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738
威望96 威望
财富32487 拳币
贡献65 贡献
重量级
重量级
- 积分
- 3738
- 威望
- 96 威望
- 精华
- 0
- 财富
- 32487 拳币
- 贡献
- 65 贡献
- 在线时间
- 8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9-27
- 最后登录
- 2024-8-28
- 听众
- 19
|
发表于 2016-3-25 08: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大海 于 2016-3-25 08:32 编辑
泰拳不说了。
踢拳源自泰拳,最初是日本空手道在和泰拳交流(注意,并非泰拳地摊书上宣扬的完全一边倒,而是各有胜负,空手道输的比较多)之后,日方学习吸收了泰拳技术的产物。说是日本版的山寨泰拳也可以。
之后踢拳流传到了欧美,并且强化了拳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彼得阿兹、完美先生胡斯特等K-1代表性人物,都是欧式踢拳的代表人物。实际上,K-1就是一种踢拳的变体。
自由搏击,从广义上说包含几乎所有手脚并用的格斗赛事。狭义上,一般指的是戴拳套、穿长裤、赤脚、允许拳腿的美式全接触空手道。代表人物有宾尼、罗礼士、刘易斯等等。
另外美式踢拳也可以被称为自由搏击(广义),代表人物很多,比如大克(笑)。
散打,名义上是中国武术的延伸和近代实战表现形式,实际上早期草创阶段是在中国式摔跤、拳击基础上融合了一些北派腿法甚至部分选手模仿李小龙电影的综合产物。中期精简掉了大量无用技术,后期大量吸收泰拳踢法、膝法,并且加强了拳法。
技术上的区别简单概括下就是:
泰拳在强调腿法重击的基础上偏重内围缠斗,通俗地说就是大部分时间是搂抱在一起斗鸡似地互顶的,因此原汁原味的泰国本土拳手的比赛往往并不好看,节奏奇慢。至于KO率,一些顶级选手如省过这种打过100多场的,KO率超过个位数已经算高的。允许摔法,但不得分。拳法比较粗糙,不过近代也有一些精于拳法的泰国本土拳手存在。
踢拳无论欧美,拳法都远远好于泰拳手。但限制了缠抱中的连续膝法攻击,也限制了肘击技术(具体的根据赛事不同有些绝对禁止有些不完全禁止)。比如K-1MAX赛事(相当于中量级),就曾因为播求缠斗过于强势而两次修改规则,完全禁止了连续膝撞。一般禁止摔法。极端些的如大克早年参加的IKF,甚至禁止低踢。
自由搏击(狭义)由于是空手道的擂台版本,相比泰拳和踢拳而言偏软,但又由于欧美选手多,拳法也比较好。规则上和踢拳区别不大,拳腿为主。
早期散打技术尚未形成鲜明体系,拳法粗糙(比如开掌大幅度抡摆拳),腿法以侧踹追击、堵截,高中鞭腿、小鞭腿抢分为主。摔法在中国式摔跤基础上也融合了一些自由式摔跤的动作(如过胸摔)。另外也包含一些实战作用不大的传统武术动作,比如扫堂腿、丁腿、剪刀脚、腾空外摆莲等。
进入90年代后,逐渐淘汰了无用动作,形成了三拳(直勾摆)、三腿(侧踹正踹鞭腿)、三摔(抱腿接腿抱摔)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到2000年前后,通过逐渐密集的对外赛事,逐步解放了护具,形成了锦标赛和散打王的双线模式。这个时期散打依然存在杀伤力不足、缠斗过多、技术较粗糙的问题,但随着对外比赛增加,吸收先进技术,选手的对抗能力慢慢在提高。
2000年后至今,散打的技术发展趋势比较复杂。由于泰式打法的流行,选手的对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比如如今,已经很难再看到2000年前后散打选手被泰拳手追得满场跑的场面了。散打选手的杀伤力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拳法,对泰拳手时往往有明显优势。
但问题也很明显:从早期广东队走泰拳路线起,就存在邯郸学步之感。一味硬碰硬,失去了散打原有的高机动、快节奏特点,摔法成分减少,导致泰式散打选手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硬碰硬依然硬不过纯泰拳手;在开放规则的擂台上虽然可以压制传统散打选手,但在锦标赛上却严重吃亏。而对散打选手而言,锦标赛至今依然是主业(这点其实倒也无可厚非,一种格斗项目没有必要完全放弃自己本身特色的赛事,比如极真空手道选手虽然纷纷去打K-1,但极真大赛照样办得如火如荼)。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