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24005
威望41669 威望
财富5325138 拳币
贡献33469 贡献
管理员
管理员
  
- 积分
- 824005
   
- 威望
- 41669 威望
- 精华
- 1
- 财富
- 5325138 拳币
- 贡献
- 33469 贡献
- 在线时间
- 2352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8-9-11
- 最后登录
- 2025-10-16
- 听众
- 15
|
CompuBox 并非由人工智能或机器视觉驱动,也不是自动化的。它由两名操作员负责,每人对应一名拳手。他们在拳台边观看比赛,或者通过转播画面,按下按钮记录:
击打次数(命中/出拳)
- 击出/击中重拳(除刺拳外的所有拳法)
击中/命中身体部位的次数
这是一个快速且通常准确的系统——但它完全依赖于人的感知和时机把握。在激烈的交锋中,一记命中对手的拳可能被记录下来,另一记则可能被忽略。擦边而过的攻击可能会被当作干净利落的击中。部分被挡下的重拳可能根本不会被记录。
卡诺比奥说:“我们的误差率约为 2%。我的意思是,我们不可能捕捉到每一拳。但如果我们没有现在这样的精准度,就不会有这场对话了。”
需要记住的关键一点是:CompuBox 是用来计算出拳次数的——而不是评估出拳质量的。
数量与质量
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数字毫无意义。通常情况下,更忙碌、更精准的拳手确实会获胜。
坎诺比奥说:“以我的经验来看,95%的情况下,出拳更多且命中率更高的拳手会赢得比赛。除非裁判判罚失误,否则很少会出现出拳次数少的一方获胜的情况。”
我同意。但也有例外情况——而且这些例外很重要。
想想像米格尔·科托这样的拳手,他出拳谨慎且节省,但每一拳都带着恶意。伯纳德·霍普金斯的精准犹如外科手术。詹姆斯·托尼出拳不多,但每一拳都极具杀伤力。当然,小弗洛伊德·梅威瑟更是少出拳却能赢得回合的典型代表。
裁判所见——而 CompuBox 未计
裁判们经过训练,会依据四项标准来打分:
- 清晰命中
有效的攻击性
- 控制拳台
- 防守
一记几乎没打到对手的重拳——或者即便打到了但毫无杀伤力——仍可能被 CompuBox 记录下来。但裁判可能会认为这无关紧要。与此同时,一个掌控着拳台、出拳次数虽少但每一拳都更有力的拳手,即便从数量上看被对手击中的次数更多,仍有可能赢得回合。
公众认知差距
在推特即时评分和即刻评论的时代,CompuBox 已成为评判的代名词,尽管它从来都不是为此而设。
各网络平台会在每回合结束后即时公布统计数据,拳迷们便认为击中次数更多的拳手“赢得了这一回合”。但这忽略了裁判在做出判定时必须考虑的细微差别、主观判断以及具体情境。
作为裁判,我们不只看数拳。我们还要评估它们。更重要的是:快速的刺拳还是有力的反击?华丽的连击还是那一击制胜的单拳?
未来:人工智能与自动评分
人们曾尝试用人工智能来评判格斗比赛。这会是未来的趋势吗?
“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还不是很准确,”卡诺比奥说,“但如果一家公司与 CompuBox 合作来改进它,我认为它有可能成为一项有用的工具。
它有朝一日能辅助裁判工作吗?或许可以。但就目前而言,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且能实时观察的人眼仍是必不可少的。”
底线
CompuBox 很有用——毫无疑问能提升观众的观赛体验。它为转播增添了背景信息,提供了话题点,而且常常反映出裁判所看到的情况。但它并非计分系统,不应被当作计分系统来对待。
它计算的是击打次数,而非击打力度。它体现的是数量,而非质量。
所以,下次当计数与裁判的判定不一致时,也许并不是裁判“判错了”。也许他们是在用训练有素的眼光观察,而 CompuBox 正在做它被设计出来要做的事:计数,而非评判。
(两个创始人之一)
(拳击现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