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会员
拳击润吾!
 
- 积分
- 33452
  
- 威望
- 12142 威望
- 精华
- 150
- 财富
- 251 拳币
- 贡献
- 6854 贡献
- 在线时间
- 55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27
- 最后登录
- 2016-5-22
- 听众
- 16
|
快到年底了,我们部门无休止地加班,枯燥烦琐的会计核算工作消磨地我既没了灵感,也没了时间。没有遇到一个好的领导,可以说是我和同事的悲哀。闲言少叙,话归正文。作为一个半真不假的所谓的拳迷,真正坐下来看电视转播、看网络视频的时间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少的可怜。但是个人对拳击运动项目的喜爱却是货真价实的。有时也看看拳击帝国论坛里其他朋友的帖子,其中不乏鞭辟入里的精华之帖,也有很多华美辞藻四溢的精彩美文,的确,看了是一种享受。大家都是拳迷,不知道喜爱拳击都是喜爱拳击的什么,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每逢大战,都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整个论坛如沸水煮锅一般,好不热闹。难得今天有点空闲,说说我自己对拳击的理解。仅供与大家分享。
拳击,简简单单两个字,却包罗万象,蕴含玄机。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拳击手,好比在万马千军中挤过独木桥,考上研究生。拳击运动是两个人的对抗项目,好比二人对弈,在这场博弈中谁能笑到最后,里面大有文章。平时我们说拳击有几大要素,或者这些要素哪些才是最重要的,在我看来,这个还真不好说,拳击的变数太多,决定拳击比赛结果的因素也很多,我们比较关注的有拳击技术、抗击打能力、拳头的力量、体能等等。当然也有一些不太关注的要素,但它们往往能决定比赛结果甚至决定一位拳手一生的命运,比如拳击手的意志品质,这样的潜要素。
先说说技术吧,很多拳迷喜欢技术高超的拳手比赛,我也不例外,什么叫技术呢?说一个拳手技术精湛,到底体现在哪里呢?小梅威瑟、罗伊-琼斯、霍普金斯、甚至年轻的道森等等,都是大家公认的技术派高手。个人觉得拳击技术包括打击技术、防守技术、步伐技术、边缘技术。打击技术是指怎样打才能具有更大的杀伤力,怎样才能快速结束战斗,打哪里比较有效果。一般来说,人的下颌、太阳穴、软肋,都是致命之处,塔费尔击倒琼斯,霍普金斯击倒霍亚,琼斯击倒希尔等等,往往都是一击致命,所以说找准了弹着点,结束比赛只需一拳足以。这就是高手与平庸拳手的区别,普通的拳手往往胡乱无目的地朝着对方的头、腹等区域一顿狂轰滥炸,看似拳多,实则没有几记有效拳,如果对手是个高手,也许一拳也挨不上。准确的打击目标要决定于拳手的眼睛判断和定位,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支配着四肢的运动方向和轨迹,因此反应速度也要快,出拳速度更要快,否则在你的大脑发送打击指令之后还没有出拳,对手已经察觉,人家已经有了准备,你就不可能击到人家有效部位了。因此,拳手的速度,无论是大脑还是躯体,都要敏捷,兵法有云:出奇制胜,也是这个道理。反应速度不仅是先天的,也是可以锻炼的,比如我,多玩玩暴力摩托,血战上海滩等小游戏,都可以提升自己的反应能力。稳、准、狠,这样的打击效果不言而喻,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出拳的隐密性和突然性,也是技术的一个范畴,以静制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藏杀机,这样的打击效果往往是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因为对手在没有看清来拳甚至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中刀,松弛的肌肉神经会更加的脆弱,伤得也更加彻底。所以很多拳手不得不向小梅、年轻时的琼斯这样的人学习。看似简单这么一说,须知要有良好的天赋和后天挥汗如雨的坚持才可能得到。
有了好的打击技术,会让自己站在主动方,也会加大对方倒地的概率,但是要想打人,先要学会挨打,当然,谁都不愿意挨打,因此,防守技术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个好的防守,比如小梅、维塔克、当年的琼斯等等,胜过梨花暴雨般的拳头。个人认为,防守的精髓就在于以最小的动作躲过来拳。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里经常说拳头擦着鼻子尖过去,就是这个道理。有的人大开大合,动作幅度很大,这样既费力,又容易让对手采用“截拳道”似的的办法一击致命。好的防守,在看准来拳的同时,只需轻轻一闪,不多不少,正好躲过,这种恰到好处的躲闪技巧是需要高超的功底做基础的。当年的维塔克、哈迈德,利用腰部的力量左摇右摆,看起来是那么华美流畅,洒脱唰利。要想做到很不容易。躲闪是一种防守,曲臂也是一种防守,但是相对躲闪来说,技术含量就有所降低了,这样看拳手的身体条件是否适合,莱特就是个典型,还有亚瑟王。另外,搂抱,我说的边缘技术之一,也是一种防守,但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虽然我们不愿意看到搂抱,但不得不承认,搂抱也是需要技术的。比如哈顿,霍普金斯,没有高超的搂抱技术,你想抱人家也抱不上。
