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帝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52|回复: 2

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将军重返菲律宾!

[复制链接]

7981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自由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478

论坛贡献奖贴图大师奖

威望
22082 威望
精华
21
财富
237218 拳币
贡献
20516 贡献
在线时间
195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11
最后登录
2025-9-11
听众
17
发表于 2011-8-31 00: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ei1974 于 2011-8-31 00:31 编辑

当年如果麦克阿瑟不解放菲律宾人民(包括小帕的爷爷奶奶),哪里有今天的小帕。哈哈!
向麦克阿瑟将军致敬!

麦克阿瑟誓解放菲律宾 欲报败于日军之仇

http://v.ifeng.com/mil/201102/2f ... -68ff10126a99.shtml

麦克阿瑟和菲律宾有不解之缘。

1933年罗斯福出任总统之后,麦克阿瑟继续担任陆军参谋长。
1935年,麦克阿瑟的陆军参谋长任期届满,以少将军衔调任菲律宾政府总统奎松的军事顾问。
1936年8月,麦克阿瑟获得菲律宾元帅军衔。   
1937年4月,与琼妮·费尔克洛思在美国结婚。   
1937年底,麦克阿瑟从美国陆军退役,开始组建菲律宾陆军。   
1941年6月,美**方采纳“彩虹5号”计划,决定一开始与轴心国作战就把重点放在欧洲。7月,华盛顿下令将菲律宾陆军与驻菲美军合并,将麦克阿瑟转服现役,晋升为中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部司令,下辖温赖特指挥的第1军和帕克指挥的第2军。12月8日, 日军继偷袭珍珠港之后,对菲律宾发动进攻。由于麦克阿瑟判断错误和处置失当,驻菲律宾的美军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部被毁,空中防御能力丧失殆尽,再加上美菲军兵力有限,装备低劣而缺乏训练,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麦克阿瑟几乎要拿父亲留下的手枪自杀,与菲律宾人民共存亡。但是,罗斯福在1942年2月8日以国家的名义,再次命令麦克阿瑟及其家属撤离菲律宾。2月22日和23日,罗斯福和马歇尔连续给麦克阿瑟发电,让其撤离,并允诺让麦克阿瑟到澳大利亚指挥盟军**,3月11日晚,麦克阿瑟无奈撤离。于是所有部队则从马尼拉撤往巴丹半岛固守,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就在1941年12月24日,麦克阿瑟晋升为上将。1942年1月,日军进占马尼拉。日军随后多次进攻巴丹半岛,但未能成功。当日本广播电台的“东京玫瑰”嘲笑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时候,麦克阿瑟要求陆军部派遣飞机飞越菲律宾上空以打击“敌人宣传的气焰”,稳定守军士气。然而,这种要求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满足。 3月,得到增援的日军向孤立无援的巴丹半岛等地的美菲军发起攻势。美国政府为避免麦克阿瑟成为俘虏,命令他将指挥权转交温赖特并赴澳大利亚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指挥该区盟军作战。 3月11日夜,麦克阿瑟在从科雷吉多尔登上鱼雷艇离开菲律宾之前,发誓“我还要回来”。4月9日,巴丹美军及菲律宾军约75000人被迫向日军投降。 5月6日,巴丹陷落后转移到哥黎希律岛指挥作战的温赖特被迫请求投降,并于次日通过马尼拉广播电台命令所有美菲军队投降。

1942年1月2日,日本人占领了马尼拉。麦克阿瑟与菲律宾总统奎松携带大量金条、银条,退到马尼拉湾的科雷吉多尔岛上,在那里继续指挥在巴丹半岛上作战的美菲联军。1942年麦克阿瑟为抗日曾绑架菲律宾总统奎松。



1942年4月9日,在11万精锐日军的攻击下,在饥饿和疾病中挣扎的7万美菲官兵在巴丹投降。5月7日,坚守在科雷吉多尔岛的美军也缴械投降。至此,日本开战以来所占领的远东地区已不存在大规模的抵抗行动。



