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 “唇亡齿寒” 论,“代理人战争” 论
我国政府对国家立场的阐述,一贯相当谨慎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严谨的国家之一。一个词、一个字都不会随便写。而且相当注意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至于各层次的媒体、智库、个别官员、专家学者、评论员、自媒体、民众,各有解读,各有发挥,另当别论。
“唇亡齿寒” 论
没记错的话,美帝入侵朝鲜时,我国用过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之类的描述。此外,很少用。
中国-苏联结盟时期,使用过 “共同对抗外部威胁”,这和 “唇亡齿寒” 还不是一个意思。而今的中俄关系,这种描述早就不存在了。相反,更多强调各自的独立性和合作性,强调中俄关系 “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不受第三方势力干扰”。
至于中乌关系的定义,俄粉自己去看,看是不是你们意淫的那样。有没有 “尊重乌克兰主权与领土完整” 的说法,这个说法还没改吧 !
“代理人战争” 论
关于 “代理人战争” 一词,我的记忆,我国政府很少使用,更多强调战争背景的复杂性,外部势力的干预。更谈不上在俄乌战争中使用这个词。
我的理解,作为代理人,本身是没有战争利益,只是从委托人那儿得到利益,替委托人而战。
而世界各地的战争,不管有没有外部势力干预,交战各方,都有自己的政治诉求,而且这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实现和平的主要矛盾。用 “代理人战争” 来描述,通常是不完整、不准确的。
至于 “乌克兰为谁而战 ?” 的惊天之问。那意思,乌克兰为支持他的60多个国家而战,就是不为自己的主权而战。符合事实和逻辑吗 ?
所以,你的看法,就说你的看法,不要套 “国家立场”,你不是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