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67300
威望7410 威望
财富1080239 拳币
贡献7360 贡献
管理员
管理员
  
- 积分
- 167300
   
- 威望
- 7410 威望
- 精华
- 4
- 财富
- 1080239 拳币
- 贡献
- 7360 贡献
- 在线时间
- 1070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12-26
- 最后登录
- 2025-3-21
- 听众
- 26
|
发表于 2011-1-14 11: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zousky 发表于 2011-1-13 20:27 
我倒是很想知道,当初定下赛前一天称重的规则的时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原来是当天上午称重。比如不久前有位拳击作家拿梅威瑟跟历史上其他次中量级冠军们做对比,在他的模拟对抗的先决条件中就提到了拳套规格和当天上午称重(其实这对小梅基本没影响,他和帕奎奥都是小号次中量级拳手)。
大约是在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吧,各拳击组织逐渐改成前一日上午称重。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拳击级别划分更细(105、168、190都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出现的)、拳击组织增加(1983年出现IBF、1988年出现WBO)让更多拳手有机会染指冠军称号。为了尽可能增加自身优势,很多拳手强行降体重去参加小级别比赛,但经常因体重控制不当导致以极其衰弱的状态参赛,这也影响了不少比赛的精彩性。比如当年泰森的教练鲁尼还是拳手时,就因盲目听从达马托的命令以虚弱之身参赛并导致被击倒(好像是阿特拉斯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比赛的精彩性,各拳击组织就开始尝试给拳手在称重后有更多的恢复时间,所以称重提前到赛前一天的上午,这样就让某些拳手的恢复时间从大约12小时增加到约36小时。
另外一个原因是,随着电视尤其是PPV频道的势大,超级大赛越来越引人注目、越来越成为拳手、经纪人的主要利润来源。而观众们也对拳手、拳赛的各个细节更感兴趣。称重仪式也成了敌对双方最后一次在和平状态下的对峙,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噱头。但比赛当天上午的称重仪式会被当晚的正赛给淹没,如果把称重仪式改在前一天上午,那么在赛前24小时(赛前一天的晚上)等于多了一个宣传的机会,更多拳迷会在赛前最后一晚的体育新闻中看到拳手们唇枪舌剑甚至互相推搡,这对拳手、经纪人、推广人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规则修改的初衷是很简单的,但是没想到体重控制也成了一种战术,很多拳手往往能通过强压体重,参与到不对称的比赛中。有时候某位拳手的临场体重能增加很大幅度,比如不久前的帕奎奥/马加里托之战,马加里托称重是合同约定的150磅,而临场则达到165磅,增加了整整10%。以前的帕奎奥也是体重控制高手,他在130磅级比赛中曾经称重129、临场145磅,增加幅度高达12.4%。
任何规则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或者滴水不漏,所以规则也是在逐渐完善中。在更加完善前,肯定有拳手会合理利用规则、争取更大优势。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