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738
威望96 威望
财富32487 拳币
贡献65 贡献
重量级
重量级

- 积分
- 3738
- 威望
- 96 威望
- 精华
- 0
- 财富
- 32487 拳币
- 贡献
- 65 贡献
- 在线时间
- 8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9-27
- 最后登录
- 2024-8-28
- 听众
- 19
|
发表于 2021-6-13 15: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大海 于 2021-6-13 17:38 编辑
关于李小龙,吹黑都很多,也是网络上的万年老话题了。
李小龙首先是个武术家,他是一个身体力行的训练者,在当时提出了相对先进的训练和技术理念,是一个创新者和格斗推广者,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才是一个功夫片明星,同时也是一个极为成功的电影人。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文化推广者,不管他的技术体系究竟有多少与功夫有关,但他把功夫这个概念向世界进行了推广。而他的国际影响力也意味着更大的商业价值。
同时,李小龙身后留下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不可避免地引来了相关利益商人的推波助澜,也造就了大量云粉丝。
龙吹的确让人觉得可笑,但同时,龙黑的成分也很复杂。不否认龙黑中很多人是被龙吹那些夸张离谱无知的言论逼成龙黑的----这点拳迷同样应该心有戚戚焉。
说到这里,我印象中好像有人说过,自己对泰森本来没啥意见,但经过长期与人争论甚至争吵,对泰森也没啥好感了。这话是恐怕十五六年前的事儿了---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因为这恐怕是每个拳迷多多少少的心态:自己喜欢A拳手,对B拳手觉得其实也不错,然后因为和B拳手的粉长期争论,不可避免地恨屋及乌影响了对B拳手的态度,即使对B的实力评价依然能保持客观,但往往也不会多喜欢B拳手了。
说回李小龙的话题。龙吹是无知,龙黑里很大一部分人是看不惯吹过头,一部分人是真的为了科普,但早年的这批科普众里很大一部分人是精日精美恨国党----不是说黑李小龙就是精X恨国,而是的的确确其中一些骨干是这样的人。这些人令正常龙迷甚至路人反感,也实际上降低了正常科普者面对龙吹时的说服力。
同时,还有很多人在和龙吹辩论的过程里,“与恶龙缠斗自己变成了恶龙”,对李小龙本人进行各种不必要的人身攻击和谩骂---这点拳迷其实也并不陌生。
吹黑,都是很不理智的行为。
顺便说点可能很多人心中有数但肯定大部分人不太了解或者压根没想过的问题。
虽然李小龙学习过中国武术并且截拳道是以中国功夫的名目进行推广的,但他的技术体系的主干,其实是美式空手道。
李小龙赴美后所接触的圈子,基本上局限在美式空手道的范畴内。他所交好的,大多数也是这个圈子内的冠军、高手。其技术体系,甚至基本架子,马步侧位,拳法单击为主,垫步侧踢抢点这些技术风格,自然,李小龙是个博采众长的武术家,他也吸收了很多其他系统的东西,并且改进了自身技术体系,但始终没有脱离美式空手道的基本风格。
这不是问题,也不是李小龙的问题。原因是:当时整个北美格斗圈子,除开早已成熟很久的职业拳击和传统摔跤体系外,最流行最火的就是美式空手道。那个时代北美没有多少人接触到泰拳(实际上即使现在,泰拳在美国也远不如在欧洲流行),李小龙只能在这个圈子里进行吸收和改良创新,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是如此了。事实上,李小龙在他人生的晚期终于接触到泰拳时,表示“这才是格斗技”,只可惜当时他已经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电影事业,已经没有余力去参考了。
再说一点,与其争论李小龙的实战能力,不如把注意力放到他的执教水平上。李小龙其实是个在他圈内当时难得的教练,作为一个美式空手道的改良者,他至少启发和帮助了一些选手对自己技术体系的改进,乔路易斯的的确确在李小龙的影响下创造了美式踢拳。
注意,是美式踢拳,不是我们常说的(日式)踢拳,后者实际上是日本人吸收了泰拳技术体系后的变体。美式踢拳这东西和日式没什么血缘关系,一点都没有。它的技术风格是拳击加高腿,几十年的历史里几乎规则一直不允许低扫。甚至出现过“必须出三拳才能踢一次”的畸形规则。
大克,周比利,他俩打的WKA,IKF,都是标准的美式踢拳赛事。
但是这也不是什么问题。
尽管很多人包括我也经常会说“传武大师养着散打选手充门面”,但其实日本空手道在绳圈赛事上,又有多大区别?从50年代极真VS泰拳(注意其实远非国内泰拳二道贩子们吹嘘的是泰拳完胜,而是互有胜负)里空手道家们学了泰式扫踢再加上拳击起,到创立所谓日式踢拳,再到K-1的东家正道馆空手道的选手们拳击加踢拳去参赛,依然是在以泰拳+拳击的模式去打比赛,挂着空手道的旗号罢了。尽管也有虎趾和变线踢之类个别空手道技术用得上。
说到底,泰拳和拳击就是近代站立绳圈比赛、甚至是MMA赛事中,立技的主要技术体系。其他任何流派充其量都只是补充。
再说说李小龙和综合格斗的话题吧。
其实这也是个老生常谈但依然很多人不了解的东西。
李小龙是不是白大拿所说的“综合格斗之父”?
