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0692
威望21841 威望
财富977983 拳币
贡献13915 贡献
长老
长老
平和
- 积分
- 170692
- 威望
- 21841 威望
- 精华
- 36
- 财富
- 977983 拳币
- 贡献
- 13915 贡献
- 在线时间
- 230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10-13
- 最后登录
- 2022-7-30
- 听众
- 22
|
“第一滴血”我想是指战争让原本善良的(众多)兰博(式的人)流下了第一滴血,使他们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从一个温情的普通人变成了冷酷的“战争机器”。“第一滴血”意指对战争的残酷和血腥的痛斥。
RAMBO是从越南战场回国的精英特种兵(绿色贝蕾帽),在战场上吃尽苦头而战功显赫,是位战争英雄,可是回国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光荣待遇,反而是流离失所、无所依靠,唯一和他一起生还的战友也因受战争中的化学武器伤害而得癌症最终瘦骨嶙峋的死去。影片也就是从这开始,侧面反映了战争给普通人所带来的巨大伤害。
在第一部中,影片从开头到结束只有一次从正面说出了战争残酷和血腥。几乎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热爱战争的,RAMBO也是如此,当几名警察在丛林中追杀他的时候,他起初并没有反抗,只是逃避,因为他到那个小镇只是为了“吃顿饭、歇歇脚”,但是狂妄自大的小镇警察局长把他逼的走头无路的时候,人类求生的欲望战胜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伦理道德,他开始了反抗,运用他丰富的战斗经验、简单的工具和娴熟的特战技巧,干净利落的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警察,在丛林中吃着猎取来的野猪肉,呆在老鼠乱窜的废弃矿井里度过了被追杀的逃亡之夜。这些情节反映出了人们在战争到来时的表现,起初恐惧,然后逃避,在被逼无奈下开始反抗,在反抗中逐渐失去“正常生活秩序下的人性”。
电影中,从警察局长与RAMBO的上级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出警察对军队培养出这种“杀人机器”的不满,这再一次反映出战争给人带来的改变,战争可以把人从一个社会人变成视死亡为归宿的亡命徒;可以把一个应该有着美满家庭、幸福生活的普通人与他的家人相隔千里!其中的痛苦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有所体会吧。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RAMBO逃避警察们的追杀时,他躲在岩石后面忍受着巨大的疼痛用针和线来缝合自己的伤口,那么又有什么能够安抚战争带给RAMBO心中的痛及给他心中留下来的伤口呢?
在RAMBO强壮的身体中始终有颗孤独的心在跳动,在那看似光彩照人的战争勋章后面隐藏着用语言难以形容的空虚!这一切都通过史泰龙的表情充分演绎了出来,尤其是他那双眼睛,我们从他那双眼睛里看不到一点归国后的欢欣,也看不到一点获得勋章后应有的自豪感,看到的只有忧郁、孤独以及对生活超常冷静的神情。这双眼睛只是到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留下了眼泪,他哭的就像孩子一样,蹲坐在一个角落里,对他上司诉说着战友们是如何战死的,这也是影片仅有的一次从正面向观众讲述在越战中美国大兵都经历了什么,向观众陈述了人在战争这种恶劣大环境下内心深深的无奈、无助和恐惧。
于1982年上映的《第一滴血I》本是一部反战影片,由于80年代初期的美国民众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越战的错误性,以及经历了70年代的经济危机后人们对于“强大美国形象”的渴望再加上美国民众一贯对英雄主义的崇尚,致使“兰博”迅速走红,受到热烈的追捧。从而就有了之后1985年的《第一滴血II》和1988年的《第一滴血III》乃至2008年的《第一滴血IV》。不过在随后的几集里,为了迎合人们对英雄主义的向往,里面出现了更多激烈火爆的战斗场面,虽然故事情节有所不同,可RAMBO那满含忧郁却又超常冷静的眼神以及面对敌人时英勇善战的作风始终没变。
附一:编外语:可能是年逾六旬的史大叔矫健不再,在2008年的《第一滴血IV》中,用了大量赤裸裸的血腥场面代替了史大叔原本的身手表现,也许血腥更符合真实的战争,可确实也难以令普通观众接受。
附二:英文名:SYLVESTERSTALLONE
原名:西尔维斯特·恩奇奥·史泰龙
职业:演员、作家、导演、制片人
出生日期:1946年7月6日
星座:巨蟹座
性别:男
出生地:美国纽约州纽约市
身高:180cm
教育程度:曾就读于迈阿密大学
亲属:妻子--杰莉弗·弗拉文
第一任妻子--萨莎·扎克(剧场领座员)
第二任妻子--布莉吉特·尼尔森(模特儿)
儿子--塞吉·穆恩布拉德
塞尔吉奥
女儿--索非亚·罗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