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帝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东方刀

发现一个怪现象

[复制链接]

62

主题

669

回帖

4390

积分

重量级

Rank: 4

积分
4390
威望
665 威望
精华
0
财富
16268 拳币
贡献
702 贡献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1
最后登录
2019-12-29
听众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8: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三高啊。赶紧上医院检查。
ken1017 发表于 2010-7-3 17:22



    我也认为是三高
气节高 性格高 观点高

8

主题

703

回帖

1638

积分

中量级

Rank: 3Rank: 3

积分
1638
威望
103 威望
精华
0
财富
2703 拳币
贡献
447 贡献
在线时间
2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9-18
最后登录
2013-9-8
听众
16
发表于 2010-7-3 18: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拳看出气节了。

62

主题

669

回帖

4390

积分

重量级

Rank: 4

积分
4390
威望
665 威望
精华
0
财富
16268 拳币
贡献
702 贡献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1
最后登录
2019-12-29
听众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8: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气节 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当然 就拿小梅来说  别说有气节了
感觉小梅 连囊气都没有  何谈气节?

就连他的同胞 莱特就劝他拿出 男人气概

8

主题

703

回帖

1638

积分

中量级

Rank: 3Rank: 3

积分
1638
威望
103 威望
精华
0
财富
2703 拳币
贡献
447 贡献
在线时间
2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9-18
最后登录
2013-9-8
听众
16
发表于 2010-7-3 18: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气节 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当然 就拿小梅来说  别说有气节了
感觉小梅 连囊气都没有 ...
东方刀 发表于 2010-7-3 18:25

在敌人面前:小梅一场没输就没气节了。
            小帕输了几场气节就高了。

62

主题

669

回帖

4390

积分

重量级

Rank: 4

积分
4390
威望
665 威望
精华
0
财富
16268 拳币
贡献
702 贡献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1
最后登录
2019-12-29
听众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8: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敌人面前:小梅一场没输就没气节了。
            小帕输了几场气节就高了。
大前锋 发表于 2010-7-3 18:28



    并不是 输了几场就没有气节了
更不是全胜战绩 气节就高了

比如说 岳飞斗不住秦桧  那秦桧气节就高了?

好久之前 我都说过 梅威瑟的全胜战绩  水的很……

8

主题

703

回帖

1638

积分

中量级

Rank: 3Rank: 3

积分
1638
威望
103 威望
精华
0
财富
2703 拳币
贡献
447 贡献
在线时间
2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9-18
最后登录
2013-9-8
听众
16
发表于 2010-7-3 18: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是 输了几场就没有气节了
更不是全胜战绩 气节就高了

比如说 岳飞斗不住秦桧  那秦桧气节 ...
东方刀 发表于 2010-7-3 18:41


你不是说在敌人面前吗?
在敌人面前不输不是更好的吗?
扣字眼了,哈哈。

8

主题

703

回帖

1638

积分

中量级

Rank: 3Rank: 3

积分
1638
威望
103 威望
精华
0
财富
2703 拳币
贡献
447 贡献
在线时间
2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9-18
最后登录
2013-9-8
听众
16
发表于 2010-7-3 18: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自清选集

《论气节》

    气节是我国固有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着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
书人或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但这似乎只在中年一代如此,青年代倒像不大理会这种传统的
标准,他们在用着正在建立的新的标准,也可以叫做新的尺度。中年代一般的接受这传统,
青年代却不理会它,这种脱节的现象是这种变的时代或动乱时代常有的。因此就引不起什么
讨论。直到近年,冯雪峰先生才将这标准这传统作为问题提出,加以分析和批判:这是在他
的《乡风与市风》那本杂文集里。

    冯先生指出“士节”的两种典型:一是忠臣,一是清高之士。他说后者往往因为脱离了
现实,成为“为节而节”的虚无主义者,结果往往会变了节。他却又说“士节”是对人生的
一种坚定的态度,是个人意志独立的表现。因此也可以成就接近人民的叛逆者或革命家,但
是这种人物的造就或完成,只有在后来的时代,例如我们的时代。冯先生的分析,笔者大体
同意;对这个问题笔者近来也常常加以思索,现在写出自己的一些意见,也许可以补充冯先
生所没有说到的。

