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6195
威望10027 威望
财富567 拳币
贡献7985 贡献
长老
长老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 积分
- 36195
![终身成就奖](static/image/common/1.gif) ![论坛贡献奖](static/image/common/4.gif) ![拳栏作家奖](static/image/common/9.gif)
- 威望
- 10027 威望
- 精华
- 39
- 财富
- 567 拳币
- 贡献
- 7985 贡献
- 在线时间
- 564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11-7
- 最后登录
- 2024-11-9
- 听众
- 6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2-6-11 08: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打猫
沂州(今山东临沂)山高路险,多藏猛虎。有个流寓在沂州的陕北人叫焦奇,此人神勇
无比。一无,他进山一连打死两只老虎,左右肩扛着,还生擒了一只小虎回来。
一个富翁很钦佩,便设宴招待他。焦奇一面吃,一面手舞足蹈地夸耀自己打虎的事迹。
突然,一只猫跳上桌子抓取食物,弄得汤汁狼藉。主人骂道:“这邻家的畜生真讨
厌!”焦奇急忙跳起身,举拳打去,杯盘菜肴都打碎了,那只猫却跳到窗户角落里蹲伏着。
焦奇大怒,又去追打,窗户也给打破了,那只猫却跳到屋角,双睛注视着焦奇。他更加恼
怒,张开双臂作擒捉状,那猫突然尖叫一声,翻过邻家墙头逃掉了。焦奇无可奈何,只好对
着墙发呆。
主人拍手大笑,焦奇羞惭满面地告辞了。
乞儿求教
明朝嘉靖年间的某晚。宰相严嵩坐在内厅,义子们纷纷求见。准许他们进来后,一个个
跪在地上用膝行走,磕头声像山崩一样响,满嘴都是阿谀奉承的话。严嵩洋洋得意,说:
“某部侍郎(各部的副官)有缺,派你去。某处给谏(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等事)有缺,派你
去。”众人听后又磕头致谢,各种拍马形态千变万化。
过了一会,屋瓦片响,忽然一人跌落在地。拿灯一照,是个破衣烂衫的穷人,自称乞
丐。严嵩喝道:“既是乞丐,为啥夜里来此?”
乞丐说:“小人名叫张禄。有个钱秃子和我一同当乞丐,可我讨的钱始终不及他多。问
他是啥道理,他说:‘我们乞丐,要有谄媚的骨头和花言巧语的舌头。你没抓住要领,所得
钱米能和我比吗?’我求教窍门,他坚决不肯。我便想到,您相公门下有许多夜来乞求的官
吏,他们的媚骨巧舌要比钱秃子高明十倍。因此,我便从家乡郑州,不辞路远迢迢来到此
地,偷偷爬到您屋上偷听,从缝隙里偷看,已经三个月了。谁知刚刚摸到一点门道,就不幸
失足摔下,败露了马脚。望大人从宽处理。”
严嵩对众人笑道:“你们这些人天生的媚骨巧舌,真够得上当乞丐的先生了!”便赦免
了那个乞丐,命令众人带他回去,日夜轮流教他阿谀奉承的技巧。从此,张禄的乞讨水平远
远超过了钱秃子。
罪不在臀
邳州有个人背着一个怪胎,到市街招揽看客,敛取钱财。那怪胎一个颈上长着两个头
颅,面孔相对,共有四条手臂四条腿。有人向县官揭发那人骗钱。县官便令差吏将他裤子扒
了,鞭打了几十下屁股,并驱逐他出境。
有人便问他:“这个小孩是你生养的吗?”
他回答:“是的。”
发问人笑道:“罪过不在臀部上嘛,为啥要鞭打臀部呢?”
看妾洗脚
某官因有个同年考中进士的朋友新迎娶了个如夫人(小老婆),便去庆贺,没碰上那朋
友,却只见那人在洗脚。
返家途中遇见朋友,便开玩笑道:“今天我有一个妙句,你能对对吗?”
