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0058
威望15143 威望
财富170471 拳币
贡献7679 贡献
长老
长老
一代宗师
 
- 积分
- 70058
  

- 威望
- 15143 威望
- 精华
- 40
- 财富
- 170471 拳币
- 贡献
- 7679 贡献
- 在线时间
- 496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3-19
- 最后登录
- 2025-7-18
- 居住地
- 江苏 南京
- 听众
- 19
|
发表于 2009-8-10 23: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是-------------------
个人简介
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汉族,陕西长安人。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抗日名将。原名张钟麟,字灵甫,后以字代名。1903年8月20日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东大乡大东村。曾任中国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号称“王牌”、“模范师”、“抗日铁军”)师长。阵亡于国共内战时期的孟良崮战役,享年45岁,蒋介石称其为“国民党第一烈士”。
军事生涯
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第一军第21师步兵排长见习官,后升任排长;
1926年秋冬,国民革命第一军第21师连长;
1928年12月29日,国民革命第一军第1师第2旅6团1营2连连长;
1929年5月,国民革命第一军第1师独立旅第2团3营9连连长; (蒋桂之战结束后,第四集团军第17师被缩编成中央军独立12旅,独立旅不久后被编入第1师);
1930年5月,国民革命第一军第1师独立旅第2团3营营长少校;
1932年冬,国民革命第一军第1师独立旅第1团团副中校;
1933年,国民革命第一军第1师独立旅第1团团长;
1935年,杀妻吴海兰,被关入“模范监狱”;
1937年,第51师师部高参上校; (同年51师58师编成第74军,次年57师拨入第74军序列)
1937年10月,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团长;
1938年9月,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旅长;
1940年冬,第74军第58师副师长;
1941年10月24日,第74军第58师代师长;
1941年冬,第74军第58师师长;
1944年5月,第74军副军长;
1945年2月20日,授予少将军衔; (同月保送入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二期深造)
1946年4月20日,第74军中将军长兼首都警备司令;
1946年5月至6月,陆军整编第74师中将师长; (第74军整编番号更为陆军整编74师)
1947年5月16日,在孟良崮战役之中阵亡,享年45岁。
灵甫出世
1903年8月20日,张灵甫出生在长安东大乡东大村的一户农家。家境不错的张父将张灵甫送入私塾,11岁的灵甫进入小学。后考入长安中学。在西安的时候,青年张灵甫为文庙的碑帖所吸引,每逢节假日都带上纸笔到文庙临摹碑帖,聚精会神经常忘记吃饭。他的字很快闻名全校,学校专门为他举办书法展,观者如云。此事被陕西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听说。于右任曾东渡日本留学,参加过同盟会,1922年,回西安出任靖国军总司令,讨贼军西北第一路总司令。他的书法誉满天下,于是很想看看张灵甫的本领。当时的张灵甫挥毫落笔,连写5个条幅。于右任惊讶之余大喜过望,连连道:“奇才,奇才,后生可畏!”
张灵甫爱好历史,喜欢一同谈古道今,指点江山。1923年毕业后,他回家乡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后接受新思潮的影响,张灵甫不甘身处穷乡僻壤,千里迢迢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张灵甫积极参与之余,深感学生的软弱无力。愤而投笔从戎,到河南开封参入胡景翼的国民二军军官训练团。1926年,热切投身革命的张灵甫参加了广州黄埔军校在郑州的秘密招生,并被录取。同年秋,张灵甫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队,修步科。
1927年3月8日,军校第四期学生开学典礼上,张灵甫、胡琏、林彪、刘志丹、袁国平、李弥、文强、唐生明等日后中国大地上风云一时的人物们站在一起,聆听校长蒋介石的训话。以这一刻为起点,张灵甫开始了他二十年的戎马生涯。
将军是抗日英豪民族之魂,尤其是亲率敢死队智取古山的壮举,腿被日寇机枪打断,血洒疆场之悲壮;抗战之中,舍身忘死。身中7块弹片犹不下火线。在香港治疗腿伤期间,不听医生劝阻瘸着腿回到战场,试问将军如此英雄古今华夏大地几人可比?将军在给家兄信中曾说:“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未卜,家人当我已死,绝勿以我尚生,予果死,堂上双亲,请兄奉养,膝下诸子,望兄抚教。予妻守嫁,听其自然。”
将军是北大才子,一手好字,对军事战略有着精湛的素养。曾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写了《遭遇战研究》《山地战研究》《日军作战心理分析》《在劣势装备下如何实施河川战》《我带兵的经验》等众多文章,将军堪称中国第一职业军人。
将军私人品行良好,严于律己,常用津贴解决同事家中的困难,改善部队伙食。爱家乡,尊敬父老。每次回家都是三十里下马,不穿戎装;必向乡亲们问寒问暖问收成。方圆几十里的父老都将自家子弟送到他的部队以报效国家。将军身高八尺有余(一米八六},英俊潇洒,相貌堂堂,如此英豪怎不令人赞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