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38
威望738 威望
财富4497 拳币
贡献594 贡献
长老
长老
 
- 积分
- 21838
   
- 威望
- 738 威望
- 精华
- 17
- 财富
- 4497 拳币
- 贡献
- 594 贡献
- 在线时间
- 150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9-16
- 最后登录
- 2023-9-23
- 听众
- 17
|
过去6年里,汤唯成了戛纳等各大国际电影节的常客,是备受国外媒体关注的华语女演员之一,凭借新片《晚秋》在韩国拿下10个影后奖项;她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站在国际舞台上落落大方。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她坦言—— “我不是明星,我是汤唯”
2月的北京,室外寒风凛冽。摄影棚里,长餐桌上放着一个不锈钢保温桶,里面装着排骨莲藕汤。空闲时,宣发人员、场工、助理都会端着小碗,盛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鲜汤提神。有了这锅汤,顿时多了些许温暖的人情味。这是汤唯带过来的汤。从中午到晚上,都保持热度,但她自己忙着换妆、拍摄,没时间喝上一口。
“这是买的,实在没时间,否则我更喜欢自己煲汤。”晚上8点,汤唯揉着红肿的眼睛告诉记者。连续4天,她都在忙着为3月23日公映的新片《晚秋》做通告。早上9点多出门,轮番接受各种采访、拍摄,晚上9点后收工。那天早上,她却还惦记着要溜个弯,去店里买了汤,再进片场。
安乐影视公司的内地负责人姜伟一点都不惊讶,“这是汤唯高情商的一部分”。她用很自然的方式做自己,很照顾别人的感受,这种成为明星之前就养成的习惯,保持至今。“她很体谅别人,是让人很舒服的工作伙伴。”姜伟说。
过去6年里,汤唯成了戛纳等各大国际电影节的常客,是备受国外媒体关注的华语女演员之一,凭借新片《晚秋》在韩国拿下10个影后奖项;她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站在国际舞台上落落大方。
每隔一两年,记者都会坐下来和汤唯聊新片、谈生活。她始终是过去的老样子,朴素、随性,身上保持着普通人单纯、质朴的气质。“平凡一点,踏实一点,演员这份工作可以做得久一点。”这只是一句简单的话,汤唯试图用行动来证明它的可行性。
用生活的方式接近角色
汤唯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她能以自己的方式,迅速拉近与别人的距离感。
与记者见面时,她会说:“早上听说你会来,我这一天都在等,很开心。其实不是你在访问我,我要感谢你,因为我需要你这样一个情感出口。”这种演员和媒体间的客套话,她说得特别自然、舒服。
采访是从晚上8点开始的,记者与汤唯坐在一个硕大的庭院里,没有灯光,漆黑一片。记者根本看不清面前汤唯的表情,她倒格外喜欢这个地方:“这里的感觉真好,真安静。”
在西雅图拍《晚秋》的时候,汤唯的父亲因病住进医院,却没敢告诉她,所以当她站在韩国的领奖台上,她想告诉父亲。说到这里,汤唯的声音明显哽咽了,停顿几秒后,迅速用一只手抹了抹眼角。那一刻,汤唯流露出不常见的柔软。
“七年的牢狱生涯,依然独善其身,汤唯将安娜这个角色诠释得十分感人。”《西雅图时报》这样评价她在《晚秋》中的表现。作为汤唯的首部外语片,没等影片在内地上映,她已经在韩国一气拿下10个影后奖项。
32岁的汤唯不觉得自己有表演天赋,她总是用最笨拙、最原始的方法,体验和接近角色。如果她体会不到,就演不出感觉。