朋友问:“什么妙句?”
某官说:“看如夫人洗足。”
朋友应声对道:“赐同进士出身。”
秦桧夫妻
阮文达打了胜仗获得许多兵器,将它们回炉熔解,铸成秦桧夫妇的塑像,让他们双双跪
在岳飞庙前面。
喜欢开玩笑的人便撰写了一副对联,分别系在它们的颈脖上。系在秦桧身上的是上联: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系在秦妻身上的是下联:“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
到今朝。”
互相埋怨,斥骂的神态跟对联内容合拍,栩栩如生。阮公拜谒岳庙,见了不觉开怀大笑。
和尚怕妻
一天,祗园和尚邀请我们聚会,有人问在座诸位谁最怕老婆,大家还未应声回答,祗园
和尚就说:“我最怕老婆。”
众人十分惊疑,祗园和尚说:“就是因为怕老婆,所以不敢娶妻啊。”大家哄堂大笑。
园门对联
蒋伯生被免去官职回家后,建筑了一座华丽别致的花园。花园落成时,有人偷偷写了一
副对联贴在大门上:“造成东倒西歪屋,用尽贪赃枉法钱。”蒋伯生看见,尴尬极了。
须吃一刀
洪稚存因为说话得罪权贵,被朝廷判处死刑。斩首前,亲友们纷纷到狱中探望、哀哭,
洪稚存倒反过来竭力安慰他们,还随口吟咏一首七绝,末后两句是:“丈夫自信头颅好,须
为朝廷吃一刀。”
借西厢语
明朝官员钱蒙叟在清兵入关时,曾穿戴了明朝官帽官服前去迎接,途中遇见一个老翁。
老翁用手杖敲他的头说:“我是个多愁多病身,打你个倾国倾城帽(“帽”与“貌”谐音,
此句原为《西厢记》中的文句)。”
大官之孙
某宰相的孙子,把家私全部败光,以至一日三餐都无着落,常常向人借乞粮食。
一天,借到一袋米,半路上背不动了,只好在路边休息。忽然,前面走来一个衣衫破烂
的穷汉,就叫住那人,讲定了报酬,请他背米。哪知走了一段路,那人也气喘吁吁地走不动
了。
他便埋怨道:“我是宰相的孙子,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乃是常事,你是穷人出身,为
啥也这样无用!”那人向他白了白眼道:“你怎能怪我,我也是尚书的孙子啊。”
驷马难追
某官跟一个女人十分相好。后来,两人感情不合,女人乘接吻机会将某官舌头咬下就
走。某官急派人骑马追赶,正巧宋荔裳去拜访他,见状就开玩笑道:“您真是‘驷不及舌’
(成语,即‘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啊!”
做个鹊鸟
陈端庵是顺治己丑年间的进士,担任新城县令,因天性仁厚,每次差吏杖打犯人时,他
总要流下同情的眼泪。
一次,王秀才因自家房屋被人抢夺,长时间也未得到丝毫赔偿,便气愤地向县官告发。
陈端庵接到状子,久久不能判决,只是慢吞吞地说道:“毛诗上早就写道:‘维鹊有巢,维
鸠居之。’(鹊鸟筑有窠儿,让鸠进去居住)你王秀才为什么就不能做鹊鸟呀?”
大家听说如此好好县官不觉哑然失笑。
银杏淫行
乡里有读书人平时喜欢高雅的谈吐,对凡是涉及淫邪的粗俗话语深恶痛绝。
一天,他问邻县一个朋友道:“听说贵县多有银杏,是不是这样?”
