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8171
威望9969 威望
财富65438 拳币
贡献6035 贡献
长老
长老
拳友911
 
- 积分
- 38171
 
- 威望
- 9969 威望
- 精华
- 152
- 财富
- 65438 拳币
- 贡献
- 6035 贡献
- 在线时间
- 182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12-16
- 最后登录
- 2020-8-24
- 听众
- 15
|
前些日子,我和一位治安警察朋友闲聊。他讲起查办案件的经历时,说道:“寻衅滋事的,打架斗殴的、搬弄是非的,几乎没有个愿意自我检讨的,张口闭口“我”是怎么有情有理有据。主语全是“我”,完全一副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
我顺口说道,那你就让他把主语变成“你”或者“他”。朋友连连摆手:“试过,没用。不改还好,改成了‘你’或‘他’,说话时更是气势汹汹、眼冒怒火。完全就变成了‘你’怎么不是,‘他’怎么不对”。
如此看来,问题不在谁做主语,是在于能否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
这需要一定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品格。没有思辨能力,就不能换位思考,不知道自己的错;道德品格低下的,明知是自己的错,也不会生发自我反省。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现代人的自我意识膨胀了,滋生了负面的因子一一自我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泛滥。认为“我”才是中心,所有的人和事物都应该围绕“我”转,都应该为“我”服务,“你”和“他”存在都是为了“我”。想起多年前的一句歌词,“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我倒是认为,受伤的怎么可能是单单一个“我”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伤人,反作用力也同样伤人。“我”受了伤,别人也同样受伤,或许受到的伤害还大于“我”。“我”不知道别人受伤,那是“我”只眷顾着“我”,心中没有“你”,也不在乎“他”,看不到“你”眼里伤感,“他”心里在流泪。
其实,古人早已把个中关系看透彻了。汉字的构成上,古人已把一切暗喻其中。人,不外乎就三个:“你”、“他”、“我”。
“你”是由写“人”和“尔”构成,意思是,“是人而已”;“他”包括“人”和“也”,意思是,“是人罢了”,两者字面意思基本相近。而“我”字就有些复杂了。“我”字拆“戈”,表兵器,字义张扬着暴力习气。
个人以为,“我”字有三种拆法:第一种,可以看做是一个极为隐蔽的、很小的“人”字和一个“找”字构成。无论是小“人”在“找”,还是在找“小”人,寓意都是不好的解释。第二种拆法,是把“我”拆成“人”、“手”、“戈”。试想,一个“手”里拿着“戈”的小“人”应该是难对付的。第三种拆法,把“我”拆成小“人”和“戎”。“戎”字有兵器、军队或者大的意思。组合一下就会发现,无论是小“人”拿着兵器,小“人”掌握着军队,还是小“人”压迫着大(妄自尊大的意思),也都不是好寓意。
什么是“人”?一撇一捺,相互帮衬,前后相继,前后有序,不然不成其“人”。由古人对“你”、“我”、“他”三个字的造型构成来看,貌似对后人并不抱什么美好希望。尤其是对“我”字,几近绝望。“你”、“他”的“人”字旁明显,至少有一半是“人”,很像人。但是“我”字的“人”最多只占结构的四分之一,小到几乎可以被忽视的地步。也就是说,“我”是最为渺小的。古希腊德尔菲神庙有用哲理警句写成的铭文,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认识你自己。”这是苏格拉底的名言,他就是担心人不知道“我”是谁。老子也讲“自知者明”,意思是说,能认识“我”就算明事理。王安石更是看到了认识“我”的重要性,“知己者,智之端也。”说的是认识“我”,是智慧的开端。换句话说,连“我”是谁都没搞清楚,就不要妄谈智慧了吧?
“我”,看似简单,其实是人类一直面临的一个深刻的命题。我们穷其一生,甚至世代研习,也未必参悟得透。
抛此凡贴,谨望能对我们拳迷朋友的人生带来益处,看拳找到快乐,评拳有所领悟,本人将不胜感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