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作为八零后,小时候不爱上学,最喜欢的就是香港电影。客观而言,我们是被香港电影影响最深的一代。而九零后更多的是喜欢韩剧、TW的爱情故事,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太假啦。
一代宗师李小龙是香港电影的开山鼻祖,打入好莱坞是明星的终极梦想。李小龙凭借《龙争虎斗》征服西方主流媒体及观众。这部戏中有石坚叔的加盟,为该片增色不少。石坚就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铁掌水上飘裘千仞的饰演者。李小龙用最原始的打法,简单的杀招,没有任何特技的运用。电影的视觉感一看就是陈旧的,但武打却是最原始的、最具真实性的。李小龙的时代对应世界拳坛拳王阿里统治的时代,李小龙的风格以游动作战为主,崇尚武力、提倡正义。而阿里向往和平,反对越战,其政治高度空前绝后。
李小龙之后香港电影又出现一批新人,周润发、成龙、周星驰、还有李连杰。李小龙仅仅是开创者、类似于武侠小说的开创者梁羽生,但真正将武侠发扬光大的还是金庸、古龙两位大师。后期的温瑞安、黄易就显得黯淡无光。同样拳击的世界也是如此,阿里是前辈人物中名气最大的。虽然拳圣舒格雷罗宾逊、利斯顿、路易斯等人的名气也很大,但更多的中国拳迷还是最熟悉阿里。不过将拳击发扬光大、有效的大面积推广者还是迈克泰森。
泰森的时代以积极进攻为主,类似于周润发电影《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主要是打法上枪林弹雨、泰森的数场大战都有枪战片的感觉。激烈、刺激、血脉贲张,血流五步、刀口舔血的快感。泰森的拳击比赛对应周润发的电影系列。
成龙是以武打为主,走的是李小龙的路线。但成龙并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加入喜剧的色彩。特别是动作设计上,成龙的武功更像是杂技,注重灵活、飘忽不定。但成龙的动作几乎不用替身演员,更多的是风险系数极高的表演。应该说泰森的魅力是无穷的,他不仅可以对应枪战片的巨星周润发,还可以和成龙那种高风险的表演相对应。泰森的比赛轻则鼻青脸肿、重则筋折骨段。成龙的动作更是一次粉身碎骨全不顾的冒险之旅。
周星驰的地位相比成龙、发哥稍逊一筹。类似于世界拳坛的轻重量级,毕竟拳击界的焦点还是重量级。但轻重量级有小霸王罗伊琼斯,他是艺术拳击的创始人。凌波微步、鬼魅一般、极具喜剧色彩。对应无厘头搞笑大师周星驰,琼斯的吐舌头、扮鬼脸,和周星驰的狂笑和谐搭配,看点十足。
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赌圣》系列。罗伊琼斯的艺术打法,背过手之后的忽然抽击,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春去春回、花开花落,岁月是无情的。香港电影由巅峰转入了低谷,其表现力乏善可陈。真是人才凋零,对应如今的重量级拳坛,枯燥、无味的巨人表演。
目前的拳击焦点是次中量级,这里有帕奎奥和梅威瑟两位巨星的表演。同样香港电影虽然整体上衰弱,但甄子丹的《叶问》对应帕奎奥的神来之笔。甄子丹的作品在最近两年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为数不多的经典之作。帕奎奥的不断升级,也是近年来唯一的亮点之一。
甄子丹的《锦衣卫》更是继《叶问》之后又一力作,帕奎奥也是先后拿下库托、马加里托、莫斯利等顶级拳王。
香港电影老了,拳击比赛乏味了。香港电影最后阶段郑伊健的《古惑仔》系列居然成为了支柱作品,而某些时刻,世界拳坛还真的需要狂人马约加这类的非主流拳王苦苦支撑。马约加对应陈小春,相信狂人饰演古惑仔山鸡一定神挡杀神、佛阻杀佛,令其望尘莫及。
看看香港电影,看看美国拳击,笔者只想简单的说一句:“怀念泰森、怀念琼斯、怀念周润发、怀念周星驰,期待经典昨日重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