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会员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 积分
- 15483
![优秀素质奖](static/image/common/3.gif) ![论坛贡献奖](static/image/common/4.gif)
- 威望
- 2367 威望
- 精华
- 10
- 财富
- 49564 拳币
- 贡献
- 2356 贡献
- 在线时间
- 184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4-27
- 最后登录
- 2020-3-9
- 听众
- 17
|
大马士革刀--世界名刃之首
大马士革刀简介
大马士革刀原产地印度,是用乌兹钢锭制造,表面拥有铸造型花纹的刀具,世界三大名刃之一。大马士革刀通常为弯刀,其最大的特点是刀身布满各种花纹,如行云似流水,美妙异常。这种花纹是在铸造中形成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马士革刀独特的冶炼技术和锻造方式一直是波斯人的技术秘密,不为外界所知。 大马士革刀以伊朗为代表。伊朗古代铁兵极为著名,当时的蒙古、印度、土耳其以及东方各国王室均聘用波斯良匠铸兵,但是各国的兵器形状不同,而制刃者又未留铭文,随着年代的推移,人们已无法辨认这是波斯人造的。现在我们只能用伊朗境内自用兵器为代表。 从比较而言,波斯出产的熔冶花纹钢刃,其脉络犹如丝绸织纹,光泽夺目;印度出产的花纹钢刃,其横行脉络常呈数十层云梯形,即所谓穆罕默德梯,奇巧名贵;土耳其刀的花纹呈翻卷形,其脉络犹如玛瑙形。 其实大马士革钢刀是欧洲人的叫法,这种钢在铸造成刀剑时表面会有一种特殊的花纹--穆罕默德纹,所以它是属于花纹钢中的铸造型花纹钢,区别与折叠锻打形成的焊接型花纹钢(包括中国剑、马来刀等等)或者淬火型花纹钢(日本刀),当然,几乎所有古代的花纹钢都是用来制作武器的,因为花纹能够使刀刃在微观上形成锯齿(肉眼无法分辨),使得刀剑更加锋利。大马士革钢刀上的魔性的花纹简直就是锋利和珍贵的象征
锋利的原因
大马士革弯刀之所以如此锋利,主要是因为其锻造方法与众不同。现代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大马士革弯刀独特的花纹竟然是由无数肉眼难看到的小锯齿组成得,正是这些小锯齿增加了大马士革弯刀的威力。大马士革钢刀上的花纹简直是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因动人的传说和自身的优异性能,大马士革钢制成的刀具,成为刀具收藏界的极品。近年来有一些公司采用镀锡工艺模仿大马士革钢的花纹,真正的大马士革钢又称为结晶花纹钢,是古代粉末冶金和锻造技术完美的结合,大马士革钢刀上的花纹基本上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纯的雪明炭铁,硬度比玻璃还大,暗的地方的结构是属于沃斯田铁和波来铁,整体含炭量大约是在1.5~2.0 % 之间,在韧性高的波来铁里均匀散布着比玻璃还硬的雪明炭铁,使得大马士革钢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锋利的刀锋,而且也非常坚韧而不会折断的刀身。大马士革钢的花纹和摺叠钢有明显的差别,大马士革钢花纹比较细致看起来比较自然黑白的对比也比较大,在古代由于有在刃上喂毒的情形。很多大马士革钢的刀刃呈现黑色的现象,在黑色的刀刃上分布着亮晶晶的雪明炭铁,古代波斯人把它形容成像夜空中的繁星一样漂亮,此外大马士革钢比起摺叠钢来是很不容易生锈,几百年下来不用像日本刀一样的费心保养却也能光亮如新不生锈。乌兹钢刀剑与中国的故事 中国最早的乌兹钢传入时期,是公元368年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时期,传入国是当时的波斯萨珊王朝,当时的波斯语发音是“班奈”,传入我国后音译为“镔铁”,由此可见当时有着一条与丝绸之路共同存在的“镔铁之路”。至北宋时仍然有大量输入,而辽朝就以能够出产镔铁自傲,“辽”的国号在契丹语中就是镔铁之意。他们的冶铁遗址中发现过使用兽骨作为渗碳催化剂的痕迹,可能与冶炼乌兹钢有关,辽人对外交往也时常以镔铁刀作为贵重礼物相赠。辽人后的金国也可冶炼,蒙古军事贵族崛起之后南攻金国,1219年金国行将灭亡之时蒙古人发动了令世界为之颤抖的三次西征,一路上灭国无数,1260年成吉思汗孙旭烈兀攻陷叙利亚大马士革,但是1258年南宋守将王坚在四川合州钓鱼城下击毙元蒙哥汗,蒙古军事贵族集团为了汗位开始内讧,至此西征结束。因为蒙古人在西征的过程中在屠杀之余掳掠了大量的工匠,所以元朝乌兹钢刀剑的生产能力应该是最高的,据《元史》载,元朝政府工部的诸色人匠总管府下设有“镔铁局”,专门冶炼镔铁,同时“提举右八作司”也可生产镔铁。中国对乌兹钢兵器的认识一直延续到明代,但是看来已经不能独立生产了,明人曹昭《格古要论》中记载:“镔铁出西番,面上有旋螺花者,有芝麻雪花者,凡刀剑打磨光净,用金丝矾(硫酸铁化合物,有弱酸性)矾之,其花则见,价值过于银。……假造者是黑花,宜仔细辨认。”,遗憾的是中国自主生产的乌兹钢刀剑绝少有流传至今者。 中古时期的印度和波斯与中国文化交流至为频繁,古代印度的乌兹钢和以其为原料在波斯制造的大马士革剑是否传入中国,是学者们很关注的话题。中国古籍中多次记载的镔铁及其制品被学者们怀疑就是乌兹钢及其制品大马士革剑。中国古籍对镔铁的记载始于公元6世纪,《魏书·西域》、《周书·异域下》、《隋书·西域》都记载波斯出镔铁,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苏悉地经》载有镔铁产于今克什米尔一带,系“以诸铁和合,或极精得,铁中之上是也”。宋代关于镔铁的记载明显增多,元代还专门设立了“镔铁局”主持其生产,明代山西、新疆都生产镔铁。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还详细记载了镔铁制品的特征,“镔铁出西番,上有螺旋纹者,有芝麻雪花者。凡刀剑器打磨光净,用金丝矾矾之,其花则见,价值过于银。古语支识铁强如识金,假造者是黑花,宜仔细辨认……曾有镔铁剪刀一把,制作极巧,外面起花镀金,里面镶银回回字者”。按上述古文献关于镔铁产地和特征的记载,大多数学者认为镔铁就是乌磁钢,“镔”是中亚语言对乌兹钢称呼的音译。问题是目前我国还没有鉴定出确切的古代镔铁制器,在缺乏实物证据的情况下,镔铁就是乌兹钢的结论还难以最后敲定。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