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27748
威望30332 威望
财富2228487 拳币
贡献30199 贡献
长老
长老
- 积分
- 327748
- 威望
- 30332 威望
- 精华
- 8
- 财富
- 2228487 拳币
- 贡献
- 30199 贡献
- 在线时间
- 461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2-5
- 最后登录
- 2023-4-8
- 听众
- 24
|
正常的人谁不会听,谁不能听?如诗人们的“听”却常常异于常人。常人的听像听雷、听涛、听雨,皆是有声而听,似乎诗人与之无异。刘熙载《艺概·诗概》中说:“《诗》喓喓草虫,闻而知也;趯趯阜螽,见而知也。”也就是说虫子鸣叫跳跃人们听得到也看得到。然诗人之听,多能听出诗情诗趣来。
正像老北京人把欣赏京剧不叫看戏叫听戏一样,那是一种境界。有两句诗最能说明个中的奥妙:“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细雨”细微到“看不见”,但诗人敏感察觉到了衣裳湿了;“闲花落地”是物体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的下落,它在接触地面的瞬间应该有响声,但听而无声。由此逗引出诗境的一大话题:无声而听。
有声而听不难,听出高雅听出不寻常也不容易。唐代诗人皮日休来到惠山听松庵,听到的是“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颇不俗也。《带经堂诗话》有诗:“朝过青山头,暮歇青山曲。青山人不见,猿声听相续。”听山中一声接一声的猿啼亦意境也。所以诗人之听像什么松声竹声蝉噪鸟鸣人吼马嘶乃至丝竹之声都听。然无声之听方见高妙。
陶渊明旷古大诗人,在其诗中总离不开“琴书”,书以观琴以听。然《晋书》说他“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他弹的是无弦琴,琴无弦必无声,无弦而弹无声而听,唯大境界者谁能为之?
由此引申出诗人的无声而听,譬如史上诸多诗人文人的书斋有听雪斋、听秋堂、听云仙馆、听香室、听花斋、听月楼等等,皆乃无声而听。李商隐有诗:“西园碧树今谁主,与近高窗卧听秋。”秋色如何而听?其实秋色中许多声音可听,像“石出倒听枫叶下”,有落叶之声可听;“谁怕秋风起,听蝉度渭桥”,有秋蝉之鸣可听。然而“听雪”似乎让人费解了。
诗人们特爱听雪,李建勋诗:“听雪添诗思,看山滞酒巡。”郑巢诗:“高户闲听雪,空窗静扌寿 茶。”其实这是诗人像“听戏”一样,闭上眼睛来想象冰雪世界的清雅,怕视觉影响听觉的意境,用听觉来感悟来体味。正像《红楼梦》第87回,宝玉和妙玉去潇湘馆,适逢黛玉弹琴,宝玉要进去看,妙玉道:“从古只有听琴的,再没有看琴的。”有声只听不看知其雅兴之高;无声唯听更是雅意无穷,敢说这不是高境界?有一“听月楼”逸事足可一证此论。
明代万历年间福建安海进士、翰林黄志清为夫人邱守仪筑楼起名曰“赏月楼”。黄挥笔自题匾额,不知怎么错写成“听月楼”,恰巧夫人走来大加赏赞,说听月比赏月更妙,且不同凡响。于是满腹诗书的邱大小姐吟《听月楼》诗:“夜静楼高接太清,倚栏听得十分明。磨空车兒 车兀 冰轮转,捣药铿锵玉杵鸣。曲唱霓裳音细细,斧侵丹桂韵丁丁。忽然一阵天鼓响,吹下嫦娥笑语声。”由此可知之,诗人的无声之听是想象空间的扩展,是思维的浮想联翩,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了。“无声”在诗人的心中是一色彩斑斓的世界,是一抑扬顿挫悠扬悦耳的世界,无声而听就是听觉和视觉的延伸。。。。 ( 转)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