抵达澳大利亚之后,麦克阿瑟率参谋长萨瑟兰先将司令部设在布里斯班,后又前移至莫尔斯比港,旨在稳住莫尔斯比,与日军在欧文·斯坦尼山那边决战。西南太平洋盟军的陆军司令为布莱梅爵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士,空军司令先为布雷特,后为肯尼(所辖空中力量后来改编为美国陆军第5航空队),海军司令为利里。后来隶属麦克阿瑟指挥的还有美国海军第3舰队。美国陆军部队先后有克鲁格的第6集团军1艾克尔伯格的第8集团军和巴克纳的第10集团军(后由史迪威指挥)。鉴于另没有以海军的尼米兹为司令的太平洋战区,麦克阿瑟认为:“在有关这场战争的所有错误决定中,最莫名其妙的恐怕是没有建立太平洋的统一指挥。”经过1942年的中途岛战役和1943年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盟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中途岛战役之后,日军陈兵新几内亚,企图通过直接攻击而夺占米恩湾,通过侧翼运动而攻克莫尔斯比港。麦克阿瑟对此作有正确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作战计划。   麦克阿瑟的1943年最后进攻计划,设想从瓜达卡纳尔和巴布亚同时发动进攻,保卫新几内亚东北部和所罗门群岛,集中力量收复拉包尔。盟军采用麦克阿瑟的越岛战术,基本实现上述作战计划。麦克阿瑟称越岛战术“这种战争方式的实际应用,就是避免以大量的伤亡进行正面的攻击,就是避开日军据点;切断补给线,使他们无所作为;就是孤立他们的军队,使他们在战场上饿死。。。。。。这就是我调动部队与拟定作战计划的指导思想。”   1943年,共和党政客有意让麦克阿瑟成为1944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但是,1944年某些州的预选表明麦克阿瑟得票并不多。因而,麦克阿瑟只好声明无意参加总统竞选。   1944年春夏,盟军已经攻克阿留申群岛,吉尔贝特群岛,所罗门群岛,新不列颠岛,新几内亚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在此期间,麦克阿瑟与尼米兹就太平洋战争的战略问题发生重大分歧。前者主张先发起以新几内亚一哈尔马赫拉一棉兰老为轴心的战役,进而解放菲律宾;后者主张先夺取棉兰老空军基地,孤立吕宋,再进**湾和中国沿海,进而打击日本本土以缩短战争进程。二者分别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海军作战部长金的支持。最后,罗斯福表示支持前者。   菲律宾群岛战役是以麦克阿瑟所部盟军1944年9月的摩罗泰岛和帕劳群岛登陆作战为先导的。10月,盟军以登陆莱特岛开始从棉兰老岛到吕宋岛的跃进,并始终得到美国陆军航空队和美国海军第3舰队的支援。10月20日,麦克阿瑟率部在莱特岛登陆之后,在菲律宾总统的陪同下,在雨中发表了最震撼人心的演讲:“菲律宾人民,我,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回来了!”他语气深沉,眼角挂着泪光,他号召大家为了神圣的死者,为了子孙后代,继续战斗,夺取正义的胜利!

1944年12月,麦克阿瑟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   
1945年1月,盟军于10日开始在马尼拉以北的仁牙因湾登陆,29日在巴丹半岛登陆,夹击日军山下奉文部。直到3月,盟军才经激战而攻克马尼拉,占领巴丹半岛,收复科雷吉多尔。3月2日,麦克阿瑟.乘坐鱼雷艇象征性地回到科雷吉多尔。山下奉文顽抗至9月才率部投降。   
1945年4月,麦克阿瑟受命指挥太平洋地区所有美国陆军部队的作战行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麦克阿瑟则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 9月2日,盟国在“密苏里号”军舰举行受降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次郎代表日方签署投降书。麦克阿瑟出场代表盟国签字受降,中美英苏等盟国代表亦先后签字受降。麦克阿瑟在签字受降时,特意安排太平洋战争初期即被日军俘虏的美国将军温赖特和英国将军珀西瓦尔站在身后的荣誉位置,很有意思的是,他准备了5支派克金笔用作签字。他用第一支笔签了“道格”两字,送给站在身后的美军中将温赖特;第二支笔接着写了“拉斯”,然后送给英军司令珀西瓦尔;第三支写了“麦克阿瑟”就收起来,送给美国政府档案馆;第四支笔签了职务“盟军最高统帅”,送给美国西点军校;第五支笔签了年月日后,送给爱妻琼妮。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操纵联合国进行干涉。麦克阿瑟出任远东美军总司令和“联合**”总司令,指挥侵朝战争。在美国第24步兵师被歼之后,麦克阿瑟组织指挥仁川登陆获得成功,进而指挥“联合**”越过三八线,疯狂地向鸭绿江推进。1951年4月,麦克阿瑟因战争失利和所谓“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而被解除一切职务。

1944年10月20日,曾被日军赶出菲律宾的麦克阿瑟實踐了其誓言重返菲律賓。麦克阿瑟率部在莱特岛登陆之后,在菲律宾总统的陪同下,在雨中发表了最震撼人心的演讲:“菲律宾人民,我,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回来了!”

