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67300
威望7410 威望
财富1080239 拳币
贡献7360 贡献
管理员
管理员
  
- 积分
- 167300
   
- 威望
- 7410 威望
- 精华
- 4
- 财富
- 1080239 拳币
- 贡献
- 7360 贡献
- 在线时间
- 1070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12-26
- 最后登录
- 2025-3-21
- 听众
- 26
|
发表于 2023-3-5 12: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其实不止现在的MMA为了中国市场吹捧布鲁斯李,当年布鲁斯李的出名也跟政治局势有关。
布鲁斯·李出名是七十年代初,那时正是中美关系微妙时刻。越战不利的美国希望跟中国走近、从越战泥沼脱身、兼离间共产阵营,于是出现了1971年的乒乓外交。香港电影界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就已经注意到中华文化崛起的趋势,胡金铨的《大醉侠》(岳华郑佩佩)、张彻的《独臂刀》(王羽)都在创了香港票房纪录后,蜚声海外。
嘉禾当初去美国打算签郑佩佩,但婚后息影的郑佩佩不愿复出。于是嘉禾找上了邵氏不用的布鲁斯李,有香港出身,有美国背景,有影视经历。1.5万美元的片酬就让布鲁斯李放弃美国的格斗教学工作回港参演。大致同期135磅轻量级WBA卫冕冠军布坎南的出场费是12.5万美元,新锐挑战者杜兰出场费约3.5万。
1971年的《唐山大兄》让布鲁斯李在香港一举成名,不久后罗烈的《天下第一拳》成为首部在美国院线成功的港片。于是布鲁斯李又跟着罗烈的步伐开始**美国市场,也获得成功。
布鲁斯李的成功有其出色的表演天赋原因,也有生逢其时的幸运。**十年代动作片盛行,从剑侠片发展到更贴地气的功夫片,1971年返港的布鲁斯李抓住了机会。布鲁斯李去世后,香港经济大发展,观众群体开始转向更轻松活泼的搞笑片。1973年布鲁斯李的《龙争虎斗》被岳华的经典喜剧片《七十二家房客》和一部进口片压到第三。七十年代中前期到八十年代中前期,许冠文许冠杰兄弟的鬼马搞笑片横扫香港影坛,直到1984年成龙才凭借搞笑动作片压倒许氏兄弟。
也即,布鲁斯李不猝死的话,他1973年后的电影之路也不一定顺利,很可能在搞笑片和进口片的打压下沦为二流三流,就像当年的王羽、罗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