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8108
威望3056 威望
财富88312 拳币
贡献2806 贡献
重量级
重量级

- 积分
- 28108
- 威望
- 3056 威望
- 精华
- 5
- 财富
- 88312 拳币
- 贡献
- 2806 贡献
- 在线时间
- 225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19
- 最后登录
- 2024-11-16
- 听众
- 23
|
本帖最后由 烈火 于 2020-6-5 15:38 编辑
随时间流逝,许多与李小龙有关的疑云都已得到解密,呈现在世人面前,但李小龙仍然是一位传奇人物,在那些不了解他的真实历史的人看来,他对他们而言,还有些神秘。
我们说一段李小龙与那位名叫加里·埃尔姆斯(Gary Elms)的拳击对手的故事,他与李小龙的萍水相逢,1958年,他曾是李小龙在拳击擂台上最后对决冠军的擂台大敌,本应该小有盛名,却为人遗忘。
“我想任何一个见过加里的人都会告诉你,他是个很独特的人,”他的妹妹洛林·巴克利回忆说。
埃尔姆斯于2018年1月去世,他带走了当年在拳击擂台上所有与李相遇的记忆。 埃尔姆斯家族成员表示,加里?埃尔姆斯从未与人分享这个独特经历去为自己博取名声。
巴克莱解释说: “加里不太喜欢回忆过去的事情”。
相反,埃尔姆斯似乎只是专注于走好自我人生之路的每一步,这显示出他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但首先,让我们开始战斗吧。
1958年香港第三届全港校际拳击赛简报信息
一
西洋拳击是20世纪50年代香港当局唯一不反对的搏击运动。殖民地时期,香港的英国殖民者通过推动拳击运动,作为帮助他们控制当地人的方式之一。
回首过去,李小龙走上拳台与人对抗只是个时间问题。
从小学到中学,李小龙就已经在九龙街头以及香港其他地方,通过大量打架斗殴,以及在天台上代表咏春拳和其他传武门派拳手的私密比武等方式,打下赫赫不良少年的声名。
他常常和当地小混混在圣方济书院的校里校外大打出手,与此同时,他还经常要刻意掩饰自己的行踪,以免被当地要找他报仇的混混或比武对手发现。这些人都试图打败李小龙,挫败他的天赋技巧,压制他对格斗的热情。
1958年,李小龙因参与传武门派间非法比武,打伤对手,由此触犯法律而麻烦缠身,当地警方明确对李小龙发出了惩戒性的警告。
为了他人身的安全,李小龙的家人只得在1959年把他送到了美国去读书。
从香港抵达美国旧金山一周左右的李小龙
美国的社会环境马上就会让李小龙恢复到理性生活状态。在美国,他在香港影视圈作为童星的岁月光辉完全褪色,那时的他,只是另一位试图在这个西方繁华世界里,找到自己新活法的来自中国香港的年轻人。
拳击运动毫无疑问曾让李小龙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同样的,加里也是如此。
埃尔姆斯跟李小龙很相似,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他,似乎总是准备跟人干架,来者不拒。他曾连续夺得全港校际拳击赛的冠军,这让他在校际拳赛圈子里声名鹊起。
埃尔姆斯作为英王乔治五世学校英籍拳击男孩的代表,是当时圣方济书院的地头蛇,代表了中国人拳击一方的李小龙的大敌。事实上,在拳台之下,香港中国年轻人经常和这些西洋殖民者的子弟互相看不惯,经常大打出手。
美国作家兼武术家马修 · 波利(Matthew Polly)在为他的李小龙传记《李小龙:生活》(Bruce Lee: a Life)做全面历史调查时,曾专门找到了解这次拳击赛事的一些同学,其中包括一位名叫罗尔夫 · 克劳斯尼策尔(Rolf Clausnitzer)的同学,他回忆说,艾尔姆斯在拳击擂台上是个“难缠的家伙”。
1958年全港校际拳击赛照片,右边是李小龙
尽管赛后有传言称李小龙ko击败埃尔姆斯,但事实是,他似乎只是在拳击台上狠狠揍了埃尔姆斯——三个回合中将他的对手击倒在拳台上三次——但埃尔姆斯站起来后一直在回击,而且他一直坚持与李小龙对攻。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这场比赛的打法听起来颇为奇怪,李小龙在比赛中使用了咏春拳和拳击的混合技术,带着拳套奋力搏击,而艾尔姆斯则一直坚持他最了解的东西——按照拳击赛的规则出拳。