朋友不予回答,再三询问还是默然不响,旁边的人都掩嘴暗笑。原来“银杏”与“淫
行”同音,朋友也是喜欢高雅谈吐的,所以不愿作答。
外商买石
有个从西域来到金陵的少数民族商人,看见一个人家的桌子上放着一块石头,便想要买
它。一连来了好几次,主人奇货可居,故意抬高价格,结果没有成交。
一天,主人把石头一再磨光洗净,想再次抬高它的价值。外族商人又来了,一看,叹了
口气说:“这原是一件罕有的宝石,磨光了就不值钱了!”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小看《史记》
莱阳宋荔裳说了一则笑话:“我小时候在家塾读书,乡里有个热衷于科举而没有功名的
老学究问我:‘小孩子,你读的是什么书?’我说:‘《史记》。’问:‘是谁写的?’我
答:‘司马迁。’又问:‘他是否进士?’我答:‘他是汉朝太史令,不是进士。’他拿起
书来,读了一两行,就拍了拍桌子道:‘这个不是进士的司马迁,写得不算好,何必去读
它?’我暗暗发笑。”
书生嘲鬼
杭州北关城门外,有一间房屋,经常闹鬼,人们都不敢居住。
有个姓蔡的书生买下这间屋。到了半夜,有个女子姗姗而来,颈脖上拖着一条红布,向
蔡生拜了两拜,把一条绳子挂在屋梁上,伸出头颈去钻那绳圈。蔡生一点也不害怕。女子又
挂上一条绳子,招呼蔡生。蔡生伸出一只脚套进绳子里,女子说:“你错了!”
蔡生笑着说:“你错了,才有今天。我没错!”
女鬼大笑而去。从此,这所房子的鬼怪就消失了。
骗烧钱纸
李某,曾当缙云县县令,因为嗜好赌博,被控告丢职。但生性好赌,病重时还用手臂拍
击床沿,口里发出赌博的呼喝声。妻子哭着劝他:“这样气喘劳神,何苦呢!”
李某说:“赌博并非一人能进行,我有几个赌友,在床前同我一起掷骰子,只是你们没
看见罢了。”说完就断了气,一会儿又悠悠醒来,伸手向家人说:“快烧钱纸,替我还赌
债。”
妻子问他在同什么人赌博,他说:“我刚才在阴间与赌鬼赌博,输了钱。阴间赌神叫迷
龙,手下赌鬼几千,他靠抽头发了财,有了势。我就属他管,你们替我还了赌债,他就放我
回阳间。”
家人于是烧了大量钱纸,可是李某竟闭上眼睛死去了。有人说:“他又骗得赌本,可以
放心去阴间大赌一场,所以不愿回到人间来啦。”
错吃大粪
蒋用庵刺史是常州人。一天,他和四个朋友在徐兆潢家里喝酒。徐家精通烹调技术。尤
其烧烹河豚更是拿手。这次酒宴上也摆出了河豚。六个人贪河豚肉味鲜美,各各举筷大吃,
可又担心中毒。
忽然,一位张姓客人陡然倒地,口吐白沫,发不出声音。大家都以为他中了河豚毒,急
忙寻了粪汁来灌他,可他没有苏醒过来,其他五人害怕地说:“宁可在毒性发作之前吃药。”
于是各自捏着鼻孔喝下一杯粪汁。
过了很久,张客人居然苏醒过来,知粪汁解毒之事,失笑道:“我素来有羊癫疯,常常
发作,并不是河豚中毒呀!”
