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日本,黑人只有几万,还不到广州一个市15万黑人的零头,15万,这还是在册人数,不包括非法居留者。 日本经济,早年也有过原始积累期,曾引进过黑人劳工,上世纪90年代时,黑人多达50万。经济发展,初期都血淋淋的,每个毛孔都流着血,但发展起来的日本,跨国企业遍及世界,也就有了卸磨杀驴的想法。 黑人问题,其实一直就存在,需要时,看他们力气大,干活猛,因有用,叔能忍婶也能忍,不需要时,看到的,就只剩下扰乱治安,祸害血统,日将不日等不良一面了。 可是,50万黑人,又不能直接驱赶,哪个黑人兄弟不想呆日本赚大钱,要硬赶,搞不好,整个社会就**上苍井空,乱套。坊间说法,非洲国家莫桑比克需要经济援助,日本便提了个要求:由莫桑比克接回50万“三非”黑人,并提供工作机会。最终,仅一年时间,日本解决了黑人问题。 
接下来,日本实打实地,对想要居留日本的黑人,设了三道关口: 第一关,语言。需达到日语N3的水平,和日本人可以正常交流。对非洲兄弟来说,学日语的难度,比欧洲上流社会学拉丁语还难,能正确读出岛国片三两个词,已属人中龙凤了。 第二关,有正当职业。这和德国法国接收难民形同天壤,白吃白喝,没门。要来,可以,但得有能力,会创值,多贡献。 第三关,智力不得低于115。这一条,怎么看都有些不厚道,简直和白过古天乐有得一比。要知道,非洲兄弟的平均智商也就六七十,这一条线,估计曼德拉看了也倒吸一口凉气。 先遣送,后设槛,是日本黑人少的直接原因。 01 除了上面讲到的实操,日本黑人少,还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的内驱力。 政治层面,日本没有非洲殖民史,和非洲国家也没有过多交集。 殖民史方面,反面的,是法国,黑人数量超过500万,照此发展,一百年后,一个黑人小朋友可以问妈妈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法国的民族英雄拿破仑怎么是个白人? 国家间的交集层面,日本比中国又要小很多。当初伟人有说过: 我们是被非洲兄弟抬到联合国的。 
中非友谊这么深,肯定是有不少交集,我们曾经给非洲很多经济援助,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非洲兄弟也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力挺。 正是因为这份交集,我们早期对非洲兄弟,感情上极为认可。都是第三世界,都是被帝国主义压迫的族群,自然心有相惜。 反观日本,不但政治层面交道少,交情薄,经济方面,除了雇佣劳工之外,其产品的主要市场,是欧美等老牌帝国,以及新兴经济体如金砖五国,非洲市场,从来入不了他们势利眼。 一没政治旧情,二没经济新账,日本要切去黑人,当然要利落得多。 02 地缘文化层面,日本是岛国,历史上少有民族间的征伐和融合,血统嘛,自然要纯一点。 说起日本的民族融合,得追溯到中国秦朝前期的弥合时代,那时,岛上有了渡来人,差不多同时期,有了徐福率一百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的传说。 不管怎么说,两千多年了,日本很少再有少来族群,其相对纯正的血统,对其他民族的排斥,当然要更强一些。 此外,日本一直是学习型国家,古代一直追崇中国文化,而中国重视种族正统,日本也就有了抵触和歧视异族的文化。 讲到种族正统,日本虽是学生,但在这方面的文化积淀,比中国更甚。 不但种族纯,日本文化也纯,世界上很少有其他国家,其文化构成的复杂性,可以用两个符号加以概括,但日本可以:菊与刀。 对纯正的追求,是日本人骨子里面的东西,为了保持这个,他们是可以杀人的。电影《人证》,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东京皇家饭店的电梯,一个美国黑人青年突然被刺死。死者乔尼,专程来日本寻找生身母亲,杀他的,正是母亲八杉恭子。 二战后,八杉恭子和一位美国黑人驻军同居,生下乔尼,成为服装设计师,步入上流社会的她,为了名誉,不惜杀掉亲生孩子。 残杀亲生儿子,仅仅是为了名誉,是可见,在日本的社会,对黑人的歧视有多深,对保持血统的纯正性,偏执到了疯狂的地步。 与此相反,中国人的包容,犹显珍贵。不说别的,单就信仰,信神行,信自己也行,信天上的神行,信水里的地里的神也行,信普罗大众共奉的菩萨行,信自己有家神,也行。 日本黑人少,但绝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岛国有岛国的作法,大国,则更该有大国的风范。 不包容,难成大,既成大,更需包容。 对待黑人问题,最终,还需在包容的态度下,厘清厉害关系,客观具体地设置条件,不可一叶障目,以个案盖全局。 03 除了包容的态度,具体层面,再来看看全面驱逐黑人,是否可行。 四月初,一位外国黑人男子到广州,因对医院要求其隔离的要求不满,试图闯出隔离病房,护士拦阻时,被他推倒在地,并咬伤护士脸部。 更气愤的是,这位男子,被确诊为新冠。 
就在这事发生前不久,有关方面发布了《修改外国人永久居留权草案》,等于是要放宽外国人入籍限制,如果修改条例,势必会涌入大量黑人,一时举国哗然。 新冠黑人咬护士,系恶性事件,但也必须看到,这是个案。 咬人事件,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1996年世纪拳王之战,泰森咬掉霍里菲尔德耳朵,但藉此推断黑人就是下作,难免以偏概全。 不过在很多人看来,极端个案的后面,是普遍的文化背景,比如广州黑人聚居区如三元里,前几年治安堪忧。 
可问题是,对待事情,我们不能片面化,对待族群,也不能将其脸谱化,黑人中间,是有崇尚暴力,扰乱治安的一撮,但更多的,却是安分地做着生意,他们也会给我们订单,每个贸易行为后面,是数以千计的饭碗。 最简单的如服饰行业,由于系纯手工底端作业,大量的活计,由广西、广东、湖南等贫困地区家庭来做,粗略算下来,一个黑人的订单,就维系着上千人的生计。 试想,如果没有经济贡献,这些黑人,也就失去了广州居留的必要性,估计早就被赶走了,或者说,他们根本也不会来到中国。 赶走黑人,容易,随便设个门槛,就可搞定,比如皮肤色素沉着不能高于刘青云、古天乐等。但那些指望着外贸订单手工绣花串珠的贫困人口,谁来给他们饭碗? 黑人居留的问题,显然不能单从我们的好恶来左右。 经济条件决定上层建筑,何况我们的文化,历来都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再还有,我们自己,被世界有些地方称为“**”,同样是种族歧视的受害群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必要去歧视他人。 黑人问题,显然,是问题,但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带有色眼镜,更不能随便设个标准画一条线,搞个一刀切出来,只怕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