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帝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大王府

天南海北 知识家园

[复制链接]

309

主题

1万

回帖

78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5098

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51444 威望
精华
1
财富
6163932 拳币
贡献
51338 贡献
在线时间
82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6
最后登录
2022-11-21
听众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16: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几种常见的约束及其反力
1.  柔体约束     FT
2.  光滑接触面约束      FN
3.  圆柱铰链约束
4.  链杆约束                      画出简图 分别举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财富 +5 贡献 +5 收起 理由
hongming + 5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大楼多大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1万

回帖

78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5098

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51444 威望
精华
1
财富
6163932 拳币
贡献
51338 贡献
在线时间
82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6
最后登录
2022-11-21
听众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17: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支座及支座反力
工程中将结构或构件支承在基础或另一静止构件上的装置称为支座。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三种支座:固定铰支座(铰链支座)、可动铰支座和固定端支座。
1.  固定铰支座(铰链支座)
2.  可动铰支座
3.  固定端支座                    画出简图 分别举例
作  业:思考题5、6    复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财富 +5 贡献 +5 收起 理由
hongming + 5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大楼多大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1万

回帖

78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5098

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51444 威望
精华
1
财富
6163932 拳币
贡献
51338 贡献
在线时间
82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6
最后登录
2022-11-21
听众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17: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图。受力图是进行力学计算的依据,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必须认真对待,熟练掌握。
一、单个物体的受力图
例1 - 1、2、3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财富 +5 贡献 +5 收起 理由
hongming + 5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大楼多大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1万

回帖

78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5098

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51444 威望
精华
1
财富
6163932 拳币
贡献
51338 贡献
在线时间
82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6
最后登录
2022-11-21
听众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17: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物体系统的受力图
物体系统的受力图与单个物体的受力图画法相同,只是研究对象可能是整个物体系统或系统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物体。画物体系统整体的受力图时,只须把整体作为单个物体一样对待;画系统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物体的受力图时,只须把研究对象从系统中分离出来,同时注意被拆开的联系处,有相应的约束反力,并应符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例1 - 4、 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财富 +5 贡献 +5 收起 理由
hongming + 5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大楼多大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1万

回帖

78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5098

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51444 威望
精华
1
财富
6163932 拳币
贡献
51338 贡献
在线时间
82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6
最后登录
2022-11-21
听众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17: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力图注意以下几点:
1.  必须明确研究对象。
2.  正确确定研究对象受力的数目。
3.  注意约束反力与约束类型相对应。
4.  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作  业:习题1、2、3      复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财富 +5 贡献 +5 收起 理由
hongming + 5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大楼多大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1万

回帖

78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5098

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51444 威望
精华
1
财富
6163932 拳币
贡献
51338 贡献
在线时间
82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6
最后登录
2022-11-21
听众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17: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课程】2平面汇交力系
【教学要求】
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合力投影定理;
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重    点】
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掌握物体系统的平衡条件。
【难    点】
    平面汇交力系的解法
【授课方式】  课堂讲解加练习
【教学时数】  共计4学时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
静力学是研究力系的合成和平衡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财富 +5 贡献 +5 收起 理由
hongming + 5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大楼多大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1万

回帖

78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5098

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51444 威望
精华
1
财富
6163932 拳币
贡献
51338 贡献
在线时间
82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6
最后登录
2022-11-21
听众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17: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
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
空间力系
本章将用几何法、解析法来研究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和平衡问题。
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一、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1.  两个汇交力的合成。
平行四边形法则     三角形法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财富 +5 贡献 +5 收起 理由
hongming + 5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大楼多大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1万

回帖

78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5098

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51444 威望
精华
1
财富
6163932 拳币
贡献
51338 贡献
在线时间
82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6
最后登录
2022-11-21
听众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17: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2.  任意个汇交力的合成
结论: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合力作用线通过原力系各力的汇交点。
例2 - 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财富 +5 贡献 +5 收起 理由
hongming + 5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大楼多大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1万

回帖

78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5098

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51444 威望
精华
1
财富
6163932 拳币
贡献
51338 贡献
在线时间
82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6
最后登录
2022-11-21
听众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17: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FR=ΣF =0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为:力多边形自行闭合。
例2 - 2
例2 - 3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财富 +5 贡献 +5 收起 理由
hongming + 5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大楼多大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1万

回帖

78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5098

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51444 威望
精华
1
财富
6163932 拳币
贡献
51338 贡献
在线时间
82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6
最后登录
2022-11-21
听众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17: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上述例题,可以总结出几何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步骤如下:
⑴  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意选取与已知力和未知力有关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并画出简图。
⑵ 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在研究对象上画出全部已知力和未知力(包括约束反力)。注意运用二力杆的性质和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来确定约束反力的作用线。当约束反力的指向未定时,可先假设。
⑶   作力多边形。选择适当的比例尺,作出封闭的力多边形。注意,作图时先画已知力,后画未知力,按力多边形法则和封闭特点,确定未知力的实际指向。
⑷  量出未知量。根据比例尺量出未知量。对于特殊角还可用三角公式计算得出。
作  业:题2----1、2、3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财富 +5 贡献 +5 收起 理由
hongming + 5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大楼多大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拳击帝国 ( 冀ICP备19037162号-1 )

GMT+8, 2024-6-3 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