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215
威望1337 威望
财富8078 拳币
贡献1097 贡献
长老
长老
- 积分
- 8215
- 威望
- 1337 威望
- 精华
- 7
- 财富
- 8078 拳币
- 贡献
- 1097 贡献
- 在线时间
- 138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2-25
- 最后登录
- 2014-4-1
- 听众
- 16
|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散曲疏俊清新,情感真挚,是被大家一致认同的‘曲状元’。《天净沙•秋思》这一小令脍炙人口,它的出现,使得文人墨客竞相膜拜,自叹不如,事实至今也无人能出其右。‘秋思’是文人们常用的写作题材,而马致远的这一小令仅用二十八个字,集抒情与写景寓一炉,文字的精炼与活用,意蕴的含蓄与深远都达到了极致。王国维先生称这一小令是“纯是天籁”,历代文人都称这一小令为“秋思之祖”,作为一曲小令能受于如此的推崇实属罕见,纵观全曲,它确实受之无愧。
这一小令有人看作是‘一幅深秋旅行画’,也有人看作是‘乡村风光写生图’,这些都有失偏颇。在学习、欣赏这一小令时要调动我们的思维与想象空间,要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要把抽象的文字形象化,那么我们就能品味出这首小令的妙趣所在了。
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一连用了九个排比句式的偏正名词,把九种不同的景物有机地连缀在一起,而且句句是景语又是情语,这在文学史是开了先河。枯藤、老树、昏鸦三组词接合,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深秋晚景,‘枯’、‘老’、‘昏’三个形容词很恰当地把握了季节、时间、场景以及人物的触景生情的感受;苍茫的秋夜,眼前所看到的竟然是一点没有生气的景象,藤是枯的,树是老的,连天上飞的鸟也居然是乌鸦,(古代把乌鸦看作是不吉利的象征)这更使得游子徬徨而苦悲,百无聊赖的茫然心情油然而生。情景交融这一成语就是对这三组词的最好注释。
“小桥流水人家”这一景色非常亮丽,有小桥,有潺潺流动的河水,河的那边住着人家,那是和谐温馨的地方,那是人人向往天伦之乐的地方。这句词语我们不要光看到的是美景,我们更要看到作者的反衬艺术手法;无乃又落泊的游子飘泊流浪,居无定所,前途茫然,看见眼前的情景更加思念自己亲人,自己的家。即使是枯了的藤,老了的树它们还固守家园,不离不弃,最倒霉的乌鸦到了黄昏也要飞回属于自己的窝巢,而自己却连这些不起眼的东西还不如。这一句小令是‘明喻反说’,‘哀景乐写’。
“古道西风瘦马”这一句又把游子拉回到现实中了。好的、美的东西都不属于自己,赶快赶自己的路吧。游子顶着凌厉的西风,风尘仆仆行走在古道上。这里用一个‘瘦’字来形容马,妙趣横生;马已经瘦骨嶙峋,暗示出门很长久,旅途很艰辛,吃不好,睡不好所以马才瘦。马已瘦成这样更况乎人?作者用字可谓意蕴深远。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是写实;行走在暮色苍茫中的游子,孤苦伶仃,穷途不尽,归宿难觅,游子终于情不自禁发出撕心裂肺悲叹‘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是指悲痛欲绝的人,‘天涯’是指离家遥不可及的地方,从而点出这篇小令的主题===游子乡思的愁苦。
这一小令作者应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苍凉暮秋的晚景画图,以景抒情,抒发了游子羁旅天涯的孤独、悲凉、凄楚的思乡之情。同时,这一小令又是一幅会动的画、是一幅有声音的画、是一幅沉重而且永远画不完的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