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4524
威望10518 威望
财富377121 拳币
贡献8669 贡献
管理员
管理员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积分
- 74524
- 威望
- 10518 威望
- 精华
- 31
- 财富
- 377121 拳币
- 贡献
- 8669 贡献
- 在线时间
- 84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12-14
- 最后登录
- 2024-4-9
- 听众
- 16
|
汉景帝在最终决定处死周亚夫前,特意请他吃了一顿饭。
如果这顿饭吃得大家都开心,或许就算了,留人一命总是功德无量的事。说不定被史书一记载,还能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毕竟周家还是有头有脸的人。周勃不仅随刘邦一起南征北战,属老一辈革命家,关键时刻,又挺身而出,铲除诸吕,确保江山回归到刘家怀抱。周亚夫子承父志,也是为刘家作过莫大贡献的。
已被辞职在家的周亚夫接到皇上的请帖,心情确实很是激动了许久。
当年老皇上汉文帝到细柳营搞大阅兵时,门岗没接到俺周亚夫的命令,就是不敢让皇上进营;进了军营也不得坐车骑马;俺周亚夫也只是行了个军礼,膝盖弯都没弯。结果,老皇上不仅高赞俺是“真将军”,还在临死前将他儿子叫到床前,嘱咐:“以后国家有啥事,可让周亚夫去摆平。切记,切记!”
这个“儿子”就是汉景帝。
后来“七国之乱”,汉景帝果然让俺老周统帅部队给摆平了,只不过才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反割据,反分裂,人心所向;保汉家,保皇上,天经地义。
但后来在废原太子刘荣立新太子刘彻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周亚夫站错了队。政治立场出了问题,君臣之间便渐行渐远了,以致被拿掉了军政大权。
这次,汉景帝终于想起老臣了,心情能不激动么?
不过,让周亚夫感到不寻常的是皇上居然只请了自己一个客人。
更让人困惑的是,自己面前只摆了酒杯,还有一大块未经切割的肉,就是没有任何吃饭的工具。
周亚夫很生气,这请个鸟客,不是明显戏弄人么?但皇上就在面前,有屁都得忍着,何况是怒气呢。
老将军只好回头忍气吞声的对身后的礼仪官说:“麻烦拿双筷子来。”
谁知那家伙简直就象聋子一样,理都没理。正想再说,皇上发话了:“老周,你还有啥不满意的么?”
周亚夫一听,一身冷汗,急忙离座下跪,摘下帽子赔礼道歉。汉景帝刚说完一个“起”字,周亚夫便惶恐得匆匆而去。
一餐饭就这样不明不白的结束了。
一餐饭是结束了。不过,汉景帝在目送周亚夫离去时说:“这样的家伙怎能做少主(刘彻)的大臣呀!”
汉景帝的自言自语连潜台词都没有。
不久,周亚夫的儿子按习俗买了一些给老头陪葬用的甲具。很快,周亚夫被刑事拘留。
问:“干啥?准备谋反呀!”
答:“这是因为...所以...如此...这般...,好好的,俺谋反干嘛。”
说:“切!就算你地上不谋反,也是想到地下谋反的!”
周亚夫气得五天没吃饭,最后噴血而亡。
后来的后来,大家都知道一个姓秦的将一个姓岳的以“莫须有”的罪名给做了。结果大家都将“莫须有”的发明权归到了那个姓秦的冠下。
其实这种事是早就多多了。
比如说你周亚夫能保证你地下不谋反么?你能提供充足的依据么?没有吧?那你只好拜拜了!
不服?行呀,没谁要你服。
绝食?靠,皇上请你吃饭你还要这要那,你明摆着就不想吃饭的。既然不想吃饭,要那脑袋干嘛。
后来,还有人说:周亚夫呀周亚夫,可惜呀可惜。要是俺,管他三七二十三,要筷子干啥,你不有手么,不说皇上请你吃饭,就是请你吃沙子,你就不能兴高采烈的双手捧着狼吞虎咽一回?你以为是上战场呀,还得提刀备剑咋的?这是政治,是艺术,懂么?!
周亚夫当然不懂。
要是懂了,怎会站错队咧,那是皇家的家务事,刘荣也好,刘彻也罢,关你姓周的啥事?
要是懂了,皇上想封谁为王就封谁为王,他们刘家都不管老刘邦什么非刘莫封的既定方针,不就是封个皇后家的人么,姓不姓刘,你较啥劲?
要是懂了,七国之乱时,你不先将那梁王重兵保护起来,说啥战略需要一意孤行,让梁王差点被杀,至少吓了几身冷汗,居心叵测离心离德呀,你!
其实后来周亚夫是懂了的。
那天回家后,经过深刻反省他就已经知道自己吃不了几天饭了。当拘留证传来时,周亚夫就自杀了一回。也是,堂堂功臣,问心无愧,到了,啥都不为还要受牢狱之辱,不如自己了断了。结果被老伴拦下了,没死成。
估计周亚夫还想明白了,即使那天自己啥要求不提,吃他娘的一个满手满嘴满衣襟的油腻,给皇上留下一个“安守本份”的印象,通过一场命考,以后真的会没事么?
君叫国亡国国还不得不亡呢,何况是君叫臣死而已。
皇上一旦看不惯你了,说啥他也不会老是让自己看不惯的。
要不,咋显示专制的好处呢?
专制嘛,就是专门制你。
这种妙处是被制者无法体验的。
作者——林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