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位26岁的网红此前只有一场职业赛经验,他在对另一位YOUTUBE网红KSI的6回合比赛中以争议点数告负。而他的对手梅威瑟有着50战全胜、冠军赛26战全胜的辉煌记录。不过他已经44岁了,自2017年后再没有参赛,而且比保罗矮了15厘米,轻了大约40磅。
当这位拳击史上名列前茅的技术大师进入内线时,保罗马上利用他巨大的体型优势通过搂抱和摔跤的方式将梅威瑟压制。
虽然这只是一场无胜负可言的表演赛,但在PPV频道至少产生了100万户的出色票房。比赛的受欢迎程度并不奇怪,梅威瑟和保罗都是网络红人,他们在各种社交媒体账户上一共拥有5700万粉丝。跟梅威瑟表演赛获得的巨大成功让波特相信保罗可以通过其他比赛继续获得观众的支持。
“保罗有固定的粉丝群,你可以通过这个获得收益。可以建立自己的形象,然后当时机成熟时你可以宣布,我已经准备好赢得世界冠军头衔了!我想,到那时所有他的粉丝都会继续疯狂的支持他。”波特如此鼓励保罗。
“保罗和他兄弟可以在拳击场上大量圈粉,然后轰轰烈烈的比赛。不过拳击手们不该因此而气恼,我们不该因为他们能赚钱而生气。”
最近有些拳击或MMA选手对罗根·保罗和他的弟弟杰克·保罗挺进搏击界感到不安和烦恼,他们从一些表演赛中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收益。对普通的世界冠军级拳手来说,他们的一场冠军赛不过百万美元左右,搏击手的平均收益更低。水平远不如他们的保罗兄弟获得那么高的收入,确实让不少拳手和搏击手愤愤不平。
但波特心态不错,并为他们的成功感到高兴。“你不必对他们带来的喧嚣感到愤怒,大家不能回避这种喧嚣。我为他们感到高兴,我为他们以他们一直以来习惯的方式获得收益感到高兴。”
其实这类事情很常见,某些职业体育的圈外人以正规比赛以外的模式获得了成功,虽然他们的拳术远不如职业拳手,但没必要因此而羡慕嫉妒恨。比如当史泰龙、德尼罗以《洛奇》系列、《愤怒的公牛》赢得电影界的巨大成功后,当他们获得比绝大多数七八十年代的拳王还高的经济收入时,有必要因为他们不入流的拳术而对其指指点点甚至耿耿于怀吗?
同样,我们有必要因为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在银幕上的无敌而羡慕嫉妒他们的片酬收入吗?说白了,从史泰龙到成龙挣的不是拳迷、搏击迷的钱,人家挣的是影迷的钱。真正的拳迷、那种至少看过几百场比赛、至少熟悉几十位拳手的铁杆拳迷给史泰龙贡献的票房比例很低。同理,保罗兄弟挣的不是拳迷的钱,是网迷的钱。而他们,也为宣传拳击做出了一些贡献,有时甚至比很多拳手的贡献还大。
所以,我们还是淡定吃瓜,看看热闹就好了!反正有免费的PPV,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