    气和节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
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
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
性的。“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后来所谓“义
气”,意思要狭隘些,可也算是“浩然之气”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虽然特
别强调现实,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浩然之气”联系着的。至于文天祥所歌咏的“正气”,
更显然跟“浩然之气”一脉相承。不过在笔者看来两者却并不完全相同,文氏似乎在强调那
消极的节。

    节的意念也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左传》里有“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的话。古代
注重礼乐,乐的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节”。礼乐是贵族生活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
的。

    他们要定等级,明分际,要有稳固的社会秩序,所以要“节”,但是他们要统治,要上
统下,所以也要“和”。礼以“节”为主,可也得跟“和”配合着;乐以“和”为主,可也
得跟“节”配合着。节跟和是相反相成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所谓“圣达节”等
等的“节”,是从礼乐里引申出来成了行为的标准或做人的标准;而这个节其实也就是传统
的“中道”。按说“和”也是中道,不同的是“和”重在合,“节”重在分;重在分所以重
在不犯不乱,这就带上消极性了。

    向来论气节的,大概总从东汉末年的党祸起头。那是所谓处士横议的时代。在野的士人
纷纷的批评和攻击宦官们的贪污政治,中心似乎在太学。这些在野的士人虽然没有严密的组
织,却已经在联合起来,并且博得了人民的同情。宦官们害怕了,于是乎逮捕拘禁那些领导
人。这就是所谓“党锢”或“钩党”,“钩”是“钩连”的意思。从这两个名称上可以见出
这是一种群众的力量。那时逃亡的党人,家家愿意收容着,所谓“望门投止”,也可以见出
人民的态度,这种党人,大家尊为气节之士。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
就是不合作。这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
气”只注重领导者的个人不一样。后来宋朝几千太学生请愿罢免奸臣,以及明朝东林党的攻
击宦官,都是集体运动,也都是气节的表现。

    但是这种表现里似乎积极的“气”更重于消极的“节”。

    在专制时代的种种社会条件之下,集体的行动是不容易表现的,于是士人的立身处世就
偏向了“节”这个标准。在朝的要做忠臣。这种忠节或是表现在冒犯君主尊严的直谏上,有
时因此牺牲性命;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忠而至于死,那是忠而又烈
了。在野的要做清高之士,这种人表示不愿和在朝的人合作,因而游离于现实之外;或者更
逃避到山林之中,那就是隐逸之士了。这两种节,忠节与高节,都是个人的消极的表现。忠
节至多造就一些失败的英雄,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明哲保身的自了汉,甚至于一些虚无主义
者。原来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我们常说志气,志是心之所向,可以在四方,可以在千里,
志和气是配合着的。节却是静的,不变的;所以要“守节”,要不“失节”。有时候节甚至
于是死的,死的节跟活的现实脱了榫,于是乎自命清高的人结果变了节,冯雪峰先生论到周
作人,就是眼前的例子。从统治阶级的立场看,“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臣到底是卫护着这
个阶级的,而清高之士消纳了叛逆者,也是有利于这个阶级的。所以宋朝人说“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原先说的是女人,后来也用来说士人,这正是统治阶级代言人的口气,但是也
表示着到了那时代士的个人地位的增高和责任的加重。

    “士”或称为“读书人”,是统治阶级最下层的单位,并非“帮闲”。他们的利害跟君
相是共同的,在朝固然如此,在野也未尝不如此。固然在野的处士可以不受君臣名分的束
缚,可以“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但是他们得吃饭,这饭恐怕还得靠农民耕给他们吃,而
这些农民大概是属于他们做官的祖宗的遗产的。“躬耕”往往是一句门面话,就是偶然有个
把真正躬耕的如陶渊明,精神上或意识形态上也还是在负着天下兴亡之责的士,陶的《述
酒》等诗就是证据。可见处士虽然有时横议,那只是自家人吵嘴闹架,他们生活的基础一般
的主要的还是在农民的劳动上,跟君主与在朝的大夫并无两样,而一般的主要的意识形态,
彼此也是一致的。

