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4524
威望10518 威望
财富377121 拳币
贡献8669 贡献
管理员
管理员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积分
- 74524
- 威望
- 10518 威望
- 精华
- 31
- 财富
- 377121 拳币
- 贡献
- 8669 贡献
- 在线时间
- 84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12-14
- 最后登录
- 2024-4-9
- 听众
- 16
|
吴起很想干一番事业。
事业干成了,名也有了,利也有了。中外知名人士莫不如此。
干成一番事业是要有真功夫的。
吴起偏偏具备了这种基本功,事实后来进一步证明他使的确实不是花拳绣腿。
但吴起的结局却很悲情。
吴起的悲情似乎并不完全在于他干成了很多事但最终不得好死,他的悲情还在于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他放在道德的祭台上进行公诉,他成了德薄才高的典型。
人们在起诉书上列出的罪名主要有三项:迁怒杀人、母丧不归、杀妻求将。
迁怒杀人:吴家很富有,但属“富而不贵”。与苏秦一样,吴起为求功名,带着钱财四出行贿结交,可结果却空囊而归。人情历来都是薄如纸的,吴起顿时成了大家嘲笑的下酒菜。吴起本来就很郁闷,实在忍不住了,不知喝了酒没,血性上涌,索性拔剑而起,将那帮拿他当下酒菜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砍翻了,背负30多条人命从卫国潜逃到鲁国。
母丧不归:出逃前,“与其母诀,噬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后来,在鲁国随曾子学习其间,其母病故,为践行当初的“盟”言,吴起真的没有回国奔丧。这与当时的儒家指导思想简直是背道而驰,被曾子愤而赶出了学堂。后来,吴起也觉得自己不是学儒的料,虽然儒家理念对他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他还是认为在实施中不如搞点实际的东西来得痛快,动武还是他的长项。
杀妻求将:在鲁国服务期间,齐国大兵压境进攻鲁国,齐强鲁弱,一时间,上下一片惊慌。大家都认为只有吴起为将才可以击退齐军,但大家也都因吴起娶了一个齐国贵族人家的女儿做老婆而不敢相信他。吴起对击退齐军是胸有成竹的,但事情对吴起来说好象已演变成了家务事了。那家伙居然真得为表明心迹,回家杀了妻子,以老婆的人头换来了将位。
故事差不多就一直这样沿袭着。
但后来,对迁怒杀人、母丧不归,好象随着时代认识的差异,人们愤怒的情结似乎整体上业已淡去。
迁怒杀人,毕竟是事出有因。人,还真有实在忍不住的时候。那时又不是法制完善的社会,隐私的事也是不被法律保护的,吴起也没悟出通过炒作也能出名的道道。他只是觉得那些家伙整天说来说去,很是烦人,不如做个耳根清静的了断,索性砍翻了他们,或许对后来那些没事就关注别人的人们也算是起个警示的作用。所以,杀了就杀了,谁叫他们惹事。
母丧不归的问题更好解释。那是先就说好的事,还不是一般口头说的,是咬破手臂发下的誓言。关键还是与吴母“盟”后说的。“盟”的意思至少是相当于口头签约了,其中当然是包括了他母亲的意愿的。因而,母丧不归,那是他们母子约好了的家务事。只不过在严格的“孝道”面前,还是太出格了。
可是杀妻求将,这是现代社会所有的人都不会认可的事。再怎么的,除了夫妻反目弄得不可开交也有杀来杀去的,但就基本道德层面来说,这显然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何况还不仅仅是一般痛苦的事,是生命至上的大事。所以,就此一条,谁也不敢真的为你吴起翻甚鸟案。
倒是著名文豪郭沫若在其著作《青铜时代.述吴起》中冒了一回天下之大不违,说:“杀妻求将故事出于本传,然传文所据却只是一片蓄意中伤的谣言。”“除本传之外,别的书上还没有看见过同样的记载。”(这里的“传”文是指《史记》)
当然,不能因为在其他书上没翻到类似记载就可以断然否定杀妻的真实性。
郭老力举吴起或许有其更深的政治原因和需要,但尽力为吴起开脱的意图还是明显的。
吴起也确有值得开脱之处。
吴起杀妻为将后,以少胜多,打得齐军丢盔泄甲,个人立功受奖事小,不仅保了国,同时不也救了更多鲁国人的小命么。
吴起在魏国,改革了春秋以来的临战紧急动员的办法,建立起“武职制”,以职业性常规部队代替了原来的雇佣和动员兵,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军”。他率领这支强大的“国军”与各路诸侯大战76次,全胜64次,平手12次,居然无一败绩。
吴起在楚国,除了比照魏国建立起“国军”外,还以铁腕手段将大批贵族赶到荒凉之地,使王权和国家财政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短短几年,使暮气横生的老大楚国回光返照般的“兵威天下,震服诸侯”。
与杀妻同时流传下来的还有他爱兵的故事。
当年,吴起率魏军进攻中山国时,巡营中发现一个士兵因患毒疮而痛苦不堪,他立即跪下一口一口的将毒血吸出以解除那个士兵的痛苦。这个士兵的母亲听后泪流满面,伤心的说:“前几年,吴将军为孩子的父亲也吸过伤口,结果他父亲直至战死也不回头。这回,我的儿子也不知道战死何方了。”
吴起在战时,一直坚持与士兵们同吃同住,不骑马,不乘车,背负干粮,徒步行军。将士们对他们的将军也是非常爱戴的。
这些,与杀妻求将比,人们似乎看到的是另一个吴起。
其实,俺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倒是在想,杀妻求将与爱兵如子,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吴起呢?
或许那些看起来很矛盾的东西都是源于吴起的执着。
一种对个人理想追求的执着。
这种执着可能到了痴迷的地步,即使在他面前横亘着一座珠峰,吴起也一定会去攀越的。
当然,吴起的理想不是为了解放全人类,他是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出人头地。将这些作为理想也没啥问题,问题是在他为达到目的而不惜一切的手段。
因而,他可以为此而滥杀,他可以为此去杀妻,他可以为此将所谓“孝道”放诸脑后,他为此可以亲自为士兵吸去脓血,他为此可以身先士卒,他为此可以开罪那些权臣贵族,他为此可以一生都处于飘泊之中。
吴起将那些看起来很矛盾的东西统统都装在对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之中。
吴起的这种做法,其实一直并未得到人们的认同,但人们却也没有给予公开的截杀。
鲁君也好,魏王也罢,一面给吴起所追求的东西,但事后又不断的炒他的鱿鱼。如果不是楚悼王死得早,吴起可能依然会在被重用之后再炒他一次。
但吴起却不会因为被炒过鱿鱼就会大彻大悟的。尽管他以杰出的才智,即使被乱箭射死,他还借用了楚悼王的尸体为自己拉了许多垫背的怨魂,可吴起只要有一口气在,他就不会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虽然这个目标似乎为太多的人所鄙视。
吴起看起来好象很另类。
其实,这种另类的影子是一直存在的。可能进化得不再那么裸奔了,但在太多的冠冕堂皇的背后,甚至并无吴起之才,却还盛于吴起之心的人,谁能说不是大有人在呢?
作者-林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