离大陆最远端也就200多公里,一旦战事开启,台湾在F16面对歼10-20丧失空中优势的前提下,根本无法阻止火箭炮向攻击范围集结,在中国的360公里射程火箭炮覆盖下,即使买到F22,能否起飞,起飞后能否降落都是问题。台湾军事家无言以对。
3.所以,回到楼主主题,我认为喀秋莎的载体移动速度和迅速进入攻击距离的能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宙斯盾有限的几枚超远距离激光制导导弹能否有效地阻止“喀秋莎的载体”(其中正面防御能力可是1000毫米冷轧钢加上等候的复合装甲,可以承受贫铀弹攻击的)向发射距离内的移动就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