步伐技术,关于步伐,多说两句,在武术界,自古以来流传着手、眼、身、法、步的说法。手、眼、身、法、步是指实战对抗时的协调一致(六合),瞬间同时完成的一致。手、指的的攻防时的手法技巧;眼、指的是对敌的攻防判断意识;身法、指的是身体的移动(身作为整体带动肢体的协调运动);步、指的是对敌攻防运用的步法。这些都必须在实战对抗时协调一致(六合),瞬间同步(几乎一致)完成。因此步伐极为重要,武术讲究,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没有了敏捷有致的步伐,即使拳法再华丽,也无从施展。步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距离的控制上,适当的距离就是进一步能让自己击打到对方,退一步对方又打不到自己,阿里、小梅等等都是杰出代表。关于步伐的问题前面已经有会员朋友写过帖子,在此不多说。总之步伐的作用不可小觑。
关于边缘技术,往往是不能够抬到桌子面上来的,被广大拳迷认为不光彩的技术,但说到底,它也是一门技术,这方面的形象代言人霍普、霍利,那可堪称大家。老霍利如果不是靠着边缘技术的“功劳”,怎么会丢掉小半只耳朵;霍普如果边缘技术不到家,怎么会赢得与莱特的比赛。搂、抱、顶、撞、缠、巩、磨、压、夹等等,这都是这些边缘大师的惯用伎俩。不管怎么样,他们认为,只要没有被取消比赛资格,哪怕扣掉一两分,也是值得的,至于比赛过程精彩与否,我不关心,关心的是比赛的结果。因此拳迷与拳手的立场和出发点往往是相反的。
关于力量,这要和打击技巧结合着说,怎么样才能使得出拳有力,一个拳手本身有力量,不代表他打击到对方身体时也很有力量,关键看会不会使用巧劲。比如一个铅球运动员,没有好的技术即使再有力气,可能也比不上力量与技巧兼备的选手。因此,没有唯一的因素,所有的结果都是各方面因素综合的产物。糖块朋友也说过,出拳时不要紧绷着肌肉发狠,要保持放松,待到快接触到对手身体的一刹那,要集中全身的力量于拳头那一焦点,这里就有个发力的问题,出拳的力量要以髋部(也就是胯骨)为中心,结合腰部、腿部、背阔肌等躯体部分一并发力,好比气功,气集于丹田,叫丹田一粒混元气,气灌于两臂,两臂再传于拳头,这样的爆发力量才有震撼力,这样才能达到摧枯拉朽的效果。说是容易,锻炼和运用起来也非一日之功,练习卧推,深蹲等等不断增加自己的力量。有的东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很难。拳击就是如此。
至于体能、抗击打能力这些都是一些硬指标,凡事都有天赋,除去天赋,就要靠后天的刻苦训练,耐力跑,跳绳,实战练习,数年如一日地艰苦训练,才可能使自己跻身优秀拳手的行列。体能不支的典型有后来的霍亚,现在的泰勒,体能好的有卡尔扎合。抗击打好的有当年的泰森,大卫-图阿等等,差的就太多了,但是抗击打能力好毕竟不是取胜的法宝,他不过是保证你减少被击倒概率的一种屏障,拳击的精髓是进攻,是让对手倒地,而不是保证自己不倒地。马加力托抗击打好,不也被莫斯利击倒了吗。因此击倒别人才是硬道理。但是抗击打是个前提,总不能你的打击技术很精湛,但是自身却不堪一击,还没等自己出拳,就被对手KO了,那也不行。因此,击打能力和抗击能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意志品质这样的软实力,潜在指标,也必须提到意识日程,它体现了一位拳手的作风,一位男人的尊严,也是一种霸气。如果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首先说缺乏职业道德,侮辱了拳击运动本身,违背了职业拳击的宗旨,在这一点就不是一位好的拳手。对于其自身而言,差的意志品质往往会将其整个人摧毁,相反,会让他顶住压力,克服难关。正面例子有亚伯拉罕,反面的有戈洛塔、朱达等人。这种东西和拳手自身的心理素质有直接关系,没有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打拳,干别的事情也同样败北。因此,要不断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增强自信心,更要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是别人帮不了的,关键还是靠自己。有时看着萎靡不振的拳手,并不是输在自己的技术上或者其他反面,恰恰是意志品质,你相帮还帮不了,他自己又不争气,那怎么办,剩下的只是无奈和感伤。
时间关系,不能再说了,总之,拳击看似简单,实则奥妙无穷,“一招鲜吃遍天”在拳击届行不通,我想在当今社会,也会越来越没有市场,真正的赢家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才是拳击场上的高手,这年头,玩得就是综合实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