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拳过无痕 于 2010-11-3 12:37 编辑
大约公元1480年,一位勃艮第(Burgundy){当时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公国}商人在曰记中写下这样的话语来抱怨布鲁曰(Brugges){弗兰达城市,现属比利时}的糟糕天气:“豪雨倾缸,似英夷之箭。”人们通常会说箭如雨下,这个商人却一反常态的把暴雨比作了发射的飞-箭,似乎那漫天雨点还不及遮天齐射而来的长弓飞箭。
公元1346年8月26日在克雷西(Crecy){法国西北部小村}当然还有1415年10月25日的阿金库尔(Agincourt){同为法国北部小村},都曾被片片鹅毛大雪所覆盖。不过那不是真正的雪,那其实是由天鹅羽毛做成的数十万箭翎,“大雪”覆盖的也不光是土地,而是成千上万法国人的尸体。
(序)
不少朋友问过我什么武器使用的最广泛,又是什么武器在历史上使用寿命最长,我几乎没有思考,一下就脱口而出:“弓..箭”。我想不会再有任何一种武器能像弓..箭一样特殊了。作为一种兵器它至今仍然存在并还在使用,特种部队、秘密部队会配备钢制弩(**衍生武器)用于特殊场合战斗(反恐、突袭)。而早在人类文明处于蒙昧时期的石器时代原始的**就开始成为猎杀的武器,帮助人类一下子获得了超越身体极限的高级杀戮本领,大家所熟知的那位导师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写道: “弓矢对于蒙昧时期,就如铁剑对于野蛮时期和枪炮对于文明时期那样,是决定性的武器。”
漫漫时光长河中,人类的文明史总是与战争、杀戮相伴。尽管我们自诩为世间万物的灵长,嗜血的本性却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从火器取代冷兵器,再由炮弹到核武器,技术不断改良、革新,只是为创造出更有效的杀人武器。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一种大规模杀伤性兵器**自然成为当时各**队装备的重要核心,这一点上无论东、西方都是相同的,但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地域环境因素,**的演变改进也走上了两条不同之路。在东方除了复合弓,我国两宋时期**技术和装备也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特别是制弩技术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后数百年直到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无论射程、威力和制作精良等方面,后来的元、明、清3代都没有再能超越。而在西方,另一种弓类兵器同样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名声,它就是可怕的英格兰长弓。
一、 源起威尔士
长弓起源于大不列颠岛,威尔士的南部,在公元1150年左右开始有关于它的记载。威尔士位于不列颠岛的西南,气候温暖湿润,地形起伏,沟壑纵横,到处都是山地密林和丘陵草场。剽悍好战的威尔士人就在这些山岭之间过着半游牧的生活。他们尤其擅长利用地形进行小股部队的骚扰袭击。在罗马人撤走以后,盎格鲁-撒克逊人、维京人等入侵者都没能征服这片土地。在长期的对抗战争中,威尔士人发展出了长弓这种简单而实用的冷酷武器。
不过后来从诺曼底来的征服者们(威廉一世家族)显然就要狡猾的多了,他们征服了英格兰后,那些分封到各地的领主、爵爷们开始了对威尔士的蚕食。经过二百年的时间努力,剿抚并用,步步为营的倾轧(修建大量堡垒、囚笼战术等)威尔士人的领地。一直到爱德华一世(1239-1307)一朝,终将威尔士归入帝国版图。 爱德华一世可以算是一位枭雄式的人物,军事才能尤为出众。并且特别偏爱长弓这种兵器,于是大力发展推行,先是招募归顺的威尔士人长弓手为己所用,然后通过立法在全英推广长弓的使用。从13世纪末直至16世纪末,长弓成为了英军中最为高效和不可或缺的一项利器,多次靠其以少胜多,扭转战局。
