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人的脑子,中国人的身体。
(原创)
他叫李乐,大家都叫他乐乐。这也算是绰号吧,大约2003年的时候,在单位也算焦点人物。很有趣,热爱生活。特别是他最善于英语交流,流畅的外语功力惊人。再加上他前卫的造型,几乎可以断言他是外国白人。这家伙不仅英语有水准,而且幽默感十足。喜欢开玩笑,这一点也许和西方文化接近吧。
人生在世风云变幻,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单位买断了,大家为了生存各奔东西。乐乐很乐观,似乎不惧怕失业。乐乐总是一步三摇、满不在乎的说:“咱这是啥脑子,美国智慧,怕啥呀!”
在下岗之前乐乐在单位就喜欢大谈特谈他的生存哲理,几乎都是什么美国人聪明、美国人的经商意识强。下岗之后的他也受美国商业理论指导,他开了一家服饰店。就在市中心的商业步行街,那里的客流量非常理想。他进货都是一流的时尚服饰,最新款的。各个环节都是自己把关,售货员都是形象好、气质佳者。点点滴滴都照顾到了,他的计划落实滴水不漏。
按常理分析周密部署,本该大功告成。可无奈呀,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乐乐的生意没过半年就彻底停业了。哪里出了问题?价格太高了,一件衣服最低的也要五六百,高的四五千。老百姓买不起,当官的又看不上眼。
这正是高不成低不就,市场定位出现了问题。乐乐最瞧不起大海,大海就是单位以前的保安,我们都叫他海哥。但人家的生意风生水起,我去请教,他说:“我就是贴近百姓,分析老百姓一个月能赚多少,这叫分析工资结构。”我笑着说:“这可真是顶天立地一保安,有才呀!”
大海进的服装基本上都卖一二百块,贵一点的也就三百多。原来如此,看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一点都没错。大海还说:“中国文化还没研究明白,还总是走美国路子,这个乐乐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乐乐也变了,不吹牛了,不说什么钱赚多了就去美国的话了。
乐乐变得扎实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断总结进取。中国人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儿,太阳东升西落,乐乐多向东看,少向西看。因为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东边才是你的家。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