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034
威望809 威望
财富32017 拳币
贡献158 贡献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 积分
- 6034
- 威望
- 809 威望
- 精华
- 0
- 财富
- 32017 拳币
- 贡献
- 158 贡献
- 在线时间
- 12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5-24
- 最后登录
- 2017-11-17
- 听众
- 16
|
关于云南临沧佤族,不知道大家有了解多少?
对于那个从原始社会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至今仍然保留着绝对的习俗和传统。星光下的篝火,月影里的猎刀,粗旷的歌喉唱着淳朴的山歌,绵绵的山里住着的是我们的阿佤人民。没有奴隶社会的哀歌,封建制度的杂役,也没有象征着现代文明的高科技,但那里一样的有着阳光和生命的气息。
在云南,傣族还有一个别称叫做“水傣”,因为傣族最好水,也就是傣族都是傍水而住的。而至于我们的啊佤人民却祖辈的群居在有着一定海拔的高山丛林里,这之间有着一个古老的故事:相传在很早的时候佤族的祖先只剩下了父子两个,爷俩一路漂泊一天走到了澜沧江畔。当时父亲看到那里气候适宜,江里鱼类繁多,江畔的山林里草木丛生,绵连的山间禽鸟遍野,认定是个好地方,况且儿子又小,就选择在澜沧江畔住下了。美丽的澜沧江几乎成了父亲的骄傲,因为里面不仅鱼类众多,而且味道鲜美。父亲自负自己的选择是明智的,每天都以钓鱼度日糊口,而对于儿子始终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父亲在把钓到的鱼弄熟之后却总是把鱼头先吃了,然后把鱼身和鱼尾留给自己吃?从来就没有让自己吃过鱼头,而且有时甚至还粗暴要求自己把鱼身吃下。在苦求没答案之后,儿子有一天终于想到了父亲的所为可能是父亲没良心,鱼头好吃而不让自己吃!带着自己这样懵懂的想法,终于在有一天在父亲不注意的时候,儿子把父亲推下了澜沧江。然后自己在很满意的钓到一条大鱼并且把它弄熟之后,迅速的切下鱼头自己兴奋的享受自己的才智果实的时候,他撕心裂肺的哭了,原来鱼头都是骨头,就没什么可吃的,根本没鱼身好吃!他才发现父亲不让自己吃鱼头而吃鱼身原来是关心自己,对自己好。带着对父亲的忏悔和自己无限的痛苦,儿子迅速的也跳到了江里去寻父亲。只可惜直到直至他被溺死,他都没有找到他的父亲,他的尸体漂浮在澜沧江上,迟迟不腐烂,他的冤魂弥漫了整个澜沧江,最后感动了水神,将他变成了一只水鸟,继续寻找他的父亲......
后来在澜沧江和附近的水域里就多了一种水鸟,整天沿着河飞,边飞边叫“波外,波外......”声音甚是急促凄惨.......而在佤语里面“波外”就是父亲的意思。
就因此,听说佤族才帮到山里去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