《晚秋》根据李满熙导演1966年的同名电影改编,汤唯没看过原片,只找到一些旧照片。她演的版本以美国西雅图为背景,安娜成了华人女子,这个杀夫在押犯人因母亲过世获得三天假期,七年来首次踏上归家之路,在长途汽车上邂逅了专门吃软饭的浪子(玄彬饰)。一个囚犯,一个情场骗子,互相隐瞒身份,在三天里谈了一场恋爱。
安娜因家暴杀夫。起初,汤唯无法理解,家暴怎么会导致最终的犯罪。她无法想象,相爱的两个人怎么会有家暴,为何无法解决,为何让矛盾冲突越来越深?她翻看柴静的访谈节目,其中有一期是她访问一位女杀人犯。看完之后,汤唯还是觉得距离太远。
有一天,汤唯在西雅图的语言老师突然跟她说:“上完课,我带你去个地方。”夕阳西下,在湖边,两人坐在当地最出名的巧克力店里喝着暖暖的热巧克力。语言老师是个金发美女,一坐下,就开始讲她自己的故事。她曾遭遇过很严重的家庭暴力,甚至到动刀子的地步。老师从没跟别人说过这段经历,她现在有了新家庭,但希望这段经历能帮助汤唯进入角色。
汤唯专注地听,一口没喝热巧克力。语言老师讲到前夫曾在天寒地冻时把她关在门外,连双鞋都不给;上班3分钟的车程,他监视她,不许她去任何别的地方;他打她,对她扔刀子,那把刀就落在她脚前的地上,这一切都不是电影。故事讲完,她开车把汤唯带到以前住的地方,走到台阶前,指着窗户里的那张床说:“就是这个地方,那把刀飞下来。”瞬间,汤唯找到了那种感觉,她知道该怎么演电影里的第一场戏了。
在伦敦生活,汤唯始终对伦敦腔的口音喜欢不起来,她觉得太做作、太装范儿。在西雅图拍《晚秋》时,她觉得美语的口音特别像北京话,有些发音需要口腔开得特别大,懒懒的,又挺开放的感觉。
为了帮助汤唯练就美音,剧组为她找了一位西雅图本地人做助理,她就跟着助理练了两个月。整个剧组有韩国人、英国人、美国人,汤唯是唯一的中国人,没有人跟她说中文,这也给汤唯制造了很好的语言环境。
用汤唯的话说,学习英文最好、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像个傻子一样,鹦鹉学舌。助理一边开车,一边问她:“你好吗?今天去哪儿?”汤唯不回答,也跟着她,像个鹦鹉一样直接拷贝:“你好吗?今天去哪儿?”助理只要开口,汤唯就这么一直重复,搞得这个美国姑娘大呼:“你太疯狂了!”
“ 我不是明星 , 我是汤唯 ”
拍《武侠》,陈可辛第一次约汤唯见面。当时,汤唯刚从唐山回来,穿着随意,脚上踩着一双像木头的鞋就来了。就是这双鞋,让陈可辛觉得她能演好老百姓:“汤唯的一个优点在于,虽然盛名在外,但仍然保持了很多很朴素的特质。我这十几年来碰到的演员里,很少有人能保持这种单纯。她很能融入当地的环境,让你看不出她是一个明星。”
“我本来就不是什么明星,我只是汤唯。”要让汤唯接受明星这个词,她会死命跟你反驳。
不拍戏,汤唯乐得在北京做个小市民。她喜欢去菜场买菜,在小摊上跟小贩讨价还价;喜欢跟妈妈挽着手,坐公交车去逛庙会;喜欢跟好朋友们在大马路上互相闹腾;喜欢跑到书店、剧院,一个人静静地呆着。
今年元宵节,汤唯从地安门坐上公交车,准备去妈妈家。她戴了一顶帽子,忘了戴口罩,不过也没有人认出她来。汤唯心情不错,旁边到处都是人,别人挤,她也往人堆里挤。在公交车上,她还用手机自拍,把照片发给朋友。说到这,她拿出手机给记者看照片——在北京的地铁里,她戴着一顶毛茸茸的大帽子,靠着栏杆,正做着鬼脸。“就给你看看,是不是真的?”汤唯笑着说。
汤唯的朋友张小姐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汤唯的样子,那还是2005年的时候:“就是个普通的女孩子,穿牛仔裤,戴个棒球帽就来了”。现在,汤唯还是这副打扮,不但没什么名牌,还要跟闺密比谁的东西便宜。有一次,她穿着新买的鞋向朋友炫耀:“猜多少钱?35块!是不是很便宜!”
