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相信感觉有人相信数据,其实很大程度上讲是相信自己还是相信别人的问题。有些东西感觉和数据是可以相符合的,比如100米跑,用时短,同时也会觉得他跑得快,当然了,只差零点零几秒肉眼也很难分辨的出来。 举两个最常见的例子,天气,天气预报的温度和我们的体感不一定完全成正比,最高温度35度和37度的两天,如果湿度相差比较大(80%和40%),很多人会觉得35度的这天更热,人也更难受;冬天也一样,我住家在北京附近,我经常和周围的人说,冬天冷不冷就看今天刮多大风,温度差个两三度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当然了,去年冬天北京最低零下17度,那是真冷,还正赶上刮风,那个另当别论。反正在我的生活环境里,(天气预报)温度不是对体感起到决定作用的数据,所以也可以说我们的天气预报还很不科学。甚至在初中物理课中,说到对液体蒸发起作用的几个因素,都没有提到湿度,是很不严谨的。 再有就是胖瘦。我经常听某女性朋友说她又胖了几斤。我就会立马说你胖哪了我看看,更搞笑的是有人竟然说自己的大腿围多了零点几厘米。一些关系更近的朋友我就会让她立马闭嘴:你再怎么减也没用,先天条件不好,脑袋大,腰长腿短屁股大,那谁谁不用减就好看...这些都是实话,你胖两斤瘦两斤任何人都看不出来,而胖瘦就是个感官,而非随着体重略有变化就能显现,还有就是和身材比例有关,像小梅、恩尼斯这种,打拳击就是天生占便宜。 不知道有没有人懂相声。相声还需要懂吗?是的。有些相声是完全可以区分水平高低的,并不是完全靠是否可笑来衡量。比如两段最容易说明问题的经典作品:八扇屏和扒马褂。完全可以说清楚谁的表演就是第一。当然,每个人的欣赏取向不一样,有人喜欢主动进攻的拳手,就有人喜欢打防反的拳手,这个没法强求。但这两个作品有必要的评判标准,首先你要懂这个标准,也就是你需要有一定的欣赏水平。扒马褂是群口相声,大约要说二十多分钟半个小时左右,三个人你来我往,能做到说话不撞车,这就绝对是高水平,而且能做到的是凤毛菱角。再有就是用词的准确和语气的把握,当然如果能有些锦上添花的点缀就更好了,有了初步的标准,就可以淘汰绝大多数的作品,剩下的就寥寥了。八扇屏没别的标准,就看贯口火候的拿捏,说白了就是基本功,就像二先生评价井上尚弥一样,没别的什么特点,就是基本功扎实。那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火候,你得能听出来谁说的哪里火候不到,其实说白了也简单,就是节奏和吐字,比的就是气息和清晰度。这些都是感官,而无法用数据来量化。顺便提一句,像相声大赛那就是扯淡了,潜规则等等等等东西太多了,那个第一第二是用打分来呈现的,因为基础就是歪的,所以结果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