这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长弓到底如何厉害呢?且容笔者慢慢道来。长弓可以说并不复杂、廉价而实用,效费比高,但欧洲其它国家却没有像英国人那样建立起类似的部队。为什么?其一在于观念,贵族们崇尚骑士精神和骑士风度,认为**手都出身下贱,战斗方式比较“卑鄙”,躲在树林、草丛中放冷箭,就能夺走一位老爷“高贵”的生命,实在是为人不齿。骑士之间嘛就应该堂堂正面决斗,当然还要优待俘虏。这战争频繁,保不齐下次是自己被俘,不能妄结仇怨,另一方面,一般一个贵族的命可以换取大笔赎金。何乐而不为?其二就在于政策了。欧洲地区的统治者和大小领主们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武器和老百姓的控制很严,这样一来长弓的发展也自然失去了应有的土壤。
相比起来英国人要务实的多,而且具有深厚**文化。早在1066年,诺曼底王朝的统治者规定臣服的盎格鲁-撒克逊各阶层不得拥有骑士的装备,但**不在此列。很快,这种“合法”的武器开始进入普通老百姓和一般农奴的常用装备中。大家广为熟悉的神箭手罗宾汉的传说正是来自这样的社会背景。所以当爱德华一世颁布法令要求全民习射的时候,普通民众觉得这是对自己社会地位的抬举而愿意参与,会射箭至少是件有面子的事。那一段时期英格兰政权统一,相对稳定,政策的连续性也强,保证了长弓的发展推广。英国不像当时的法国、德国一样诸侯林立,国王、统治者像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替,就算认识到长弓的强大,也没办法贯彻下去,而且如果每个英国新统治者一上台都搞自己的一套,那也就没有长弓称雄数百年这种情况了。
英王并不忌讳长弓这样的利器在**流行。因为当时的农奴暴动或地方起义的共同特点是把反抗的矛头直接指向压迫他们的领主,而不是针对国王。在1381年,爆发的英国农民起义中,就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口号“国王以外其他人都不应拥有特权”。而反对地方贵族,可谓正中国王的下怀。但在那些大权被诸侯、大领主掌握的其它西欧各国就做不到了,在他们看来被统治者是不许拥有造反的武器。
长弓手需要长期训练,这也是其它各国难于仿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爱德华一世以来,弓术被列为义务教育,法律规定所有12-65岁肢体健全的英国男子都必须在每个星期曰做完弥撒后集中到教堂附近的校场练习弓术,逃避训练要处以罚款。为了保证练习射箭的时间和体力,法律还同时严禁踢足球。(当时的足球刚刚由踢敌人的首级演变而来,是毫无规则可言的野蛮运动,上场队员多时可达百人)
射箭训练是从小就开始抓起,有的男孩七岁起就进行射术练习。过程非常艰苦,尽管如此,在那个特殊年代,学射箭、长大成为长弓手,对底层民众而言已经是体面的理想了。一旦作为雇佣兵跟随国王和统帅出国打仗,军饷收入远比种地要多,按例还能分到战利品的三分之一作为奖赏。打完仗衣锦还乡,坐到酒馆里还有闯荡江湖的见闻来当吹嘘的资本。并且长期的战例表明,拥有长弓的英军很难被打败,特别是弓手战死的可能性较小。这样低风险、高收益的职业,自然是风靡全国了。优秀的弓手在军队需要时就再次回归行伍。地方上也有意识地组织竞赛加以选拔,录用那些身材高大、膂力过人、弓术精湛的好手。因此,从长弓部队诞生的那天起,它就注定是一支由精兵组成的劲旅。实际上,长弓之所以可怕,除了兵器本身以外,弓手的素质和长期枯燥的训练锻造了强大的战力,他们经验丰富相当于较早的职业箭手,不少弓手因为长年累月的操练**,脊椎及臂骨都或多或少产生了畸变。(近年不少长弓手的墓地发掘出来,长弓手的遗骸印证了他们的身份)。同时,弓手与弓手之间彼此熟悉,要嘛是同乡兄弟,要么就是多年戎马的战友,无论个人还是配合相互间的默契和凝聚力都非比寻常。一群最优秀的射手,配以最精良的长弓再加合适的战场,长弓便焕发出了恐怖的杀伤力。
二、制作及效能
