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好清闲,既然楼主朝我释放臭不可闻之气,只好再回一贴,莫怪。
首先,楼主说在下:“一迷信(科学)就会走极端路线。阁下应该算一个”。
在楼主看来,我“迷信科学”,大概属于他所说的“反传统的,个人认为缺啥喊啥不懂啥喊啥”。
我本可将类似言语回赠于楼主,但人身攻讦一旦开启,循环难休,徒徒消磨时间心性。故此贴仅论述楼主前文所举的若干案例,本人也不愿再对楼主多做回复。
下面逐一罗列楼主所举案例。(下面案例后的括号内为楼主原文,方便理解楼主原意)
1.茅台、红酒、可口可乐秘方。(你现代科学能超越这些弄出更好喝一点的吗? )
2.德国梅赛德斯奔驰F1赛车发动机。(还不是高级技术就凭经验手感打磨,凭经验和手感能叫科学吗?是不是也算传统?)
3.日本人保留传统节日习俗,吃本土食材且食材加工过程为手工。(茶道剑道等也没有被日本人抛弃,重大节日人照样穿和服穿拖鞋,绝对不吃米国牛肉,法国牛排后边站,牛肉牛排海鲜等都还是保留铁板手工精制尽量原汁原味)
4.手工定制的西服昂贵高级。(中国点名气的律师为什么至少飞香港纯手工量身定制西服?)
5.非转基因古法压榨花生油较昂贵,因此品质、安全性等较高。(普通老百姓超市买个油,为什么表明非转基因古法压榨就贵几十块一桶?)
关于以上问题,我作为楼主所说的“最起码的小学语文水平也不一定有,喜欢装不懂,或者确实小学留级 ”的一个“盲流”,看法与解读自然与楼主这类人相差甚远。话虽如此,我仍厚颜将自己的见解罗列出来,毕竟论坛里除了楼主这种满口黄白之物的“大师”,还是有很多可爱的拳迷,就当给大家看个乐。
1.茅台与高档红酒一样,是奢饰消费品,且具有投资品属性,即拥有三种重要属性:奢饰品、消费品、投资品。类似茅台的高端酒类产品能售卖出高昂的价格,决定因素很多:行业历史结构、品牌营销、渠道控制,产品质量等。我们不能简单的将茅台类高端酒品的成功(包括市值、单品售价、企业利润等),归因于它“好喝”(产品质量高);再根据它由于“百年秘方”的“好喝”,总结出“传统工艺”优于“现代科学”。(何况我们如何定义“好喝”呢,莫非最近国际、国内上出台了新的“好喝标准”么?)
茅台的故事想必大家没少听,什么百年秘方、国酒茅台、1915年巴拿马酒宴等等。篇幅有限,不便细说,贴上一个知乎链接:茅台为什么是国酒,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以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60869
对了还有可口可乐,关于可口可乐就简单说一下。可口可乐的成功并非因为某些智商欠费者所臆想的因为“好喝”,而是作为第一代含可卡因的毒品饮料风靡全球。可卡因来自于古柯碱的提纯,发明可口可乐这个医生以前就是 制作古柯酒的,后来美国有段时间实行“禁酒令”,因此他转而研究古柯饮料,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最终他的毒品饮料畅销全球。(1906年可口可乐剔除了古柯碱的成分,但直至目前仍保留古柯叶的口感)
可口可乐后期的持续辉煌,主要依赖:精准的营销策略、严格的成本控制(这方面的书很多,随便百度)。
当然,楼主可以认为可口可乐的成功主要由于其有“百年秘方”(其实就是可卡因),但这样他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没有秘方的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能和可口可乐平分秋色。当然他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可口可乐凭借其“百年秘方”,在中国的饮料市场占有率也仅不到10%(原因当然是剩下的90%的企业有千年秘方!)。
2.“德国梅赛德斯奔驰F1赛车发动机,凭经验手感打磨”这可是楼主的原话,绝对不是我瞎编的啊!