五人后悔莫及,都怨自己竟胡里胡涂抢喝粪汁。一边漱口,一边呕吐起来。
金陵骗子
金陵有个老翁,拿了几两银子,到北外桥钱店兑换铜钱,他与店主争论银子的成色,唠
唠叨叨不止。一个青年进来,对老翁说:“您儿子在常州做生意,和我同事,有书信、银子
一包,托我带给您。正要去您府上,不料看见了您。”递过银子,书信就走了。
老翁请店主读信,信中最后写道:“另有纹银10两,给父亲做生活费。”老翁高兴地
说:“还给我那些银子吧,不必再争论成色了,我儿子寄来的纹银,信上写明十两,就用它
换铜钱,怎么样?”店主称了一下,有11两3钱重,以为老翁的儿子粗心,现在可以将错
就错,赚这多余的银子。于是,店主就按10两银子付给老翁9千铜钱。老翁背着铜钱走了。
过了一会,有个客人笑笑说:“店主恐怕受了骗吧?这老翁是搞假银的骗子。因老头在
场,所以刚才我不敢说。”店主大惊,剪开那块银子,果然是铅胎,懊悔极了,忙追向老翁
的住址。
店主赶到老翁那儿,见老翁正和几个人在喝酒。店主抓住他边打边说:“你这老骗子,
拿10两铅胎的银子,换我9千铜钱!”大家询问原故。老翁说:“我拿儿子寄来的10两银
子兑换铜钱,并非是铅胎的。店主既然说我用假银,我原来那块银可以拿来看看吗?”店主
就把剪破的那块银子给大家看。老翁笑着说:“我的银子只有10两,现在这块假银好像不
止10两重,这是他拿来诈我的!”人们一称,果然是11两3钱。
众人纷纷责骂钱店主人。店主心里有鬼,只得哭丧着脸逃跑了。
佛楼鬼鼠
汉阳崔某,捐了个云南的县官,带着家眷上任去了,家里留一个老仆看门。几年后,崔
某卸职回到家里,老仆说佛楼上每夜闹鬼。崔某一向大胆,就把床移到佛楼下,想看个究竟。
头更天,崔某吹灭蜡烛躺下,就听见楼上各种声音:拍桌子的、敲打椅子的、绕圈子行
走的、差役拖板子的。一会儿,鬼怪渐渐下楼。每下楼梯一级,就又发出像用槌子敲梯板的
声音。崔某害怕极了,拍打着床大叫,又听到好像人拖着槌子上楼的声音。家人赶来,点灯
上楼查看,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大家更加相信,不是妖怪便有鬼。请来巫师祈祷作法,却
毫不灵验。
崔家有个戏班子,其中几个胆气很大,想亲眼看一下鬼怪的样子,于是在晚上换上戏
服,一个装扮成伏魔帝君,一个装扮成周将军在旁边侍卫,点着蜡烛等候。
忽见一只老鼠从神龛顶上飞窜下来,鼠尾巴大得像棒槌一样。这几人急忙去追捕,一下
子就把它擒获了。仔细看鼠尾,原来是灰尘凝结而成,有好几斤重。
崔某恍然大悟:“哦,前些年这只老鼠偷吃灯油,我从后面悄悄捉住它尾巴,它用力挣
脱逃去,尾巴的皮却扯下来,鲜血淋淋,再沾上灰尘,日积月累就成了这个样子,拖在地上
发出各种声响来。哈哈,可笑这几个月求神拜佛捉鬼,原来是它呀!”
想念“老虎”
五台山有个禅师,收留了一个3岁的小孩做和尚。五台山很高,师徒两人在山顶上修
行,从不下山。过了10多年,师徒下山,小和尚看见牛、马、鸡、狗,都不认识。禅师就
一一指教徒弟:“这叫牛,可以耕田;这叫马,可以骑;这叫鸡、狗,可以为人报晓和看
门。”
一会儿,有个漂亮的姑娘走过。小和尚惊奇地问:“这是什么动物?”
禅师怕他动了凡心,吓唬道:“这叫老虎,人靠近它,一定被咬死吃掉,连尸骨都不剩
下。”
晚上回到山上,禅师问:“你今天在山下看到的东西,有没有在心上想它的?”
小和尚答:“一切东西我都不想,只想念那个吃人的老虎。”
鬼通人情
雇农田不满,夜晚迷道,走进乱坟岗,踩着一个死人骷髅。
骷髅叫道:“不要踏坏我的脸,不然,我要降祸给你!”