11111.JPG

麦克阿瑟的神来之笔

http://zhouf601117.blog.163.com/ ... 066201062382016728/

早年作为下级军官时的勇敢不论,除了仁川登陆中力排众议、剑走偏锋外,二战中作为南太平洋战区指挥官的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的战役还是有几抹亮笔的。尼米兹的中太平洋战略和麦克阿瑟的南太平洋战略之争暂且不论,菲律宾地处日本和东南亚之间,位于日本维持战争所需进口资源的交通要道上。夺取菲律宾对扼杀日本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进一步登陆台湾和冲绳乃至日本本岛创造了条件。至少这是麦克阿瑟的设想。重返菲律宾对麦克阿瑟也有重大的个人意义。自从美西战争中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过菲律宾之后,这是新生美国的唯一相当于殖民地的地方,在心理上对美国有重大意义。麦克阿瑟被日本人从菲律宾打了出来,也只有从日本人手里夺回菲律宾才能挣回面子,而面子对好虚荣的麦克阿瑟十分重要。

菲律宾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北面的吕宋岛和南面的棉兰老岛是其中最大的两个岛,也是日军防御的重点。两岛之间还有民都洛岛、内格罗斯岛、马斯巴特岛、莱特岛、班乃岛等较大的岛屿,控制了至关重要的苏里高海峡。麦克阿瑟没有从外层剥洋葱,而是首战就直取莱特岛。莱特岛的日军防御不是豆腐一块,但也并不特别坚强,只有一万人的作战部队加一万人的勤务部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这倒不是日军疏忽,负责防守菲律宾的山下奉文不可能撒胡椒面似地到处分兵把守,所以必然有漏洞。这是登陆与抗登陆的本质使然。麦克阿瑟的英明在于选择了正确的突破点。如果山下奉文加强防守莱特岛,那还有别的岛屿可以供麦克阿瑟作为突破点,这是防不胜防的。

莱特岛之战打开了菲律宾的大门

22222.JPG

莱特岛的位置居于菲律宾列岛的中间,位置重要,但同样重要的还有其他很多岛屿,所以山下奉文防不胜防,被麦克阿瑟钻了空子。接下来的莱特湾大海战几乎把日本海军的残余精英打光了

围绕着对莱特岛的争夺,美日海军之间爆发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莱特湾大海战。在战斗中,中途岛和珊瑚岛海战后残存的日本海军主力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损失了4艘航母,3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还有其他舰艇,和“大和”号并列号称世界第一的“武藏”号战列舰就是在这里被击沉的。

日军下级军官和单兵的战斗力和战术素质一向是为人称道的,但日军中高级军官的平庸和日军下级军官和单兵的素质同样突出,常常将一个本来不错的战术构想添油加面地妥协成一个四不像的东西,反而丧失了战役上的主动性和战术上的完整性。在瓜岛的时候,百武晴吉的反登陆作战本来可以打美军一个冷不防的,但添油作战导致最后的惨败;硫磺岛时,栗林忠道的“放弃滩头、陆上决战”思想最后也在海军的坚持下大打折扣;在菲律宾也不例外。山下奉文是日本高级军官中比较优秀的,因为在二战初期横扫马来亚和新加坡而获得马来亚之虎的美名,现在被调任防御菲律宾的指挥官。面对占有海空优势的美军,山下奉文像硫磺岛栗林忠道和冲绳的牛岛满一样,放弃滩头,退守内陆,力图在陆上决战,摧毁登陆的美军。为此,更加不能在外岛撒胡椒面。但他的错误在对增援莱特岛的犹豫上。在麦克阿瑟的部队登上莱特岛后,山下奉文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增援莱特岛。一方面,失掉莱特岛等于让开了菲律宾的院门;另一方面,要是增援失利,将白白丧失有生力量,并给麦克阿瑟从背后突击提供可乘之机。几经犹豫后,山下奉文最后还是派出4.5万部队增援莱特岛。增援部队是莱特岛的争夺更加惨烈,但最终还是没有改变局面。麦克阿瑟增派部队从岛上侧后作二次登陆,最终粉碎了莱特岛上日军的抵抗。

在莱特岛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之前,麦克阿瑟就把目标直接**山下奉文重点防守的吕宋岛。吕宋岛是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所在,集中了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但在莱特岛和吕宋岛之间,还有民都洛岛、内格罗斯岛、马斯巴特岛、班乃岛等大岛,其中民都洛岛和莱特岛之间有驻有日军重兵防卫内格罗斯岛、马斯巴特岛、班乃岛、宿务岛作屏障,和吕宋岛之间的最短间距只有十几海里,处于日军防御体系的中央,吕宋岛上日本飞机的作战半径之内,所以防守较松,只有500日军防卫。岛上有4个废弃的机场,还有大片空地可以为新建机场所用。但山下奉文没有看见这些机场的作用,更没有看到麦克阿瑟的胆大妄为。麦克阿瑟没有逐岛攻击,最后登陆吕宋岛,而是跳跃过去,直捣防守薄弱的吕宋岛的屋门:民都洛岛。这被称为二战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最大胆的一击,可以和西线巴顿在法国南方的装甲跃进相提并论。