那当然不是呀。
原因很简单:巴西传统的综合格斗比赛ValeTudo迄今已经超过100年历史了,B站就有4,50年代的ValeTudo比赛视频,更不用提ValeTudo一直允许踢打摔拿甚至踢裆挖眼(顺便一提,100多年的ValeTudo赛事历史里,靠踢裆取胜的比赛场次为0次,挖眼取胜为一次)。
不仅如此,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其一,截拳道的综合格斗思想古来有之。传统武术难道不是踢打摔拿兼备?地躺拳醉拳难道没有地面技术?古代柔术难道不是完全符合“综合格斗”的定义?那么截拳道抛开实用性姑且不谈,其创新意识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又何谈首创?
其二,日本的PRIDE和美国的UFC两大综合格斗赛事,其创立过程的脉络是极为清晰的。
先说个拳迷再熟悉不过的事儿。
猪木与阿里之战后,猪木又在70~80年代初进行了一系列半表演性的异种格斗赛事,其中包括对奥运柔道冠军,对空手道家,还有一场就是降服了小斯平克斯他爹莱昂斯平克斯。
猪木这个人是日本职业摔角的教父,他麾下的摔角手里有个日后的重要人物:前田日明,也就是退役赛里被亚历山大卡列林摔着玩的那人。
前田日明离开摔角后,办了个半摔角性质的赛事RINGS,这个RINGS就是后来RPIDE的前身。同时也带来了大批日摔选手,这些人在十年内一直活跃于PRIDE赛场上,包括“格雷西猎人”樱庭和志。
日本人对职业摔角一直有一直奇怪的认知,他们老觉得职业摔角其实“也是一种格斗技,也是真打”。这跟日本战后民众要靠着日摔提升民气分不开,力道山也是靠“痛打白人”成了名。所以日本人宁愿相信日摔是真打,至少也相信是“半真打”。
不过日摔里一些选手的确练出来了,而这些人的技术底子,是自由式摔跤和柔道。以樱庭和志为代表的这些前演员,在PRIDE赛事里打出了不错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与欧美选手抗衡。
这就是日本MMA的由来。
而UFC呢,脉络就更为清晰了。
UFC本质上也是一个以异种格斗为噱头的比赛,但一开始非常粗糙,如果不是巴西人霍伊斯格雷西从一开始就横空出世横扫三届无敌手,那么UFC也只会是摔跤手的天下。原因很简单,当初决赛亚军山姆洛克就是玩跤的。
而巴柔,在UFC出现前,一直活跃于ValeTudo。
换句话说,UFC是巴柔和ValeTudo的产物。它与李小龙的关系,是没有关系。
当然,如果非说是赛事创办者看了李小龙电影,几十年后突发奇想创办了,那也由你---然而李小龙电影里所谓的综合格斗雏形,无非是一个不标准的十字固,以及与洪金宝的美摔表演罢了。
最后回到帖子主题,100%的投票结果显示了至少在这个论坛里,不存在龙吹---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作为一个接过了国内拳击论坛大棒,自身也延续了多年的论坛,若非如此,才是咄咄怪事。
所以老唐这个投票实属多余,如果在贴吧之类地方投票,还有意思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