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拳拳帝国之心 于 2011-3-6 21:56 编辑
我们对KO集锦的爱恋一直如痴如醉。但有些拳击技巧,如果你不看完整个比赛过程,几乎一无所知。绝对不是KO集锦能够展现的。
临场搏击如力量、速度、体能、抗击打等硬性指标外,尚有诸多隐性技巧的对弈,悄然地使格斗双方此消彼长,比如:节奏、距离、步伐、迎击意识和战术等。完整地伴随着整个比赛过程,无法在被割裂的片段中赏阅。
胜利砝码之节奏:
一代宗师舒格•雷•罗宾逊提出:“节奏就是一切”、“有节奏的运动不会疲劳”的观念。在他看来,拳手能够理解节奏内涵,并在训练和实战中巧妙运用,必然事半功倍。他本人不仅是这一观念实践先行者,其正确性在拳击乃至体育界得到广泛验证。
拳击就是一种互动,节奏无疑是互动的基础。在比赛中掌握节奏,其核心是在比赛进程和攻防转换中,拳手需要打出适合于自己的特有节奏,并努力使该节奏主导比赛。设法抑制对手擅长的节奏,使得自己得心应手,对手却深陷节奏别扭的泥潭中,以此达成逐步取得比赛主动权的目的。
马丁内兹VS帕佛里克。马丁内兹在不停的侧向移动、突前后撤中掌控节奏。帕佛里克被动反应,随波逐流,渐落下风。
赖特VS提托。赖特用死板的阵地战节奏,牢牢地捆绑住试图掀起血雨腥风的提托。
帕奎奥在对付克罗蒂与马加里托时,发挥自己的强大体能,始终高密度的出拳,使得这两个一板一眼的拳手,摸不到攻防转换的节奏,在一步登天的大好机会面前,渐渐陷入被动挨打境地。
梅威瑟在制服加蒂和库拉雷斯时,依靠凌厉的步伐,前后东西,闪转腾挪。攻击节奏变幻莫测,撤出战场坚壁清野。两个拼命郎跟不上趟,找不到点,始终没有等到亮剑的机会。伴随着迷茫的眼神和满腔的悲愤,稀里糊涂地束手就擒。
而梅威瑟对战莫斯利时,开始试图以灵活取胜,吃亏后改用节奏单调的阵地战对持,逐渐使疯狂的莫斯利“冷静”下来。
我相信,没有一拳KO的过程也精彩。
胜利砝码之距离:
远、中、近距离,每一个拳手都有最为擅长的格斗距离。每一次进攻与防守,都必须有合适的距离为支撑。可以说没有变化的距离,就没有格斗。在你来我往、瞬息万变的身体姿态变换中,距离始终是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沃土。在拳台上,要时刻调整出适合自己战术的距离,是拳手始终面对的当务之急。实战中,没有灵活的身姿,缺少经验技术,距离就是你的敌人。毫无疑问,掌控距离者,得先机。
记得赖特对阵提托时,赖特以极其枯燥乏味的体态变换,演练了控制距离的一课。说远时,自己的刺拳刚好击中提托,同样身高臂长的提托却以毫厘之差而无缘还击。说近时,提托没有挥舞拳斗的距离,炮弹被闷在炮管里。提托始终被看似单调的距离所控制得服服帖帖。赖特束缚王者的牢笼就是距离,辅以刺拳的时机把握。
还有,梅威瑟打加蒂和库拉雷斯,是中、远距离作战的范例。
而战莫斯利,起初以中、远距离周旋,中了莫斯利的埋伏之后,如梦初醒的梅威瑟在距离上作出调整。在其后的比赛中,果断贴靠莫斯利,决战中、近距离。死死压住莫斯利的作战半径,莫斯利大摆拳从此哑火。许多拳迷认为,梅威瑟此战一改游走风格,逞强好能地与莫斯利打对攻。其实不然,狡猾的梅威瑟在吃亏后,意识到要让莫斯利不再疯狂,必须压缩作战距离。在中、近距离,梅威瑟以准确的小摆拳和快直拳出击,莫斯利无言以对,越打越蒙。此役,展现了梅威瑟临场应变,精于控制距离、节奏的大师水准。
我相信,没有拳手是靠“跑”赢比赛。
胜利砝码之步伐:
既然节奏、距离如此重要,但拳手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步伐,一切枉然。没有良好的步伐就没有良好的身体姿态调整,也不能恰如其分地调整与对方的相互距离。步伐紊乱的拳手,攻击无根基,防守无基础。
临场拳手步伐失调或紊乱,是不利好的强烈信号。看看库拉莱斯对阵梅威瑟时的步伐,就该清楚了吧。
每一个优秀拳手,都有属于他们的独有步伐。可以说有怎样的步伐,就是怎样的拳手。
多奈尔双脚像安装了弹簧,既稳又轻快。茨尤的步伐像坦克,桩基稳固,进退有根。泰森的步伐扎实多变,拳头是从脚上开始发力的,势大力沉。琼斯、梅威瑟的步伐飘逸,配合其变幻莫测的拳风。莫拉莱斯的急进步与后撤步,助益其攻防绝不拖泥带水。王子哈梅德步伐让人眼花缭乱,拳风虚实莫测。罗宾逊借鉴踢踏舞步创造“花式舞步”。阿里在重量级开创蝴蝶舞步,拳击风格“漂浮如蝶,蛰刺如蜂”。
没有良好步伐支撑的拳头,犹如没有炮膛的炮弹。没有良好的步伐,就无法掌握节奏和距离的主动。没有良好的步伐,千钧一刻的姿态调整从何而来。一切的一切,步伐开始。
我相信,拳手的下半身同样重要。
胜利砝码之迎击战术:
迎击,由于其打击的出其不意,对受害者的心理震慑无与伦比。更因为相互冲击而力量放大的物理效应,让受害者不堪承受。
打到对手的迎击,可以说是每个拳手梦寐以求的瞬间。被对手迎击,是每个拳手不愿体验的噩梦。
善打迎击的拳手,是在你来我往中伏击运动靶的好手,拳头总是埋伏在对手必经之道上,精确打击。
迎击!必须依靠良好的击打技巧,始终提前捕捉机会的思想准备,难以言状的搏击感觉,再加上一点点苍天不负有心人的运气,才能实现。
迎击!是饱含拳手太多的优良素质的综合体现。我甚至认为,是否始终拥有强烈的迎击意识和优异的迎击战术,是鉴别中小级别拳手最重要的指标。
今年二月底,YaHoo拳击P4P排名靠前拳手,尤其是前5位,都是打迎击的高手。
马奎兹在防守反击中打出迎击拳,是这位老将征战拳坛的杀手锏。
梅威瑟几乎有能力在任何时候打出迎击拳,只要对手在运动。甚至是对手处于防守姿态时,他的迎击拳也要上门问候。
而帕奎奥的迎击拳最有特色,甚至不能称为迎击拳,叫出其不意拳更准确。帕奎奥的厉害在于他处于任何身体姿态时、任何角度下都能出拳,而且没有人知道拳头从何而来,要命的是,还能击中对手头部。我相信,这种打击效果不比那些“正宗”的迎击拳差,甚至更好。
如果说,上述三位迎击好手的唯一弱点是单拳不重,多是靠累计击打的叠加效应击垮强敌。
我想拳迷一定对马丁内兹惩罚高威、多奈尔终结蒙蒂尔,那两记惊世骇俗的迎击拳震撼过吧。
马VS高,鏖战正酣时,一刹那,马丁内兹身体向右下方前倾,左手大摆向上前方抛出流星锤,仿佛计算好一般,看也没看,拳头滑过美丽的弧线,正中恶狠狠地向前迎来的高威头部。失去知觉得高威轰然坍塌,幸亏有地心引力的牵引,使他没有弹出拳台。
多奈尔VS蒙蒂尔战前,教练赛前告诫:记住他(蒙蒂尔)头部的位置,让他出拳,打他的迎击。在那一瞬间,再现江湖的一记左摆拳,多奈尔把恩师的教诲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蒙蒂尔五雷轰顶,伟大的墨西哥精神遭遇不堪承受之重。
每一次迎击拳的背后,是多少血汗的浸透、多少战术的锤炼、多少强烈的等待;每一次,我们震撼于智慧与毁灭并存的迎击拳。
我相信,迎击不靠运气。
拳击之美在于完整的搏击过程,谁说KO集锦就是拳击。一拳或能改变结果,胜利的天平总在此消彼长的砝码中悄然倾斜。拳击不仅仅属于瞬间,它属于隆然向前,永不谢幕的奋斗历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