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400
威望929 威望
财富13593 拳币
贡献1562 贡献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积分
- 6400
 
- 威望
- 929 威望
- 精华
- 12
- 财富
- 13593 拳币
- 贡献
- 1562 贡献
- 在线时间
- 109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0-24
- 最后登录
- 2020-3-1
- 听众
- 17
|
本帖最后由 垂直的云 于 2011-5-20 21:39 编辑
该帖内容本来是回复利刀版主“不要过多指责老莫”帖子的,但想多写几句,加上近来发长一点的帖子太少了,所以单开个帖子,变相地凑个主帖吧。
近来本人对拳击的关注大不如前了,反倒把一些简单的东西看复杂了,对于过去觉得看得懂的东西现在返过头又觉着迷糊了。
最基本的“拳击是什么”?连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也搞不惦。
记得比较清楚,我在看布鲁威尔去德国接受奥特克挑战那场比赛中,看到布鲁威尔用一只拳头勾着奥特克的脖子,另一只拳头连续狠揍奥特克的面门时,感到特别过瘾。但是场裁却给了布鲁威尔警告。我通过观看那场比赛才明白:拳击是不允许一只手勾着对手,另一只手去击打对手的。后来还明白:拳击中不允许双拳齐出,拳击不允许用拳头支着对手{其实是出拳后不允许不收回}。上面所列的几个不允许,适用于整个“拳击”项目,对这些被规则界定于犯规之内的动作的判罚,业余拳击比职业拳击掌握的尺度更严格。“拳击”这个词,是个舶来品,但是,参照这条规则来看,释译的还是比较准确的。于是,我本人对“拳击”的理解,暂时界定于“拳”“击”这两个字的含义中。“拳”,就是拳头,更准确地说就是“拳封”,所以拳击不允许开掌击打。“击”就是“击打”,不是杵也不是戳。
这样一来,似乎对“拳击”的理解比较准确了,但是这样的理解完备吗?恐怕够呛。
比如,接下来的问题是:拳击就是用拳击打对手的竟技比赛,那为什么不允许双拳齐出?还有,为什么不允使用许散打中的“反手鞭锤”呢?甚至我们还可以问:击打为什么要固定于用“拳头”呢?就算这项运动局限于用上肢击打对手,为什么要禁止“开掌击打”呢?
在我看来,这些问题,或许都和“拳击”这项运动的产生本身和产生环境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和“拳击”运动的发展有关。
“拳击”这项运动,它是在实战基础上产生的,它里面不含有任何“表演”的成份。它的许多规则,是围绕“有效地击打对手”和“避免自己受伤”来制定的。比如:比较一下用拳和用掌来击打对手,肯定是拳头有效。而且,拳头不容易受伤,开掌容易受伤,特别是当戴着拳套开掌击打的情况下,受伤的机率是很大的。用拳为什么要用拳封部位击打呢?同样是为了“有效击打”和“避免受伤”。我们再看看“双拳齐出”的问题,朋友都记得帕奎奥对克罗迪时曾使过一招“双风贯耳”,当时场裁也对帕给予了警告。朋友们有兴趣,下去不妨自己试试这种“双风贯耳”的威力,试过可能就会发现,这种动作是发不出力来的。联系到“禁止用拳支住对手”“禁止一只手勾住对手另一只手击打对手”,这些也同样是为“有效击打对手”和“避免自己受伤”服务的。勾住对手打,貌似也是一种有效的进攻手段,其实这种动作的发力也是有限的。只有被重拳打的奄奄一息的戈兰特才会被刘易斯那种拳击倒。用拳支住对手,不光是不利于对手进攻,对自己一方的进攻也是弊大于利的。“拳击”是讲“收”与“击”的,有收才能有力地击,因为,拳台上的拳手,毕竟是戴着拳套的,拳手追求的是那种“用脚蹬地,腰传送,带动整个身体转动充分发力的出拳击打”。象武术里什么“拔草寻蛇”类的招式,得手持粘着死挨着伤的长矛利剑才能发挥作用的。
稍稍说了点“拳”与“击”,再说说“反手鞭锤”和“擞抱”。
“反手鞭锤”,离不开一个“反”字,要是“正”了的话,那不就是大摆拳了吗。由此,我们也能看出“拳击”这个项目它很“正”。拳击追求拳手正面对搏。它不光要求你只能正面击打对手,而且要求你必须正面击打对手的正面和侧面,所以,既使对手的后背处于你的正面时,你也是不能击打的。包含于拳击之中的这一理念,是拳击和散打、终极格斗的区别所在,也是拳击的魅力的一个方面。它是在“严格规则保护之下”的搏击竟技运动。基于这一系列的规则之下,在拳击搏击中,擞抱似乎就不可避免。擞抱虽然难以避免,但擞抱也不是拳击规则允许的,所以当拳手出现擞抱时,场裁是要及时分开两位拳手的。但也因为擞抱难以避免,所以,判擞抱为犯规,在规则上是讲不通的,是不能够成立的。当然,我理解,象利刀版主说的讨厌的擞抱,其实不是正常的擞抱,而是边缘性的当战术使用的“擞抱”。
暂时就侃这么多,权当抛砖引玉,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们接着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