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马奎兹
在于西冈利晃的打斗中,半斤对八两的天平始终没有过分倾斜,谁也谈不上优势,如果必须要说,多少得带一点成见。现任拳王的位置不会轻易被撼动,如果小马奎兹是现任拳王,我认为判他胜利或者打平,也是合理的,可惜他不是。此战中,威名在外的小马奎兹表现的很无赖,有句话是对的,遭遇过重创的拳手就不是原来的自己了。小马奎兹剩下的东西叫谨慎与经验,而速度和体能正在成为他的敌人。
马丁内兹
经过巴克验证,许多拳迷认为马丁的退化了,不过我看了视频之后,认为马丁打的是一场正常的比赛。马丁显然不可能处处翻版秒杀高威的威武,也不可每场复制对战金主克那样的全面压制。正常的比赛是要用6-10个回合消耗对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遇到顽强的抵抗,以及遭遇对手气势汹汹的反冲锋。何况人高马大、全胜而来的巴克。
马丁内兹光宗耀祖以来,一直有一个优势,属于马丁Logo,那就是总能击中对手更多的重拳,这一优势在对战巴克之后的技术统计中醒目在案。马丁以超出一倍的重拳数量在消耗着巴克,逐渐累积和显现对巴克的伤害,直到巴克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这正是马丁风格。因此不足以认定亲爱的马丁大叔已经退化,马丁迷的失落之处只不过在于没有准时收获神话素材。
我也奇怪,为何即将秃顶的马丁大叔能打出那么多重拳,细细端倪发现,原来与他的搏斗姿势有关,他总是侧身松弛地弯曲身体,以便于出拳时扭动伸展躯体,腿、腰、臂同时协调使劲,合力于粗壮的胳膊,牵引着流星铁锤频频砸向敌人。恰如王老教头所说,我打中你,既是不倒,也得让你震颤一下。
马家军
在重新整理堆叠如山的档案时,让我意外和唏嘘的事情还真不少,当然肯定没有关于拳击的事情。不过也发现一个例外,一张1993年10月20日的《文摘周报》赫然眼前,这已经让我足够吃惊了,它是如何混入并长期潜伏军统秘密档案的。恰恰映入眼帘的是一篇《“马家军”获奖知多少》,文章在列举‘马家军’在震惊世界,横扫国内外金牌之后,作者十分嫉妒地罗列了‘马家军’收获了多少各级政府嘉奖和社会捐助,币值几何。
文章的最后透露:“国务院将奖励100万人民币给‘马家军’,专门用来研究探索我国田径中长跑运动。” 呜呼哀哉!
在十八年过去后的今天,联想起早已悄然尴尬淡出的‘马家军’,不知如何珍藏昔日辉煌。难免让人觉得,每天走来的现实没准会在不可捉摸的历史云雾中露出真容。尤其是结合看到档案中的不少事情,让我觉得没有历史支点的现实是虚幻的。或许本来就不应该去翻看现实的背面,用句流行的词儿,叫做活在当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