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8171
威望9969 威望
财富65438 拳币
贡献6035 贡献
长老
长老
拳友911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 积分
- 38171
![终身成就奖](static/image/common/1.gif) ![论坛贡献奖](static/image/common/4.gif)
- 威望
- 9969 威望
- 精华
- 152
- 财富
- 65438 拳币
- 贡献
- 6035 贡献
- 在线时间
- 182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12-16
- 最后登录
- 2020-8-24
- 听众
- 15
|
1402年6月初八的夜晚,燥热难耐,文艺青年朱允炆心情复杂。他叫来他的老师方孝儒,焦急地问:“老师,我叔叔的兵马已到了附近,我该怎么办?”
方老师目光如炬,反问:“你想怎么办?”小朱颤颤噤噤的说:“底下人都让我暂时离开南京,你看如何?”方教师凛然一瞥,淡淡说到:“你是皇帝,怎么可以说走就走?你走了让南京的百姓怎么办?死也得死在南京!”文艺青年朱允炆听后,称赞这位清瘦的老师,国破之时,不忘大儒之道。
方先生是我读明史时非常敬佩的人,读完他的部分,不禁心中感慨。
小时候,他看着自己的母亲亡故,痛失亲人,却越发图强,跟随父亲身旁,又遇父亲遭人陷害,眼睁睁看着父亲在牢狱之中被狱吏折磨,痛哭流涕宁愿为父坐牢,甚至给皇上写信,为父亲申冤,可惜石沉大海。他的少年,是送别亲人的时代,是悲痛的时代。
这样一个少年,却不忘山水,不忘社稷,沉下悲痛,放下怨恨,走进文艺青年朱允炆的身边,并且到死维护这位如子的文艺皇帝,至死不渝,他是需要什么的强大内心,才能艰辛地走完少年时代孤寂的成长之路。
朱允炆的江山终于被叔叔朱棣取代。朱棣面对这位已经四十六岁的大学士,心生恻隐,从皇位上走下来,劝解已经穿戴孝服的方先生:“先生文才早有耳闻,不如跟我一起坐享江山。”方先生痛哭:“哪怕诛灭十族,我也不会认你这个皇帝,我心中的皇帝只有允文一人!”说罢接过朱棣手中笔,在纸上写下“燕贼篡位”四字,凛然就义。
他的九族皆被灭,朱棣又拉出他的朋友近邻,凑成十族,统统格杀。
走进刑场前,他挥笔写到:天降乱离兮,熟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报国兮,血流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犹。
翻译过来如此:如今天下大乱,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奸诈的人得逞了,将来能为国担忧吗?我一腔报国之志,血汗交织,就算这样为国为皇上你而死,那又如何,我愿意!
写完这首诗,他的一生就结束了,与他一起结束的是他的妻儿和朋友。
一个人生在战乱,长在黑暗,伴在文君,老来又遇不详的文人,对得起“大儒”二字,对得起“气节”二字。
读书人,明志容易守志难,磨难中不沉沦,易帜中不易主,实在难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