目前F1引擎制造商只有奔驰,法拉利,雷诺和本田。稀有车型和量产车不一样,许多零部件开模成本过高,因此人工参与度比起量产车型会高一些。
可惜我并未能查到这几个公司具体如何“手工生产”引擎,但幸好日本兄弟给力,日产旗下的著名跑车系列GTR的引擎生产工作室接受过采访,标题第一句话就是“纯手工打造”,下面附有该采访的链接,有丰富的图片以及文字。https://www.pcauto.com.cn/tech/278/2784162.html
复制一些采访的原文,方便不能看文章的朋友也能了解一下顶级跑车所谓的“纯手工打造”引擎。以下为采访原文
VR38引擎的中缸由铸造车间运送过来之后,首先经过电脑检测,准确无误后才进入生产装嵌过程。
紧固缸体螺丝的工序由电动机完成,电脑可以测试出发动机在每个区间的动力转速水平。
工程师还表示,对于任意一位曾受到过训练的人来说,只需要三到四个月时间便可学会组装一台GT-R发动机。
本篇采访视图不少,很可惜并未能找到工程师“凭经验手感打磨”中缸的照片(因为人家说了中缸是直接由铸造车间做好了送来的,还得经过电脑检测)
特别是日本工程师表示,作为一个汽车工人,只需要三到四个月便可学会组装一台GTR发动机。看来即使要“凭经验手感打磨”,三个月的学习便能组装一台顶级跑车的发动机,似乎也不太“传统”。
楼主有一句原话“还有就算手工打磨不算传统,至少不算高科技数码机床打磨吧?那个更好? ”
这个问题我只能建议大家去看一下采访的原文,有丰富的车间内视图,可以随便看看日本工程师使用的仪器、器械、以及流程。
如果你问我日本工人到底用了啥工具?到底人家用不用高科技数码机床?那我只能回答你:蠢啊!人家那么有匠人精神,零部件当然是一榔头一榔头敲出来的啊!我们中国人就应该学习对方的这种精神!
3.日本人保留传统节日习俗,吃本土食材且食材加工过程为手工。( 茶道剑道等也没有被日本人抛弃,重大节日人照样穿和服穿拖鞋,绝对不吃米国牛肉,法国牛排后边站,牛肉牛排海鲜等都还是保留铁板手工精制尽量原汁原味 )
日本人保留传统节日,重大节日穿传统服饰。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少了吗?哪些国家和民族现在完全不过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日本人有传统服饰。在中国穿旗袍的大妈和穿汉服的小姑娘难道见的少了?苏格兰人、俄罗斯人就从来不穿传统服饰了?
日本人保留传统节日,那日本人过圣诞吗?日本人过情人节吗?
巧了,中国人也保留了很多传统节日,中国人现在很多人也过圣诞节情人节,全球人民的节庆风俗,本就是传统与现代并行的。
就算你喜欢过618购物节,那也不影响你端午吃粽子是不,反之亦然。
最后说一下日本人“绝对不吃米国牛肉,法国牛排后边站”的问题,其实这种问题真挺弱智的,别说谷歌了,会用百度的正常人都说不出这种话。
我也懒得多说了,就贴一个公开的数据把:日本16年消费牛肉119万吨,16年日本从国外进口牛肉72.5万吨,国外进口占比6 1%,我看的是11年-16年的数据,几年间比例基本相差不大。
4.手工定制的西服昂贵高级。(中国点名气的律师为什么至少飞香港纯手工量身定制西服?)
这三家比较知名的顶级西装品牌,意大利的Kiton、Brioni、美国的Oxxford,除了美国的Oxxford,意大利的两家店在中国数个大城市均有门店,所以我挺好奇到底中国的哪个土鳖律师买套西装还要飞香港。
首先说明楼主这个例子有问题,他本意是想通过由于“手工西服高级昂贵”,推导出“传统手工制衣胜于现代机械量产”,由此推导出在服装产业上“传统”的优势。
而实际上,由于基因的多样化,人们的身体各部位比例多种多样,甚至同一个人的身体结构也并非完全对称。因此并非是“手工”胜于“机器”,而是“定制”胜于“量产”。
红豆集团是阿玛尼在中国的代工商之一,主要为阿玛尼生产贴牌的西装,一件300多人民币,而阿玛尼西服的售价一般在6000以上。红豆集团的老大周海江说:这就是品牌的价值。
人家也没说阿玛尼这是传统手工的价值啊!
5.非转基因古法压榨花生油较昂贵,因此品质、安全性等较高。(普通老百姓超市买个油,为什么表明非转基因古法压榨就贵几十块一桶?)
聪明的同学们能想出来这是为什么吗?最后这道题就作为思考题留给大家!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