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打满全场的比赛结果的判定,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会产生一些纷争,有人认为是黑哨,有人认为是合理的,以下是本人的拳击规则和判法解读。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边裁都是人,都会有主观性,边裁打分的依据是基于对职业拳击规则的个人理解。也就是说职业拳击他事先有一个判法规则放在那里,然后裁判去解读这个规则,依照自己的理解来打出自己的判分。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拳迷,首先应该把职业拳击的打分规则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反复研读,吃透这个规则,形成自己的职业理解,不能凭着我们个人的生活中的理解,或者是对业余拳赛的理解,或者是对别的一些竞技比赛的理解,去主观的猜想职业拳击的打分规则,那样导致判法分歧,很大原因就是自己的理解不够导致的。
职业拳击的打分规则包含的内容非常的详细,在此也没有办法详细的叙述,只能针对其中几个经常有分歧的点来具体阐述。第一个就是击打效果清晰有效。击打效果清晰有效,指的就是明显让对方起了反应,比如说让对方打得脖子一歪,或者下巴产生了很明显的位移,或者是脑袋后仰或者击腹拳让他明显弓背,也就是说清晰效果必须就是让人的观感可以明显感觉到拳手有反应。分歧点在于有一些防守非常迅速的拳手,当来拳的时候,他会向后仰或者是下潜来规避,这个时候即使拳打中了,但是因为他在卸力,所以说力量释放并不充分,在清晰有效上的判断就没有那么标准,这一拳就只能算模模糊糊,不算正式的有效击中。所以很多防守反击流的人,在对手连续进攻的时候连续摇臂,此时很难被判成对方的有效击中,即使击中了,也因为他的摇臂动作卸力导致看起来效果不那么清晰,所以形成一些进攻方压着打,但是拿不到裁判印象的情况。有的拳迷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只单纯的认为压着打就应该是优势方,所以判法会跟边裁打分有分歧。
第2个容易有分歧的地方就是刺拳和重拳的在裁判眼中的比重。好几个清晰有效的刺拳命中才能抵得上一个重拳。但是好多人会用业余拳赛的观点,认为只要我打中的多,我就占优势,这是不符合职业判罚的。职业判罚要看击打效果,可能四五个刺拳都比不上一个重拳得点。举一个例子,一个控制流的拳手,全场点刺拳风筝对手,点了对方十几个清晰的轻刺拳,但是对方一直在逼迫他移动。在回合终结前矮个子突然抓住了机会打中了两个结结实实的重拳,打得高个子踉踉跄跄,这个回合裁判就会判给这个打中重拳的矮个子选手。因为击打效果明显有了反应,他虽然挨了十个刺拳,但是这些刺拳没有对他的状态造成什么影响。这一点也是很多拳迷朋友看拳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第三个容易有分歧的地方就是防守能力在裁判眼中的比重。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就是重拳打空,此时就会使对方得到裁判印象,因为对方的技术好,所以让你的重拳打空了。举例来说就是如果一个回合双方都命中同样多的拳,但是一个是出了100拳命中20,另一个是出了40拳命中20。那么本回合裁判会判给50%命中率的人,因为打空就说明技术不行,打的准就说明技术更好,裁判必然会判给技术好的人赢下本回合。所以,不管是练拳的还是看拳的,都要知道,轮空的大摆拳,每一个都在给对手+印象分,显得轮空的一方技术粗糙。这一现象也可以用一个常用的词-掌控了比赛,掌握了节奏-来代指,总之就是你让对方打空很多拳,但是实际命中你俩又差不多,那么就是打空太多的那个人技术不行,配不上赢下比赛。
第四个大家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主场优势或者叫东道主优势。这在任何一个比赛里都是这样的,NBA的比赛也分主客场,奥运会也有东道主优势,这种优势是每一个运动它先天就会有的一种因素,我们天然的就要把它考虑进去,再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回合,我们就要把它判给东道主主场拳手,因为每一个运动都是这样的,算是默认潜规则吧。不需要说这是黑,这是大家都一样认可的。
最后我想说,每一项运动,都会有黑哨,但是我们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如果我们一年下来发现20场比赛结果跟裁判有分歧,那么我们就要来具体的分析,有多少场是因为我们的理解没有跟得上裁判,是我们理解职业拳击的打分规则不够导致的判法不同。同时也要考虑有多少场就是因为裁判也是人,他也会出错,所以导致的不同,也就是合理误差范围。当然最后也要考虑裁判,就是故意要黑,就是不想让某个拳手赢他才这么判的。我们不能说,因为有的裁判会黑比赛,就说所有跟我的看法不一致的比赛都是被裁判黑了,用这种简单的一刀切,其实会影响我们理智的看拳,如果带上了情绪去看拳,那么对于比赛的观赏性,对于拳手的能力,对于比赛的精彩度的解析,都会大打折扣,是不利于我们自身的提高的。
以上是鄙人一点个人理解,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交流。祝大家看拳愉快!
by-厚古薄今
2019-1-19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