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会员
拳击润吾!
 
- 积分
- 33452
  
- 威望
- 12142 威望
- 精华
- 150
- 财富
- 251 拳币
- 贡献
- 6854 贡献
- 在线时间
- 55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27
- 最后登录
- 2016-5-22
- 听众
- 16
|
本帖最后由 liujie 于 2011-3-22 22:35 编辑
拳击比赛简单说,无非是两位拳手你来我往进行博弈,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复杂说,则包含体能、技术、战术、意志、力量等诸多因素。很多朋友都经常提到技术,也可以说拳击技术是拳击诸要素的核心组成部分。那么究竟何为拳击技术,我不是很清楚,今天试着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和大家探讨!
个人认为拳击技术,包括打击技术、防御技术、攻防转换的技术、控制距离和节奏的技术、边缘技术。
首先说,打击技术,就是我们常说的攻击手段,包括拳头落点的准确性,拳头的方位来源,这里主要是指主动击打,一般认为:拳头能够刀刀露肉,胡着说十有八中,加上声东击西的飘忽不定的出拳,就可以说是攻击技术出众!我们拿帕奎奥为例,帕的落点精准,60%—70%以上的拳头都会“贼不走空”,而且最叫人称奇的是他的出拳往往神出鬼没,用蝴蝶兄弟的话说,就是神来之笔,对手很难摸清出拳路线,马奎兹也算得上身经百战的老将,但对帕式路线仍忌惮有余。反之,则认为其攻击技术比较粗糙。当然,我所说的帕式攻击技术的优秀,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相对”优秀,并非绝对,比如帕奎奥打马加里托,命中率可能在80%,打小梅威瑟,命中率可能在40%,对手防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攻击方的效果。还是那句话,凡事无绝对!
第二、防御技术:主要是指防守技术,这里只单纯的防守,拳手的技术特点和身材不同,防守的措施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曲臂防守比较常用,也比较方便,相比较而言,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但是要做到优秀也并非易事,首先自己的前臂要比较长,否则你防得了上、防不了下。其次双臂的夹臂动作要有力,但也要张弛有度,如果一味猛力防御,很可能注意力就全集中在胳膊上,而忽视了其他方位的防御,造成大脑短路。还有就是双臂并非一成不变,要适时根据对手拳头的方位变化及时调整双臂与身体覆盖的位置。莱特、斯图、克罗蒂等人皆是曲臂防守的专家,套上这层厚实盔甲,很难被击倒。其他的诸如晃头摇臂躲闪技术、俯身下潜技术、上身后仰技术,搂抱技术、十字插花式防守技术等不一而足。哈迈德、大克、福尔曼、巅峰的琼斯、维塔克、霍普金斯都是防御技术比较出众或者比较另类的代表人物。无所谓哪种防御技术更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换句话说,只要能过躲过来拳,或者说尽最大限度不使自己受到重击,就是好的防御技术。
第三:攻防转换的技术:很多平庸的拳手,在躲避或者遮挡对手来拳的时候,往往是一味地被动防守,眼神中流露着恐惧和无措,根本没有能力去打对手的反击,反观那些防反高手,我们拿小梅为例,几乎任何一场比赛都可以看出,他的头部微微前倾,依靠自身灵敏的雷达预警装置,时刻密切监视对手的一举一动,一旦对方打出真实的一击,他会凭借自身的超强反应速度或迅速回撤,或左躲右闪,但是在对手拳头落空的一刹那,他会以离弦之箭的速度打出有效凶狠的一击,命中率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就是传说中的防反高手。
第四、控制距离和节奏的技术:要想有效地打击,必须依靠灵活的步伐来控制合适的距离,我们看霍普经常能够脸面非常干净地“全身而退”,而对手伤痕累累。同样小梅亦是如此,控制距离的最高境界就是人随腿转,能够打击到对方而不被对手打上一拳。相比之下,那些盲目出拳、步伐杂乱的拳手,往往进事倍功半。控制了良好的距离,节奏感也随之而生,我打你一下,你中招了,你打我一下,我躲开了,你刚想进攻,被我灵活的步伐化解了,你还未防守,我的急进步给你了两拳,打得你两眼发晕,耳边生风,乱了阵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节奏被对方控制了,这样的比赛,焉能不败?
第五、边缘技术:提起此项技术,为很多热血拳迷所不齿,的确,光明正大的厮杀更能激起民众的激情,偷鸡摸狗的差事非君子所为。但是,既然世界拳击组织机构将一系列规则制定出来,很多聪明的拳手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依靠自己的技术也好,手段也罢,以己之长克彼之短,又未违规、又能得点甚至干扰对手的情绪,这样的做法显然值得被广大“旁门左道”之人推崇,甚至纷纷效仿。里奇哈顿、霍普、老霍皆是边缘技术的大师,尤其是霍普,经常在台裁视线无法所及之处暗下绊子,拼命得点,这在与琼斯的比赛、与莱特的比赛都有所展现。抛开这一技术的光彩与否不说,一般人想学还真学不来,一句话,任何事情都需要天赋。
时间关系,不能细细说来,以上浅见,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