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 积分
- 24582
- 威望
- 71 威望
- 精华
- 0
- 财富
- 233987 拳币
- 贡献
- 65 贡献
- 在线时间
- 292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2-5-1
- 最后登录
- 2025-7-15
- 听众
- 3
|
发表于 2024-8-13 09: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之后,国家队的技战术完全交给了来自陕西、重庆、河南和广东的四名古巴教练,中国教练则提供必要的辅佐,外教拥有了选材和决定训练方向的绝对权限。这一点和女子曲棍球对世界名帅艾莉森·安南的使用非常相似。
技战术回归拳击运动本源
古巴教练给中国女子拳击开出的药方就是加强对抗能力,尤其是交叉交换中的相持能力。过去,中国奥运体系拳击长期重拳不重力,讲究以巧破力。教练会在场下直接喊:不要发力,打出速度就是力量。所以我们的拳手习惯在外围游动,打快进快出,要求命中效率。这种打法适应当时的奥运拳击规则,有一定的实用性。中国女子拳击在里约和东京三次闯进奥运会决赛,但决战中都在力量和持续能力上被对手压制,在交叉中吃亏。在里约奥运会对阵法国选手莫塞利的决赛中,尹军花在第三回合被打得连拳都出不来,最后只能靠搂抱挨过时间。所以,加强对抗频率是这个奥运周期中国女子拳击成长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