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泽一生4场败仗,对阿里两场、对福尔曼两场,对手这四场平均体重219.5磅,比弗雷泽十连冠对手平均体重重13磅。也即,碰上有13磅体重优势的历史级名将时,弗雷泽4战皆败、3场被KO!而刘易斯是个取中大约242.7磅的、更现代化的拳手,对弗雷泽体重有35.6磅的优势,几乎是阿里尔曼对弗雷泽体重优势的近三倍。
弗雷泽那207.1磅的体重放在刘易斯称霸的1993-2003年期间,就是个大体重的次重量级拳手。真碰上刘易斯,恐怕就是刘易斯把他7回合击倒四次了,甚至可能四回合击倒7次。
阿里对霍利菲尔德之战也是如此,虽然阿里算那个时代的大块头,霍利菲尔德算九十年代的中小体型重量级拳手(毕竟是从190磅次重量级升上来的),但阿里对霍利菲尔德没有体重优势。阿里在六十年代1964-1967年十连冠期间体重是201.5-214.5磅,简单取中大约208磅;霍利菲尔德九十年代早期是208-210磅,简单取中是209磅,比阿里还大1磅。技术上,两人都是自己时代的顶级技术高手,谁更高?1967:1992年,拳击技术25年不发展吗?如果正常发展,自然是1992年的顶尖技术超越1967年的顶尖技术。阿里的第二巅峰期1974-1975年击败福尔曼、弗雷泽(三番战)时是216.5和224.5磅,平均220.5磅;霍利菲尔德第二巅峰期1996-1997年两胜泰森、击倒穆勒,体重约216磅。阿里的那点体重优势恐怕更多是脂肪的增加,而1997年的霍利菲尔德肌肉素质绝对强过1975年的阿里,两人差距也许比1967:1992年时还要大。
至于后面两组,福尔曼选的是1987年复出,1994年爆冷穆勒的福尔曼,其实此时的福尔曼虽然体重庞大,但整体水平并不高。尽管复出的福大叔因世纪冷拳被捧的很高,但我们还该知道的是:对手穆勒是175磅级前WBO冠军,而且在对福尔曼时是分数领先明显、被冷拳击倒的。福尔曼复出后除了爆冷穆勒外,对霍利菲尔德、莫里森、布里奇斯三位冠军级后辈都输了。海耶虽然也是个升级拳手,但他那时代的次重量级已经是200磅了,因此他在体重上并不比九十年代的重量级拳手轻多少。霍利、莫里森、布里奇斯击败福尔曼时平均220.3磅,而海耶在重量级三连冠时是216.5磅。也即,凭着15年的时间带来的技术升级优势,2010年海耶的技术水平会略强于1991-1997年的霍利/莫里森/布里奇斯的平均值。也就是说,他可以像那三位一样点数击败福尔曼。
第四对就不说了,奶油豆是什么鬼?这是在保送泰森入决赛还是侮辱泰森呢?
当然,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游戏,但我想说明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是竞技体育的基本规律。前辈固然值得尊重,但我们这个时代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