长弓的长度一般为5英尺出头(1.5-米1.6米)左右,大致齐眉,个别强弓长度达1.8-2米,相比比欧洲其它常见弓要长。,当然这也是单体弓增强威力的必然结果。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射力,就必须使用硬度较高的坚韧材质,因为这样不易弯曲,所以必须做得长一些。选料要十分仔细。制作要严谨,但并过程并不复杂。技艺纯熟的制弓匠2-3小时个小时就能做成一张好弓。而拉开长弓的用力大致可以到120磅,55公斤上下,个别强弓则需要80公斤。
作为发射力量来源的弓背由一条完整的木材弯制而成,榆木(Elm)、白蜡木(Ash)、橡木(Oak)等坚硬的材质也是可用的材料,但性能要稍差一些。最好的原料为紫杉木(Yew),坚硬而有弹性。出产自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沿岸,如意大利、提尔(Tyre,在今黎巴嫩)、克里特岛(Crete,希腊)等地,尤以卡斯蒂里亚(Castile,西班牙)的为极品。英国还为此设置了特别关税——例如每进口一桶欧洲**产的葡萄酒,就必须缴纳几条紫杉木坯材。当然不列颠岛同样出产优质紫杉,但数量极少,老谋深算的英国人把他们当作战略储备严加监管,禁止动用。据说当年“黑太子”远征西班牙、用长弓击败当地军队原始的投枪时,卡斯蒂里亚人竟迁怒于树木,一时严令铲除所有的紫杉。
由长弓发射出的羽箭最大射程可达400码以上(365米,一码等于三英尺,合0.914米),箭的初速度可达60米/秒以上,相当于从60层楼上落下的螺栓,或者抛向时速200多公里汽车的石头。当然这样远的距离,准确度、杀伤力都达不到实战要求了。实战和现实情况下长弓手只要能射中200米外的人形靶就算是合格,这已是其它普通**所不能企及的了,长弓射出的箭可以在240—280码(约合220—260米)距离穿透皮革、衬垫甲及织物,或者侵彻锁子甲。在200码距离上,板甲或鱼鳞甲尚可以抵挡它的攻击,不过到100码以内的距离,一旦正面击中,连最好的板甲也不能抵挡。到了50米的范围内,长弓发射的利箭就可说是无坚不摧了。在1182年的阿伯盖文尼城(Abergavenny)围攻战中,爱德华一世的随军牧师作了如下记述:“威尔士人发射的流矢穿透了四英寸(10厘米)厚的橡木门板。另外布劳斯的威廉(William de Braose)手下一位骑士被射中,箭贯穿了他的锁子甲裙、护腿甲、大腿,又穿过内侧的护腿甲和木质马鞍,直入马背。其威力可见一斑,这一点还不是长弓优越所在,因为不少种类的弩威力毫不输与长弓,但长弓有一点却是其它同类武器无法比拟的,那就是射速快。从火力密度上说,一名长弓手的作战效率起码抵得上三名弩手。一个出色的长弓手最快在一分钟内可以瞄准射出10-12支箭,如果是急速齐发的时候,个别的射速可以提高到每分钟15支以上。这样的平均射速,甚至超过在1866年普奥战争中的后膛定装的德莱塞**。200米距离的冲锋,重装步兵大约需要90秒-100秒,而重骑兵最短要15秒。对付这样的移动目标,缓慢而精准的射击显然已没有意义。密度与射速成了关键所在,每多射出一箭就多一分生存与胜利的机会。
三、克雷西(Crecy)血战扬名
1346年7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部约一万人从朴次茅斯港出发,渡海入侵法国,支援处境危急的盟军。一个月后,法王菲利普六世也率领一支3万人的强大军队紧紧跟随。渡过塞纳河后,爱德华决定与法军决战。他在法国东北部索姆省的城市(Crecy)克雷西——茵彭特尤村庄附近选了一块平缓的斜坡,摆下阵势,等待法军的到来。 英军总数约2万人,均分为三队,左队位于瓦迪库尔特村的前方,有树林和战壕做掩护,指挥官是诺萨姆顿伯爵(Northampton);右队靠近克雷西,有一条河做屏障,由大名鼎鼎的“黑太子”(Prince Edward)指挥;后队位于两队之后,由爱德华国王亲自率领。 每个分队中央由约1500名不骑马的重骑兵组成方阵,纵深为6排,每排长250码(228.6m)。英国骑兵没有骑马,这首先是出于心理上的需要,英王要让自己的**兵坚信他们不会被自己的骑兵丢弃,一定能顶住法国骑兵的冲锋,其二出于作战的需要,要为**兵以及从事反击的小股骑兵预备队提供一个坚强的后盾。 **兵按梯队以V字队型部署在分队的外层,这样可得到一个互不影响的集中的火力区域。骑在马上的重骑兵预备队在分队中央的后方。如果法军突破正面防线,就由他们发起反击。英格兰和威尔士步兵则在阵地前挖下陷阱,防止法国骑兵的突击。