田不满呵斥道:“谁叫你来挡道?!”
骷髅说:“是别人把我移来的呀。”
“那你为啥不去降祸给移动你的人呢?”
“他正在走运,福气大着呐,我没办法对付他。”
田不满恼怒地说:“难道我是倒霉的!你害怕走运的,欺侮倒霉的,这是啥道理?!”
骷髅哭道:“害怕走运的,欺侮倒霉的,人情都是如此,您却来责备我这个鬼吗?请可
怜我,把我拨到土洞里去,就是您对我天大的恩典啦!”
田不满毫不理踩,向前冲过去了。背后传来“呜呜”的哭泣声,以后也没发生什么怪事。
塾师贪财
河北肃宁县有个私塾老师,专门教程朱理学。有个游方和尚到门口求乞,“得得”敲着
木鱼,不肯停歇。塾师责备道:
“佛教本是异端邪说,愚民百姓也许会受你们的骗,这里都是读圣贤书的人,你何必在
这儿痴心妄想?”
和尚合掌敬礼道:“佛教徒募缘求食,好像你们儒家追求荣华富贵一样,大家都违背了
最初宗旨,先生何必挖苦我?”
塾师恼羞成怒,拿起竹杖向和尚打去。和尚说:“太恶作剧了!”丢下一只布袋便走。
塾师捡起布袋一捏,里面装的都是零散的铜钱。学生们一听是钱,都想伸手进去捞一
把。塾师说:“再等一下,要是他老不来,我们再作商量。不过究竟有多少钱先得点点清
楚,免得分配时争多嫌少。”
塾师刚打开布袋,忽然“轰”的涌出一群黄蜂来,一下把他们刺得鼻红眼肿,喊爹叫
娘。正在乱成一团时,那和尚推门进来冷笑道:“圣贤竟想私分别人的钱财吗?”一把拎起
布袋就走,又转身合掌说:“异端偶然触犯了圣贤,请原谅。”
围观者不禁哈哈大笑。
男女有别
傅显喜欢读书,通晓文章礼义,也懂得一点医药知识,就是有些迂腐。
一天,他踱着方步到集市上,见人就问:“你见到魏三兄吗?!”
有人指给了地点,他又踱着方步去找。等见到魏三兄后,他定了定心,才慢悠悠地说:
“刚才我在苦水井旁,看见三嫂在树下作针线活,疲倦了在那儿打盹。你家小孩跑到井旁去
玩,离井口只有三五尺远,好像很危险,因为男女有别,我不便去叫醒三嫂,所以来找你。”
魏三惊慌地奔去,等他赶到时,妻子已趴在井口痛哭掉在井里的儿子了。
好讲古书
沧州人刘羽中,平时喜欢阅读古书,迷信古人讲解古经。
一次,偶然得到一册古代兵书,便伏在桌上攻读一年,自称可带兵10万指挥作战。恰
巧碰到外敌入侵,他就操练士兵,带兵抵抗,结果大败,他差点成为俘虏。
后来,他又得到一本古代水利书,又伏在桌上细细阅读一年,自称可叫千里土地变成良
田。州官听信他的大话,便任用他在一个村子里领导兴修水利。恰好碰到洪水暴涨,水流沿
着他挖凿的渠道倒灌进来,村里人几乎被淹死,变成鱼鳖。
赠驱鬼符
有个道士被鬼迷住了,竟然用污泥涂了自己一身一脸。他痛苦难熬,连呼救命。一人急
忙赶来,啐了他一脸,把鬼赶跑了。道士神智清醒后,十分感激,便说:“承蒙救命大恩,
现有我珍藏的驱鬼符一道,奉献于你,以表谢忱。”
天帝赏酒
各方神仙都来朝拜天帝。天帝传令说:“赏他们酒喝。”管酒大臣便拿记事簿登记众神
仙的姓名,准备分配美酒,但写了3000年也没登记完。
天帝询问情况,管酒大臣说:“众神仙都带着轿夫。”
天帝说:“轿夫也登记赏酒。”
可是过了7000年,还是没登记完。天帝再次询问情况,管酒大臣报告说:“轿夫又都
带着自己的轿夫。”
天帝沉默好久,长叹一声,结果没有赏成酒。
冬瓜功效
某塾师顿顿菜肴只是冬瓜而已,便对主人说:“您很喜欢吃冬瓜吗?”