汤唯不喜欢成群结队凑热闹,不喜欢晚上K歌,不喜欢吃宵夜。她不上微博、不上Facebook、Twitter这类社交网站。汤唯在家,几乎不开电视机,只看书。她学习,未必是为了眼前的需要。有一段时间,她刚好有空,就找袁鸿帮忙给她介绍一位国学老师,因为她想学着读一些古汉语文章、读《诗经》。后来,她跟着一位北师大的老师一学就是半年多,坚持每节课必到,培养一些古典文学的基础。
工作之余,汤唯最大的兴趣就是看话剧。她一回到北京,就会打电话给张小姐:“我回来啦。有空吗?晚上一起去看个话剧。”在剧场工作的好友袁鸿透露,汤唯一有空,就找他介绍新剧目,挑自己喜欢的,让他帮忙下单,最后买单都是她自己。
现在流行明星去剧场看戏,穿着光鲜亮丽,把剧场变成秀场。很多剧场也乐于邀请一些名人看剧,尤其是像汤唯这样有号召力的明星。但汤唯几乎不拿别人的免费票,经常和朋友悄悄地坐在台下。“她就是个热爱剧场的女孩子,知道自己的位置,不迟到,不影响台上的人,也不会把自己放在很耀眼的位置。因为她懂得,主角应该是台上的演员,而不是台下。”袁鸿说。
汤唯也有明星朋友,刘若英的话剧《在西厢》在北京演出,她一连去看了4场。但她不混明星圈子,身边交往最频繁的,还是那些当年的同学、在剧场认识的朋友。
作为电影圈内人,姜伟经常与明星接触,在他看来,汤唯显然不是个对气势、排场很在乎的人。“这对一个女演员,尤其是在整个论资排辈、讲究阶层的娱乐圈,很不容易。”姜伟说。最常见的是,大家忙了一天,收工之后去路边吃大排档,汤唯一点不在意,跟着大家乐呵呵地坐下就吃。
“现行的娱乐圈是有等级、有一套品位法则的,但汤唯显然不想变成其中的一分子,被这些东西厚厚实实地围起来。她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不被束缚,离这些东西越来越远。”袁鸿很欣赏汤唯身上至今能保持下来的质朴。
张小姐透露,汤唯如今生活中的琐事,还是她自己干,比如去菜场买菜、去交水电费、去银行排队转账。她的经纪人是香港人,有工作才飞到北京跟她碰头。在北京,她有一个工作助理,没工作的时候,她都是自己管自己,什么杂事都自己来。
汤唯念旧。她告诉记者,她很怀念自己在杭州河坊街151号度过的童年:“有一次我回那里看小学老师,跟同学经过那里,发现现在已经成了卖宣纸、国画的一个小屋子。走上楼,我才觉得怎么一切都变得那么小。可能我对它有记忆的时候,也就两三岁。然后我想,父母那个时候多不容易,一家人就住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
幼儿园大班,汤唯搬到了武林路246号。“我记得在幼儿园里有一个哑巴阿姨。我妈说,小时候,我很顽皮。刚学会走路,特别喜欢蹦着去摸那个‘胡庆余堂’几个字。不记事的时候,我就去爬那个站牌的杆儿,爬上去又滑下来,你看我腿上这里有一块疤,就是在那里跌的。我当时看着那块掀起来的皮,很久没动,也没哭,估计被吓傻了,就是那个哑巴阿姨把我抱回家。直到他们把药敷上,我才哇哇大哭。”汤唯回忆说。
汤唯这样解释自己的状态:“我就喜欢一个人呆着。不管我做任何事情,一个人都会有更多的心得体会。就好像这个屋子里无数的人在吵吵闹闹,空气中所有的灰尘都已经升到了半空,只有这些人全部走光之后,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些尘埃才会一点点落在地上,平静下来。你才看清,哦,原来变成这样。”(据《外滩画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