“加里有着惊人的恢复能力,”克劳斯尼泽在《李小龙: 生活》一书中回忆道。 “他被打倒过几次,但每次都能起身再战,看起来毫发无损。”
最后,李小龙以大比分获胜,埃尔姆斯也虽败犹荣。
所有的报道都显示,李小龙并不为这次比赛胜利,拿到一个冠军而感到自得,事实上,他为自己没有击倒埃尔姆斯获得KO胜而颇为沮丧,更从此发誓,再也不接受他所认为的那些令人窒息的拳赛规则的束缚。 这种态度,后来促使李独创了现代科学实战武道——截拳道,他所训练和教授的内容中,包含了踢打摔拿等全面的格斗技巧。
秉承着这样的态度和武术风格,李小龙最终通过《猛龙过江》(1973)和《龙争虎斗》(1973)等全球大热电影,撼动了武术界和电影界,这些影片令李小龙在1973年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炙手可热的偶像。
但同一时期,埃尔姆斯却完全不在公众的视野之中,虽然在埃尔姆斯的大家族中,他享有很高的家庭地位。
“我敢肯定你再找不到一个像他这样的人,”妹妹洛林·巴克利回忆说。 “他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主意,无论发生什么,他总是坚定地按自己的方式去面对解决。”
加里 · 艾尔姆斯(右)在一场拳击比赛中对阵中华拳击会的选手
高中毕业后,埃尔姆斯先后打过几场拳击比赛——他的家人为这篇文章找出的几张独家照片透露了这一点——但他之后再也没有认真练习过拳击,打那几场拳击比赛主要是为了爱好和保持健康, 然而,擂台下的他,性格中好斗和无畏的天性似乎从没有改变过。
他最初进入汇丰银行从事银行业的工作。在厌倦办公室生活之后,他回了英国——他家族的发源地成了一名工程师。
埃尔姆斯一家
但埃尔姆斯一直希望开拓自己的能力,因此多年来,他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各个领域,他的足迹遍及从马略尔卡岛牧羊场,到澳大利亚库伯佩迪(Coober Pedy)周围尘土飞扬的内陆地区的蛋白石开采场。
据他的家人说,埃尔姆斯也一直对他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 1970年代,埃尔姆斯在澳大利亚的生活,培养了他对当地植物及其药用作用的兴趣和知识,他经常在独自探险时消失在灌木丛中,在那个国家恶劣的天气和极端的环境中磨砺自己。
埃尔姆斯的家庭成员还有人回忆起他们的叔叔,一个业余天文学家,在夜晚惊奇地凝视着天空,绘制各种星星和太阳系的航线图的故事。
据加里的外甥詹姆斯 · 巴克利(James Barclay)回忆,20世纪70年代,他还独自前往陷入困境的中美洲国家伯利兹(Belize,中美洲国家——译注)。当时,这个国家正在为针对邻国危地马拉的战争做准备,两国之间多年来一直处于因边境冲突所导致的局势紧张中。
加里家庭合照(居中者)
正如他所希望的,有一天,埃尔姆斯正独自在红树林沼泽中漫步,寻找当地的植物,这时他偶然发现了一个美**方的秘密**站。 埃尔姆斯被军人拿枪指着,要求他举手投降并证明身份,但他丝毫不惧,提出质疑,指出当时伯利兹仍处于英国的管辖之下,他掷地有声地告诉那些可能把他五花大绑的美国人,“滚回你们的大使馆去! ”
据他的外甥女阿德琳 · 克拉克(Adeline Clark)说,埃尔姆斯的这种亮剑精神,也显露在他的驾驶风格里。她回忆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加里舅舅就教她,开车的时候,应该“像偷车贼一样猛踩油门一路飙”
“金钱对加里来说毫无意义,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妹妹洛林 · 巴克利回忆道。 “加里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从不听任何人的指挥。他用他的方式做到了。
加里 · 埃尔姆斯在英格兰南海岸的普尔去世,享年77岁,他拥有一段独特的人生历史。
在时间长河的某个浪花中,他曾多次从擂台上爬起来,再跟李小龙你来我往......
https://mp.weixin.qq.com/s?src=1 ... RN6BDUYhQ&new=1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