这时的法军兵力陆续集结,已接近6万人。其中:12000名重骑兵(包括骑士),6000名热那亚雇佣十字弓步兵,17000名轻骑兵和25000名所谓公社征募兵(一群缺乏纪律的临时步兵,大多数就是老百姓)。双方的兵力对比相当明显。但同法军相比,英军有更为完善的组织,队形和装备。并且拥有一支精锐的王牌-长弓手。外界评价法王菲力普六世历来就有“优秀的骑士,糟糕的国王的说法”。此战中这位糟糕的统帅错误不断。在战斗中也只是一味的利用兵力上的优势不断的冲击英军的战线。战术呆板的吓人,体现了“勇猛”的骑士风格但在战场上其导致结果则是致命的。
1346年8月26日,下午六点左右。法军排成冗长的一路纵队行军到达了战场。法王菲力普六世最初还想将部队集结一下再发动攻击。于是十字弩手被调到了前面。但是那些“士气高涨”的骑士老爷们则迫不及待的在弩兵行动后不久就开始“自己”的进攻,国王的命令被抛在脑后。而此时的热那亚十字**手排好了队伍开始向英军进行射击。他们在150码的地方停了下来向英军进行了齐射。但是英军位置是在一个坡地上,同时由于热那亚弓手正直接面对着午后的阳光,多数的箭都没有射中目标。热那亚十字弩的射击对英军来说可以说是毫发无伤。于是热那亚的十字弩手们又再次向前移动打算将距离再拉近些。但是英军没有再给他们机会。铺天盖地的箭雨猛烈的泼洒在了十字弩手们的头上。
长弓手仅用了几次凶狠的齐射就让热那亚人十字弓部队溃不成军。但对于这些热那亚人来说最致命的甚至还不是一波又一波的箭雨,而是此时已经乱糟糟冲上来的法国重骑兵。自重超过500公斤的重装骑士踩踏着可怜的热那亚人。立刻造成了大规模的混乱和伤亡,仍然有一些法军骑兵攻到了英军的面前来证明了自己是欧洲最优秀的骑士。战斗在一开始几分钟就出现了激烈的生死拼杀。似乎战局向着有利于法军的方向发展。不过英王和其他两个分队的指挥官就很快并果断的出动了自己留在阵后的重骑兵预备队阻止了法军的冲击。同时两翼的长弓手则不断的进行着射击……**带着死神的呼啸不停歇的落在法军的阵营中。
不断有士兵、骑士中箭倒地,但法军的骑士风格和进攻精神还是让人为之钦佩。在长达数小时的战斗中法军一次又一次突击、冲锋。残酷的杀戮一直进行到了深夜。法军一共进行了十六次冲锋全部被击退。其主力精锐几乎损失殆尽,法王菲力普六世还有剩余兵力,但这些七零八落的散兵已经不可能再挽回败局了。
在天亮后,可怕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在英军主阵地面前的洼地与山坡下躺着无数的法军尸体。其中有1524位有名有姓的勋爵和骑士、(包括前来助战的波希米亚国王、洛林公爵等豪门老爷们)约15000名左右的骑兵、十字弩兵和步兵的尸体。同时还有成千上万匹的马成为陪葬。这些各种各样的尸体全部覆盖在灰白色的羽毛箭翎下,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而英军的伤亡少的可怜。阵亡人数中,只有2名骑兵,40名重骑兵和**兵,还有约100名威尔士步兵,此战过后,英军挟大胜余威于1347年攻取法国北部要塞重镇加莱。在其后200年间加莱要塞都一直是英军在欧洲**上的主要基地。而法军则遭到空前沉重的打击。
(注:有说法认为此战中英国长弓手的箭更多的是射伤了骑士和胯下的战马,导致骑士摔下马,陷在泥里面动弹不得,然后被手持短小利刃的英国GONG手杀死。而落马的骑士又使得整个骑兵进攻队形混乱不堪,直接导致了16次冲锋全部失败。但不管怎么说英国长弓充分发挥了巨大威力,取得了这场不可思议的大胜。
(注2:英国还拥有完整的**制.造产业,以满足快速射击带来的巨大消耗。以克雷西战役为例,以法军每次冲锋期间一名长弓手弓发射5支箭来算,那么大约8000名弓手就是4万箭。法国人一共进行了16次冲锋,而整场战斗中英国人的射击都没有停歇过,他们想必用了50-60万支箭!据史料记载,在1359年全英所生产的箭一共85万支、包括两万张弓和5万条弓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