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盖尔森基兴,在6万多观众注视下鲁斯兰.查加耶夫在第9回合无奈的选择放弃,这一晚显然不属于这个曾经生猛并且不败的乌兹别克斯坦人。不论央视主持人们怎么敦促查加耶夫近身、抢攻,但一切都是徒劳除了一次在铃声敲响后的左手摆拳突袭,整场比赛他的对手小克里琴科就没挨到一次像样的攻击。而自己则不得不受到一次又一次的直拳点击,小克的前手直拳已经能让人无可奈何,更可怕的还有那令人心寒的后手重炮,右手直拳。就在第2回合一向以强悍的抗击打能力自诩的查加也感受到了那种深入骨髓的寒意,如刀锋掠过咽喉;如长矛刺入心肺,冰冷的足以窒息。被击倒在地的查加虽然重新站起选择继续,不过我想当时他就该明白结局已注定。不是查加耶夫不想取胜,比赛前段应该说乌兹别克斯坦人尽力了,几次抱头闪身然后摆拳轮击。他清楚不近身就没有机会,主持人其实不必在这时候替查加耶夫着急,所有人都该知道小克的打法。但现实很残酷,知道是一回事,要改变局势又是一回事。而小克不是查加的上一个对手“巨兽”瓦鲁耶夫。现今的小克更像是一台为在拳台上取胜而专门打造的机器“终结者”。区别也许就在于T系列钢铁机器进行的是无休杀戮,小克则是在拳台上让一个又一个对手彻底崩溃。
一个毫无激情的机器估计没多少人会喜欢。保守的近乎变态的打法对于小克来说既是缺点又成了优点,结合自己的身体条件再加斯图沃德的悉心调教,小克已经把比赛变成一种设计好结果的程式。不会出现交叉对攻,也不会有霸气十足的组合拳压迫连击。只有一次次在合适距离上的准确凿击,即便你的下巴真如花岗岩般坚硬,“钢锤”也会让它出现裂缝。近2米的身高,2米多的臂展240磅上下的体重使得小克发出的后手拳威力惊人,长臂展;极快的速度;足够的攻击距离;超强的体格几种条件的整合铸就了当今重量级拳坛最具威力后手。虽然这样武器在比赛里只是在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才会偶尔出击也可以让对手投鼠忌器。我想大家应该能记得雷.莫赛尔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实力派”公认的“钢铁下巴”。经历过白人重炮汤米.莫里森杀手锏左勾的考验,12回合恶斗,把以重拳著称刘易斯打到手软。02年面对小克莫赛尔只撑到6回合。皮糙肉厚的尼日尼亚人皮特也是以抗打著称。和击倒率恐怖的大克比赛尽管在第8回合结束后放弃但吃到不少大克单拳的皮特并没有明显直接反应。同样和迈克林内的比赛中数次被放倒都是挨到连续组合拳击打的结果。纵观其比赛唯一一次例外就是对阵小克。比赛后段那一记单手重拳让壮的犹如非洲野牛的皮特也像喝醉般脚下拌蒜,不是因为小克固有的谨慎没有跟进抓住机会,皮特将会直接被放翻,只有比较才能相对客观认识小克重拳的威力。因为打法单调还有过于谨慎的心理,现在的小克比赛的确很难带给观众激情。当然也谈不上观赏性。我自己也不喜欢这种压抑平淡的比赛。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小克很难战胜,不少拳迷批评小克打法单调只会打直拳,别忘了小克还是一位奥运冠军。在早期比赛的视频里大家可以看到,他不只会直拳,摆拳、组合拳、上钩拳甚至近身小摆也不鲜见。速度与反应以小克的身型相较更是极为罕见。几次惨痛的失利改变了小克的打法。一切不必要或者可能带来危险的技术都被掘弃了,不光是打法,只要是有危险的战术也被抛弃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占有绝对优势情况下小克也不急于痛下杀手,而只是站在安全距离上用最有效、最擅长的直拳反复拷打,可怕的后手也只是在确保安全下偶露峥嵘。即使对手近身,小克的搂抱、靠压也会让对手无功而返,没有感情、宁可错过也不犯错。身体处于巅峰状态的小克已经越来越接近一台机器。这也是其最可怕的地方。敌人很难抓到他的破绽。身材逊于小克的拳手面对这台2009终结者毫无办法。身材相近的拳手在速度、反应、技术、重拳杀伤力等综合素质上有差距。现年33岁的小克无疑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不管大家是否顶礼膜拜还是讥讽谩骂。小克仍将·继续自己的辉煌。除非自己出错否则现阶段很难有拳手能威胁小克的王位。大克已经38岁,未来很可能成为一个小克的时代。这个时代也许会是重量级史上最索然无味的时代。一个冰冷保守的强者扼杀掉全部激情的时代。
纠正改变一下大多数拳迷的错误印像,这个谨慎的让人无语的重量级冠军在47场KO获胜的比赛中11场1回合KO,12场2回合KO,换个说法,47场KO,有一半比赛都在2回合以内就结果对手。53胜中47KO,击倒率也达到 83.93 %。而这些数据的拥有者是一位绝对谨慎,万分小心并且惜拳如金的“胆小”冠军。
借用一句《终结者》中的台词“未来无法预知,历史在于脚下”那些觊觎小克王位的挑战者与其在技术、战术上窥探小克的弱点不如在小克的心理上寻找突破口,在我看来那或许是除时间外小克可能唯一的命门。孤注一掷野拳乱攻不一定能成功但至少获胜的机率会大于四平八稳的常规战。前提是你必须足够强壮高大,还要些许运气躲过那如错马相过利刃重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