主人说:“嗯,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使眼睛明亮。”
一天,主人到书室里探望,先生在凭窗眺望景色,好像不知主人的到来。主人便招呼
他,先生连连道歉:“刚才在这儿看京都演戏,就忘记迎接您了。”
主人惊问:“都城演戏,这儿怎么看得见?”
先生答道:“我顿顿吃冬瓜,眼力很强。”
相互戏弄
甲和乙素不相识,甲问乙姓什么,乙答道:“孙。”
乙问甲姓什么,甲说:“不敢。”
乙说:“问君姓,君为啥如此谦虚?”
甲还是说:“不敢。”
乙再三询问,甲便说:“祖。”
乙恍然大悟:原来他是用姓来讨便宜,便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你祖我孙,我孙你祖
罢了。”
音乐助宴
有个人平素喜欢开玩笑。一次,朋友们怂恿他设宴请客,他就发出请柬道:“音樽(杯
盘)会聚。”大家认为他一定用音乐来助餐。
等到客人们上桌就坐,却只见两大盘冬瓜一碗清汤而已。客人们十分惊异,举起筷子大
吃,统统吃光。以后上桌的还是冬瓜和清汤。
吃完后,大家问:“今天宴会,杯盘是有了,可音乐在哪里?”
主人笑道:“诸位没有听见么?”便指指盘碗说:“冬冬汤,冬冬汤。”
小官大话
巡检是县一级的小武官。可有个巡检对妻子吹嘘说:“我这官的级别,与省城巡抚大人
差不多。”
一天,巡抚路过。妻子便悄悄在巡检丈夫身后观察,只见他跪伏在地迎接,动都不敢动。
回到家里,妻子恼火地对他说:“你骗了我!”巡检说道:“你懂个屁!跪在地上,是
一种尊敬人的礼节。假使我到省城巡抚官府里,他也会这样跪伏在地迎接我的!”
百顶高帽
俗话把当面奉承人叫作“戴高帽”。有个在朝廷做官的要放到外地任职,临走时向老师
告辞。老师告诫道:“地方官可不好做呀,要小心谨慎。”
学生回答说:“我已经准备了‘高帽子’100顶,逢人便送一顶,想来不致于出什么岔
子。”
老师生气地训斥道:“我们要用正义来待人,哪能这样?!”
学生马上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能有几个啊!”
老师微微点头道:“你这话说得还有点见识。”
这人辞别了老师,对人说:“我这100顶高帽子,如今只剩99顶了。”
死错了人
某人的丈母娘死了,他想去祭奠,就委托私塾先生撰写祭文。先生按照古书,抄写了一
篇祭悼岳父的文章。主人责怪先生,先生振振有词地说:“古书是白纸黑字,印得好好的,
怎么会错?只怕是你岳父家死错了人!”
母狗免难
有个私塾先生专门读别字,阎王要罚他做狗,那先生坚决请求做母狗,问他什么原故,
他说:“临财(碰到钱财)毋苟(不能随便)得,临难(碰到灾难)毋苟免。”
不肯避讳
宣和年间,徐申讲究忌讳,要别人说话回避自己的名字。
他任常州知府时,一个县官向他汇报公务,说:“有件事已经三次申报察署,也没听到
回音。”
徐申大怒,责备道:“你是县官,难道不知道我的姓名,竟然有意不避讳!”
