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会员
拳击润吾!
 
- 积分
- 33452
  
- 威望
- 12142 威望
- 精华
- 150
- 财富
- 251 拳币
- 贡献
- 6854 贡献
- 在线时间
- 55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27
- 最后登录
- 2016-5-22
- 听众
- 16
|
本帖最后由 liujie 于 2011-3-11 17:53 编辑
KO是每个拳迷都希望看到的场面,一是取决于施暴者的硬度,一是取决于承受者的硬度,今天我只说说后者。在下不是行家,只是从个人理解的角度阐述一下大概内容,不见得对,和大家一起探讨。
个人认为:抗击打能力这个词汇可能很容易引起拳迷的误解或者偏解,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抵抗打击的能力,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这样“顾名思义”,较深层次的涵义即拳手的肌肉质量和身体表面与内脏器官对击打的承受适应能力。真正意义上的单纯的抗击打能力,就是马约加和泰森那样,硬生生挨到对方的拳头,依然面不改色,而且能够在毫不在乎、没有受到较大阻碍的情况下坚持打出自己的攻击拳,而这样的拳头并未因为自己遭到创击而改变路线,能做到此番者,我们可以认为其抗击打能力出众。但是实战过程中,很少有人愿意用单纯的、狭隘的抗击打能力来评价或者分析一位拳手,往往结合其他因素一并分析。比如体能、恢复能力、对手拳头分量,打击部位等等。
我觉得抗击打能力的强弱直接与体能密不可分,一般来说,在一场12回合的比赛中,抗打能力是随着体力的下降而逐渐衰退的,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拳手在比赛临近结束时被一拳KO或者组合拳击倒。当一个人体能严重下降时,呼吸紧张、大脑缺氧,反应迟钝、四肢无力,这个常识,我想我们没练过拳击的人都有体会,这时的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很容易露出破绽,被对手抓住机会施以重击。
抗击打能力的内涵外延到了恢复能力,他们两个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对手一拳将其击倒,半天没起来,我们可以说他抗打能力不行,也可以说他恢复能力不行,具体是什么能力,我想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分析。拿墨西哥三剑客之一的大马奎兹来说,大家都知道其在比赛中屡次被击倒,但是从来没被对手彻底KO过,很多拳迷认为首要因素是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支撑,可能忽略了一个潜在的因素,那就是自身先天的适应和恢复能力(当然后天刻苦训练也很重要),这作为隐性因素,却实实在在发挥着作用。我觉得大马屡次被击倒是由于其下盘不稳、惯于打勾拳、摆拳时动作幅度较大以致于身体自身平衡能力欠缺,这也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弱点。尽管数次倒地,但每次都能起死回生、越挫越勇,恰恰说明其强大、快速的自身恢复和适应能力极强,也就是说自身先天的抗体比较强大,举个例子,有的人得了流感,要半个月甚至更久时间才能康复,有的人一两天甚至半天就好了。马奎兹体内有着超出常人的免疫重拳的能力加之其过人的斗志才铸就了其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硬汉形象。
有的拳手比如小梅威瑟或者当初的小罗伊-琼斯,他们很少挨到对手的拳头,因此一般人很难辨别其抗打能力的好坏,但是大家都知道,看泰森、琼斯等人的脖子非常粗,甚至和头颅一样的直径,这就说明其没少在锻炼头部抗打方面下功夫,当然小梅的视频经常可见。马加里托抗击打能力超强,但是倒在了莫斯利的拳下;泰森抗打超强,被霍利和道格拉斯击倒。。。就算是钢筋铁骨的汉子,也经不起势大力沉的几记组合拳。但是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一名抗击打能力超强的硬汉。
抗击打部位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有的人具备一个钢铁下巴,但是拥有致命的软肋,比如当初的小帕;有的人身体抗打超强,但是下巴脆弱的像块玻璃,比如当初的刘易斯,或者当初的小克。所以局部抗击打能力强并不代表真正的抗打出众。
抗击打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再强的人也有被打毁的一天,比如马托被莫斯利涂炭,马约加被特尼灭掉;而抗打本来较弱的人经过科学的锻炼,也可以增强自身的盔甲。
我认为:福尔曼、拉多克、伊比布奇、马奎兹、马加里托、莫斯利、霍亚、泰森、图阿、马约加、加蒂、帕弗里克等等都是属于抗打比较强的,他们谁更强,我就不区分了。大致上来说,马约加、泰森、马托、加蒂、拉多克、福尔曼是佼佼者。
总之,抗击打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受诸多因素制约的身体素质指标,我们在分析拳手抗击打能力的同时应该考虑其影响因素。同时,抗打能力只是衡量拳手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技术、速度等方面较差,仅仅凭借超强的身板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