民都洛岛之战则打开了马尼拉的大门

33333.JPG

民都洛岛紧贴着马尼拉的大门,位于日军防御体系的中央,但由于吕宋岛驻有日军重兵,班乃岛、内格罗斯岛、马斯巴特岛等面对莱特岛的岛屿都驻有日军防御,民都洛岛反而只有500日军驻守,成为防御的空档。麦克阿瑟又钻了这个空子,直到“灯下黑”,为下一步进攻吕宋岛提供了全面的陆基航空兵覆盖。由于美军进占民都洛岛,日军被迫在八打雁附近构筑防线,抵抗美军渡海登陆。但美军根本没有从民都洛岛出发,只是把民都洛岛作为航空兵基地,日军又被牵制分兵了

美军登陆舰队穿过苏里高海峡的时候,日军依然不清楚美军的意图,以为美军是要在班乃岛或者内格罗斯岛登陆,直到美军已经顺利夺占了民都洛岛后才恍然大悟。这时,东京的日军统帅部严令山下奉文夺回民都洛岛,但山下奉文决定收缩防御,专心防守吕宋岛。这样,麦克阿瑟就获得了民都洛岛上的机场,可以将整个吕宋岛纳入美军陆基战斗机的航程半径之内。

麦克阿瑟的最后目标当然是吕宋岛。山下奉文准确地预料到美军将在吕宋岛西北的林加延湾登陆,将日军主力部署在北部山区,在美军登陆的时候杀出来,和美军在北部盆地决战。果然,顺利登陆的美14军在向南进攻马尼拉方向的时候,掩护侧翼的美1军差点挡不住反突击的日军,战局打得很惊险。麦克阿瑟在稳住战局后,出乎日军意料地在战线南方靠近马尼拉的苏比克湾用美11军再次登陆,并用空降11师在更远的马尼拉以南实施空降,极大地震撼了日军的防御。马尼拉最后还是被顽强防御的日军化为焦土,十几万当地居民在日军的暴行中丧生,但这已经是日军的困兽犹斗,对战斗已经不起实质性的作用了。

在吕宋岛的战斗中,麦克阿瑟没有像冲绳一样一味正面硬攻,而是用出乎敌人意料的敌后再次登陆,瓦解敌人的顽强防御,这和巴顿在西西里的二次登陆异曲同工。麦克阿瑟在吕宋岛很快实现了美军的战略目标,尽管日军在北部山区的抵抗一直到日本投降还在继续,这种战斗已经成为绝望的姿态,而没有任何战术意义了。

从菲律宾之战不难看出麦克阿瑟日后仁川登陆的思路,金日成这样精锐尽出、不留后防的作法,几乎肯定要“邀请”麦克阿瑟在后方登陆腰斩,不是仁川,就是元山。这是麦克阿瑟的风格,不这样打才怪了。据说当时还有一个在群山登陆的方案。群山的登陆条件比仁川好,离釜山不远,可以就近支援困守的美韩军,但那样容易和金日成打成顶牛。麦克阿瑟把群山登陆作为烟幕抛出来,迷惑金日成。不知道金日成被迷惑了多少,也不知道金日成是不是指望着一鼓作气、造成既成事实。事实上,即使美韩方在釜山被赶下大海,战争并不见得就结束了。如果美军决心要夺回朝鲜,没有釜山美韩军,照样可以在仁川登陆,在釜山朝军回守的时候,在釜山也可以登陆。仗不会打得像后来那样一边倒,但金日成并不见得就可以高枕无忧。

扯远了,回到麦克阿瑟来,在菲律宾和朝鲜的胜利不能全归功于美军的海空绝对优势,他的大胆战术决定还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麦克阿瑟确是一代名将。

29

主题

3568

回帖

8215

积分

长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15

终身成就奖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1337 威望
精华
7
财富
8078 拳币
贡献
1097 贡献
在线时间
13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2-25
最后登录
2014-4-1
听众
16
发表于 2011-8-31 00: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势造英雄,二战时期名将辈出。

18

主题

2959

回帖

5410

积分

高级会员

Super star

Rank: 8Rank: 8

积分
5410

论坛贡献奖

威望
283 威望
精华
0
财富
15445 拳币
贡献
320 贡献
在线时间
25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5
最后登录
2024-3-31
听众
18
发表于 2011-8-31 08: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拳击帝国 ( 冀ICP备19037162号-1 )

GMT+8, 2025-9-12 04: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