    然而士终于变质了,这可以说是到了民国时代才显著。从清朝末年开设学校,教员和学
生渐渐加多,他们渐渐各自形成一个集团;其中有不少的人参加革新运动或革命运动,而大
多数也倾向着这两种运动。这已是气重于节了。等到民国成立,理论上人民是主人,事实上
是军阀争权。这时代的教员和学生意识着自己的主人身份,游离了统治的军阀;他们是在
野,可是由于军阀政治的腐败,却渐渐获得了一种领导的地位。他们虽然还不能和民众打成
一片,但是已经在渐渐的接近民众。五四运动划出了一个新时代。自由主义建筑在自由职业
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教员是自由职业者,不是官,也不是候补的官。学生也可以选择多元
的职业,不是只有做官一路。他们于是从统治阶级独立,不再是“士”或所谓“读书人”,
而变成了“知识分子”,集体的就是“知识阶级”。残余的“士”或“读书人”自然也还
有,不过只是些残余罢了。这种变质是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一段,而中国的知识阶级在这过
程中也曾尽了并且还在想尽他们的任务,跟这时代世界上别处的知识阶级一样,也分享着他
们一般的运命。若用气节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知识分子或这个知识阶级开头是气重于节,到
了现在却又似乎是节重于气了。

    知识阶级开头凭着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打倒种种传统,那时候是敢作敢为一股气。可
是这个集团并不大,在中国尤其如此,力量到底有限,而与民众打成一片又不容易,于是碰
到集中的武力,甚至加上外来的压力,就抵挡不住。而一方面广大的民众抬头要饭吃,他们
也没法满足这些饥饿的民众。他们于是失去了领导的地位,逗留在这夹缝中间,渐渐感觉着
不自由,闹了个“四大金刚悬空八只脚”。他们于是只能保守着自己,这也算是节罢;也想
缓缓的落下地去,可是气不足,得等着瞧。可是这里的是偏于中年一代。青年代的知识分子
却不如此,他们无视传统的“气节”,特别是那种消极的“节”,替代的是“正义感”,接
着“正义感”的是“行动”,其实“正义感”是合并了“气”和“节”,“行动”还是
“气”。这是他们的新的做人的尺度。等到这个尺度成为标准,知识阶级大概是还要变质的
罢?
1947年4月13、14日作。
(原载1947年5月1日《知识与生活》第二期)

62

主题

669

回帖

4390

积分

重量级

Rank: 4

积分
4390
威望
665 威望
精华
0
财富
16268 拳币
贡献
702 贡献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1
最后登录
2019-12-29
听众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8: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说的 是气节的意思 :“ 气节 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再明确一下 输和赢 和气节 没有一点关系

气节 为什么解释成 在敌人或压力面前 不屈服

而不说 在敌人或压力面前 不输给敌人

62

主题

669

回帖

4390

积分

重量级

Rank: 4

积分
4390
威望
665 威望
精华
0
财富
16268 拳币
贡献
702 贡献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1
最后登录
2019-12-29
听众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8: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自清选集

《论气节》

    气节是我国固有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着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 ...
大前锋 发表于 2010-7-3 18:48



    我还以为 是你写的 感觉你好有学问啊
突然发现 是抄袭的 转载的

你也千万别拿气节 和梅威瑟比
梅威瑟种种表现 种种行为 只能用 囊气 来形容 (还是没有囊气)
和气节差的不是一个档次

12

主题

1673

回帖

82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236

优秀素质奖论坛贡献奖

威望
835 威望
精华
0
财富
42846 拳币
贡献
544 贡献
在线时间
19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19
最后登录
2014-1-30
听众
16
发表于 2010-7-3 19: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说的 是气节的意思 :“ 气节 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再明确一下 输和赢 和气节 ...
东方刀 发表于 2010-7-3 18:54



    气节 为什么解释成 在敌人或压力面前 不屈服

  而不说 在敌人或压力面前 不输给敌人


东方刀越来越厉害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拳击帝国 ( 冀ICP备19037162号-1 )

GMT+8, 2025-8-20 2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