谁知那个县官是个不肯拍马屁的人,干脆大声叫道:“如果这件事申报府署不作处理,
我便要申报中央户部,申报尚书台,申报尚书省,申来申去,直到申报死了才罢休。”说
完,拱拱手扬长而去。
徐申虽然怒火攻心,可也没有借口将他办罪。
茅厕绘彩
一家有兄弟俩,父亲去世后便分了家,哥哥聪明能干,弟弟却蠢笨无能。哥哥在路口搭
起一间茅厕,每年多有收益。弟媳妇看了,埋怨丈夫缺少能耐,于是弟弟也在路口盖了一间
茅厕,用石灰粉刷了墙壁,还在上面绘上彩画,装饰得优雅干净,过路人以为是庙宇,竟没
人敢进去解手。
之不离口
阎罗王对世上的老师大多平庸无知而很为不满,认为他们不识句读,误人子弟。
一天,他微服私访人间,听见有一个教学《大学序》的先生在念道:“大学之,书古
之,大学所以教人之。”便叫小鬼将先生捉来,严加责问:“你为啥这么喜欢‘之’这个
字,我罚你来世做猪!”
那先生说:“大王要我做猪不敢不依,只望您能让我投胎到南方。”
阎罗王问其原故,他答道:“南方之,胜过北方之。”
想比看狠
一群青年聚集一起喝酒,歌妓在旁边劝酒。唯独首席一个人闭着眼睛,交叉双手,端正
坐着一动不动。
酒宴结束后,歌妓向客人们索要赏钱,那人甩开衣袖站起要走,说:“我没有看你!”
歌妓用手扳住他的肩头说:“看看有啥关系?!闭着眼睛想我比看我还狠呢!”
学生送礼
一位教书先生刚到学校上课,某学生便送去五十文钱,还附了一张礼帖,写道:“门生
某某百拜。”
先生随即在帖上批道:“减去五十拜,补足百文怎样?”
某学生见了批语,又在下面写道:“情愿一百五十拜,免去五十文怎样?”
错打裁缝
某县令在堂,有老人来禀,其子忤逆不孝。县令一听也很生气,忙问详情,老人说:
“我家世传缝纫,今我年老眼花,无法再干,要儿子奉养老年,无奈小子游手好闲,弃我不
顾,我将要饿死,求大人明察训子!”
官怒道:“不孝罪大!你暂退去,待我传你儿子来责问!”
老人退下后络绎不绝地来了许多递呈者,县令情绪不佳,心烦而退堂,忽然想到忤逆一
事,便命仆人喊裁缝来。仆人以为县令又将作衣,就匆忙赶去喊平日多次为县令做衣的那个
裁缝。
裁缝急急赶去,县令却喝令用大杖痛打。打罢,裁缝气息奄奄地问:“小人有何罪哪?”
县令说:“你弃父不养,还说无罪!”
裁缝说:“我从小父母双亡呀!”
县令怒气更足,说:“你这不孝之徒,有父尚不认,来人——”
吏役知情,忙跪下禀告县令说:“此人父母实于某年某月病故的,众所共知,请盼明
察。”
县令大惊道:“刚才那个告状的老人难道是鬼吗?”
众吏役说:“这是另一个裁缝的父亲呀!”
县令知误,但仍强辩说:“为人子者,仅作缝纫,有辱祖宗,不孝之极!再敢争辩立予
重罪!”裁缝忍痛而去。
异名四种
某县令升堂,有四位来告状的人,县令问其姓名,分别答说:“洋洋得意,不敢放屁,
昏天黑地,拖来扯去。”
县令惊诧,说:“哪来此等异名,暂退!”退下后县令赶紧去问幕客,幕客笑着告诉
他:“此四人在讥笑您呀!”
县令问:“为何如此说?”
幕客说:“阁下后拥前呼,则洋洋得意;谒见上司,则不敢放屁;问案对词,则昏天黑
地;何以结讼,则拖来扯去而已。”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